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课教学中4C教学模式的应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7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通过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和转化而实现的,即儿童在主动地探索外部世界过程中,通过同化功能,将探索的新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顺化功能,不断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乐高教育在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论的理念基础上,根据儿童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效果而设计了“4C”教学模式,即:联系(connect)、建构(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和延续(continue)。
  
  一、为什么要运用4C教学模式
  
  二期课改强调,要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面对实际生活的挑战能力。课改提倡“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鼓励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合作学习。我们要激励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与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探究学习。
  二期课改的这些理念,与乐高教育理念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让我们的孩子顺其自然地学习和创造,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如果我们能创造各种环境,恰到好处地支持孩子,并向孩子提出挑战,那么可以肯定,我们的下一代不仅能达到我们设立的标准,而且在很多方面还会超越这些标准。
  随着世界变得日益复杂多样,通过发现新的和不同的解决方案或创造新事物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变得日趋重要。社会需要的已不只是知识的复制,而是新颖的构想、创造力和新的思维方式。智力不再是个拥有知识多少的问题,而是个关系到你在无所适从时懂得如何行事的问题!乐高教育分部提供的4C教育解决方案以问题解决方法为基础,有助于学生学会合作,共同解决富于挑战性的问题,以下列方式为他们将来获得广泛的个人技能打下重要基础:①促进创造性思维;②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③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在自然课的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既符合课改理念又能有效实施的教学模式作为借鉴,并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实践。于是,我尝试将这一模式引入自然课的教学中,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二、一堂自然课的教学实践:二年级自然《小帆船》
  
  1.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知道帆船主要由船体、桅杆和帆组成。初步了解帆船各部分的功能。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的精神。
  2.教学重点
  初步知道帆船主要由船体、桅杆和帆组成,并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3.教学过程
  (1)联系:通过交流列举一些种类的船,把新的体验与现有的“知识库”联系起来,激发他们了解更多知识的愿望。
  2.交流:你能列举一些种类的船吗?引导学生已经有的知识相互交流。
  3.构建:通过交流帆船的组成部分和选择合适材料制作,在真实世界中构建事物,在头脑中组合知识。让学生为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而设计解决方案。
  (1)讨论:帆船由哪几部分组成?引导学生观察和交流,认识到帆船主要由船体、桅杆和帆三部分组成。
  (2)制作:自己选用一些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小帆船。
  (3)反思:通过思考选材的合适和小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让学生对他们看到或建构的内容进行思考,对方案进行讨论、反思并调整看法,同时,通过提问题来鼓励他们继续下去。
  (1)思考:你选用的材料合适吗?为什么?如果不合适,请你继续思考,重新修改自己的小帆船。让学生在制作中认识和积累经验。
  (2)实验:在水槽中试航自己的小帆船。航行顺利吗?存在什么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改进小帆船。如:小帆船怎样才不容易翻倒、如何提高航行速度、如何控制航向等。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与重新构建中自己积累和提高。
  4.延续:通过交流帆船各部分作用和思考现代轮船装帆的原因,把学生引入一个新的“联系”阶段,使他们在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过程中超越难度不断增加的挑战。
  (1)讨论:帆船各部分作用。这些部分各起什么作用?缺少某一部分可以吗?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和航行,从而认识帆船各部分的作用。
  (2)讨论:为什么现代船上装上了风帆?引导学生讨论风帆的作用和意义。
  (3)介绍:由于能源的短缺,人们对节约能源越来越重视,为了节约燃料,古老的帆又出现在了现代化的船上。
  在教学中,通过联系、构建、反思、延续等环节,激发起他们了解更多知识的愿望,并通过对小帆船的制作和不断地思考和调整,从而掌握必要的知识、动手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交流合作等意识和探究精神,最后在延续活动中有所超越。
  通过引入乐高的成功的、有效的4C教学模式,为我们开展二期课改理念下的自然课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和参考,为我们迅速转变教学理念,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减少探索与实践中的弯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始建于1946年,当时为宋美龄女士委托国民党社会总部开办的“儿童福利站”,1948年建成招生。1949年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主办,改名為“南京市民主妇联托儿所”。1956年更名为“南京市第三幼儿园”至今。  上世纪八十年代,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开始致力于幼儿美术教育的研究。她们先后进行了“幼儿园美工教材” “大班幼儿西洋画欣赏”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与创作”等实践研究。在历经三十多年的研
据说,风铃起源于中国古代占卜,也有人用它判断风向。据记载,唐朝时,唐睿宗的儿子歧王在所住的宫中竹林里挂了很多玉片,岐王听玉片的碰撞声来判断风的方向,古称占风铎。  后来,这样的风铃被到大唐留学的日本僧人带回国。起初作为辟邪物悬挂于房前屋后。因其声音清雅悠扬,深受日本人喜爱。如今,在日本,每到夏天来临,不论是乡村还是都市,人们大多喜欢在自家门檐下或通风的走廊里悬挂一个小风铃。普通的风铃像倒扣着的茶杯
活动目标  1. 欣赏吴冠中的水墨作品,感受作品中点、线、面的奇妙之处。  2. 尝试使用多元的低结构材料,自由大胆地创作水墨画。  3. 体验创新式水墨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水墨动画》教学PPT课件一套,幼儿寻找绘画材料的视频。  2. 各类低结构材料(树枝、纽扣、瓶盖、毛线、布料、KT板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介绍大画家吴冠中  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看看里面有什么
俄语中“面包”既是指“食品”,又是指“好客”。俄罗斯人将面包和盐作为迎接客人的最高礼仪,表示自己的善良慷慨。每当有外国首脑来访,俄罗斯姑娘便会端着新出炉的面包和盐款款走上前,将面包和盐放在餐桌最显著的位置上,请客人品尝,以此作为迎客的象征,表示对来客的欢迎。这种传统待客的风俗已经作为俄罗斯国家的迎宾礼。  俄罗斯面包造型独特,长的、扁的、方的、圆的各式各样,大小不一。俄罗斯面包颜色也是千差万别,白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有东西可写。另一方面能尽情释放思维的活力,尽情倾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呢?下面结合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导观察,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我国教育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通过实物操作、图形拼割、数据统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课堂教学与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在引领教师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编写《操作手册》,引领教师立足课堂;制定《操作方案》,引导教师注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多种材料拓印,并用手形轮廓的方法作画。  2. 尝试用红、黄、绿相间的色彩搭配,表现出秋天树林色彩的变化。  活动准备  1.《秋天的树林》PPT、背景音乐《秋日私语》。  2. 各种绘画材料(牛皮纸,马克笔,水粉颜料等),拓印材料(切割泡沫板、报纸、布团)、半成品范画、手型轮廓绘制树林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玩“变手型”游戏,探索手型的变化  师:咕噜咕噜锤,咕噜咕噜
2001年秋,我们开始了课改实验。现在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五年来,我们千万名辛勤的园丁,在课改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洒下了晶莹的汗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见证了我们默默的耕耘,也见证了我们无悔的求索。我们在这里不断开垦新壤,不断地培育未来。    一、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    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我们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有:专家的理论讲座和对课改理念的解读、教研员
儿童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五彩缤纷的世界给孩子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生活中的每种事物都可以成为孩子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在孩子童真的世界中,绘画是对自然奇妙的遐想。
柳 娟 朱苏伟 饶小燕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已被广大教师所理解、接受。目前。我县低年级已开始使用新教材,但其他年级用的仍是旧教材。面对新理念,手执旧教材,如何让新理念不失时机地贯穿于旧教材教学之中?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他们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或创设一些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