浅谈培养高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1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六年级的学生,身体、心智逐渐从懵懂走向成熟,师生之间已经可以尝试坦诚相见,平等交流。班级管理也不必越俎代庖、事必躬亲,应交给学生几把“金钥匙”,以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班主任对待集体的策略
  1.班主任要有“管得多不如管得巧”的意识
  自己埋头苦干,不如让每个学生都有活干,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意识。这种意识非常明确,可以洗涤学生的心灵。班级是我的,我是班级里的一分子。红领巾的佩戴,柜子、抽屉、地面的整洁度……凡是学生能想到的事情都有专人负责,笔者所在的班上至少有三十几个孩子是小“公务员”,轮不到的学生只好暗自神伤。三项竞赛得满分时,我恭喜大家:“你们真团结,都为班级做出了贡献。”三项竞赛扣分了,我会告诉大家:“这星期大家的努力付之东流了。”至于那个扣分的同学,无需再费神去批评,因为同学们谴责的目光足够让他羞愧难当。然后,我再私下里告诉他:“这个星期,你损害了班级的利益,你得为班级做点事弥补一下,对不?”至于他要去做什么事,我不会去过问,至少,我知道这个星期他绝对不会再去做损害班级利益的事就足够了。四次优胜班级就可以获得德育奖章一枚,人人都有份,这样一来,大家就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最终目的 ,是让学生会管理自己 ,会管理班级。每个学生既是班级的监督员,又是班级的管理员。这样,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会很快形成。因此,对班集体中出现的不美好的现象,我们需要审慎地、多元化地思考。
  2.班主任要学会“偷懒”
  其实,偷懒有时也是一种智慧和态度。例如,每周的班队课是最需要班主任费心的一节课。如果不上,于公于私过意不去;如果上,劳心又劳神。何不偷个懒,把这个苦差事交给学生自己呢?让学生根据主题找材料、定节目、写主持词、选演员、买奖品……你只要相信孩子,孩子就可以给你创造奇迹。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如今,笔者所在的班只要确定班队会主题,只要两天时间,学生就可以拿出一节比较像样的班队活动课,舞蹈、小品、朗诵……搞得有声有色。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老师又可以脱身而出,这样的“偷懒” 何尝不可呢?
  3.班主任要敢于承认自己不聪明
  在学生的眼中,老师都是全能的孙悟空,哪知道老师也只是凡夫俗子,不会的东西也有很多。但是,一个讲究“师道尊严”的老师要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笨,这就需要一种勇气!这学期有一门课叫“劳动与技术”,一打开课本,我就傻了眼,不仅仅是因为教材和我们学生的实际脱离,更因为这教材和我这个当老师的实际严重脱离。手工制作是我的弱项,因为我连纸飞机、纸船都不会折。怎么办?与其勉为其难,不如坦然承认:“同学们,我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我的手很笨,不会做手工。你们能出个主意帮帮我吗?”没想到他们自告奋勇地说:“我们自己来上!”就这样,上课的内容是孩子自己定的,手工材料是孩子自己准备的,课也是由有手工特长的孩子自己上的。小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同学们听得专心致志。整整一个学期,我班的“劳动与技术课”都是这样度过的。这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许多手工本领,而且也给会手工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而我的任务是,什么也不用做,只要傻傻的、喜滋滋的,再带上几分羡慕的神情站在门口就足够了。
  4.班主任要学会“装傻”
  如果你希望学生做到,不如变成学生希望自己能做到。出发的角度一样,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学校马上要召开校运动会了,笔者问学生:“你们认为校运会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最近有同学反映,一些同学在音乐课上不认真,你们说说该怎么教育他们?”“明天老师要出差了,中午自修你会做些什么呢?”不用担心他们会给你一个出格的答案,现在的孩子个个聪明,他们一定会顺着你的意思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而且实施起来的效果将大大超过你强加的效果,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违背自己的承诺。
  “你们说说我们该怎么做?”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孩子们自我管理、自觉实践的心门。
  二、班主任对待问题生的策略
  1.反其道而行之
  我班的章XX,可谓大名鼎鼎。刚接班的时候,发现他仗着人高马大,经常出手欺负同学。我告诉他:“你力气大,碰到同学他们会痛,就会来向老师告状,那你就要挨批了,多不合算。这样吧,我告诉你一个好办法。”看他很好奇,我接着说:“不要主动去碰同学,如果他们有谁来欺负你,你就来告诉我,我一定帮你!”只要他不主动去欺负别人,哪会有人去欺负他呢?从此以后,过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他几乎没有欺负过同学。
  2.会拍马屁
  无论表现多差的学生,总有他的可爱之处,也总有做得好的时候,只要你用心留意就可以发现。“真看不出,你整理床铺这么快!”“我看你地扫得真干净!”……听惯了批评的学生听到难得的表扬,受宠若惊,会把你的话语铭刻在心,那个优点就会不断被放大,就可以实现某一方面的自我管理。
  3.说声“谢谢”
  当他帮助了你,帮助了集体的时候,比如帮你倒了一杯水,低头捡起一个本子,请别忘了,看着他的眼睛,真诚地对他说一声“谢谢!”这一声“谢谢”不仅可以满足他渴望得到尊重的欲望,而且它会像一枚优雅的种子,在孩子的心里扎下根,美好的习惯也会抽枝长叶,开出文明的花朵。
  4.耐心等待
  学生总会隔三差五地给你生出一些事端来,如果你劈头盖脸地先骂上一通,他们只会从表面上认罪,内心可能会很不服气,重新犯错的几率会很大。不如静下心来,耐心等待一会儿,把自己的气理舒坦了,然后看着他的眼睛,问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你认为你做得合适吗?”“你该怎样去弥补?”……一连串的问题,是要他去直面自己的心灵,叩问他的是非道德观。孩子毕竟是淳朴的,对于犯下的错,他会承认,会自责。效果远胜于你大发雷霆,远胜于你厉声指责。
  三、班主任的关注点
  1.关注一个“小”字
  管理无小事,不做不等于不知道,偷懒不等于不会做。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始于“小”。小,意味着细节;小,意味着包容;小,意味着多元在同一个空间里草长莺飞。是谁吃饭吃得特别慢?是谁趁老师不在的时候讲话?是谁总爱偷偷地乱丢纸屑?又是谁总是在默默地帮助大家整理图书?是谁在大家离开的时候悄悄地关掉电灯?是谁静静地捡起地上的小纸片?只要你用心去关注,关注到细节,或批评或褒扬,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就能建立起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2.关注其他任课老师对班级的评价
  许多时候,一个人对事物或对人的评价会产生一种定式,形成一种模式。这种定式和模式会蒙蔽你的双眼,使你丧失正确的判断力。而其他任课老师的评价比较客观,能帮助你及时发现班集体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时加以纠正。
  3.关注学生的内心成长
  说到底,管理人其实是管理人的情绪,孩子也一样。学生内心需求是什么,教师要有底,然后跟随他们的成长而调整你自己的步伐。只有内心得到满足,学生的步调才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前进。
  4.关注集体活动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认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建立还来自于集体活动。对待集体活动,班主任要全力参与,这样不但可以增强集体凝聚力,还可以通过集体项目的成功,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自尊,这种激励因素、期待因素在良好的班集体的巨大影响力下,可以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直至实现自我管理。
  (作者单位:浙江省嵊州市爱德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其他文献
林青是海南省临高县临城镇头星村委会的贫困户,2016年11月至今,林青整个人变了。从“摘了槟榔换酒喝”的“懒汉”变成辛勤劳动、主动脱贫的典型;从冷眼对待帮扶人员到懂得感恩;从
在总结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全面揭露和批判三千年专制政治体制之弊病的基础上,王夫之突破正统儒家纲常名教至上的思维方式的束缚,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色彩的政治改革思想.
从概念开始入手,让学生们掌握它并进行记忆,这是初中数学课程学习的基础。然而,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初中的孩子对于概念的学习并不十分重视。简单的,不屑一顾;复杂的,又束手无策。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定期为学生们举行一些课堂活动,让学生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数学概念。  一、数学概念的教学与学习  数学概念是反映实际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
生活质量(QOL)又称为生存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活状况的体验,这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机体功能和心理上的健
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90岁以上的超高龄老年人逐年增加。高龄老人慢性病患病率超过70%,且多伴有多个器官的疾病。本文通过对2年内(2006~2008年)在我科住院的28例年龄超过90岁的超
2015年10月上旬,我县某镇某村,有一生猪养殖户,生猪存栏100余头,其中有8头猪出现鼻腔流血的现象,3头较为严重。该生猪养殖户有多年的生猪养殖经验,养殖过程中从未曾出过此类病症,并
摘 要:“在”作介词时,可以表示时间、处所,许多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偏误。本文拟对英语母语者运用介词“在”的偏误进行归类分析,从语言习得角度探究英语母语者使用介词“在”的偏误来源,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此类偏误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偏误;汉语介词;语言习得;对策  一 、关于介词“在”的研究综述  近年来,关于介词“在”的研究很多,特别是在日本学生使用介词“在”的偏误分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