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通过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和转化而实现的,即儿童在主动地探索外部世界过程中,通过同化功能,将探索的新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顺化功能,不断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乐高教育在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论的理念基础上,根据儿童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效果而设计了“4C”教学模式,即:联系(connect)、建构(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和延续(continue)。
一、为什么要运用4C教学模式
二期课改强调,要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面对实际生活的挑战能力。课改提倡“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鼓励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合作学习。我们要激励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与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探究学习。
二期课改的这些理念,与乐高教育理念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让我们的孩子顺其自然地学习和创造,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如果我们能创造各种环境,恰到好处地支持孩子,并向孩子提出挑战,那么可以肯定,我们的下一代不仅能达到我们设立的标准,而且在很多方面还会超越这些标准。
随着世界变得日益复杂多样,通过发现新的和不同的解决方案或创造新事物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变得日趋重要。社会需要的已不只是知识的复制,而是新颖的构想、创造力和新的思维方式。智力不再是个拥有知识多少的问题,而是个关系到你在无所适从时懂得如何行事的问题!乐高教育分部提供的4C教育解决方案以问题解决方法为基础,有助于学生学会合作,共同解决富于挑战性的问题,以下列方式为他们将来获得广泛的个人技能打下重要基础:①促进创造性思维;②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③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在自然课的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既符合课改理念又能有效实施的教学模式作为借鉴,并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实践。于是,我尝试将这一模式引入自然课的教学中,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二、一堂自然课的教学实践:二年级自然《小帆船》
1.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知道帆船主要由船体、桅杆和帆组成。初步了解帆船各部分的功能。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的精神。
2.教学重点
初步知道帆船主要由船体、桅杆和帆组成,并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3.教学过程
(1)联系:通过交流列举一些种类的船,把新的体验与现有的“知识库”联系起来,激发他们了解更多知识的愿望。
2.交流:你能列举一些种类的船吗?引导学生已经有的知识相互交流。
3.构建:通过交流帆船的组成部分和选择合适材料制作,在真实世界中构建事物,在头脑中组合知识。让学生为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而设计解决方案。
(1)讨论:帆船由哪几部分组成?引导学生观察和交流,认识到帆船主要由船体、桅杆和帆三部分组成。
(2)制作:自己选用一些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小帆船。
(3)反思:通过思考选材的合适和小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让学生对他们看到或建构的内容进行思考,对方案进行讨论、反思并调整看法,同时,通过提问题来鼓励他们继续下去。
(1)思考:你选用的材料合适吗?为什么?如果不合适,请你继续思考,重新修改自己的小帆船。让学生在制作中认识和积累经验。
(2)实验:在水槽中试航自己的小帆船。航行顺利吗?存在什么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改进小帆船。如:小帆船怎样才不容易翻倒、如何提高航行速度、如何控制航向等。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与重新构建中自己积累和提高。
4.延续:通过交流帆船各部分作用和思考现代轮船装帆的原因,把学生引入一个新的“联系”阶段,使他们在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过程中超越难度不断增加的挑战。
(1)讨论:帆船各部分作用。这些部分各起什么作用?缺少某一部分可以吗?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和航行,从而认识帆船各部分的作用。
(2)讨论:为什么现代船上装上了风帆?引导学生讨论风帆的作用和意义。
(3)介绍:由于能源的短缺,人们对节约能源越来越重视,为了节约燃料,古老的帆又出现在了现代化的船上。
在教学中,通过联系、构建、反思、延续等环节,激发起他们了解更多知识的愿望,并通过对小帆船的制作和不断地思考和调整,从而掌握必要的知识、动手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交流合作等意识和探究精神,最后在延续活动中有所超越。
通过引入乐高的成功的、有效的4C教学模式,为我们开展二期课改理念下的自然课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和参考,为我们迅速转变教学理念,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减少探索与实践中的弯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为什么要运用4C教学模式
二期课改强调,要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面对实际生活的挑战能力。课改提倡“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鼓励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合作学习。我们要激励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与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探究学习。
二期课改的这些理念,与乐高教育理念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让我们的孩子顺其自然地学习和创造,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如果我们能创造各种环境,恰到好处地支持孩子,并向孩子提出挑战,那么可以肯定,我们的下一代不仅能达到我们设立的标准,而且在很多方面还会超越这些标准。
随着世界变得日益复杂多样,通过发现新的和不同的解决方案或创造新事物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变得日趋重要。社会需要的已不只是知识的复制,而是新颖的构想、创造力和新的思维方式。智力不再是个拥有知识多少的问题,而是个关系到你在无所适从时懂得如何行事的问题!乐高教育分部提供的4C教育解决方案以问题解决方法为基础,有助于学生学会合作,共同解决富于挑战性的问题,以下列方式为他们将来获得广泛的个人技能打下重要基础:①促进创造性思维;②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③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在自然课的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既符合课改理念又能有效实施的教学模式作为借鉴,并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实践。于是,我尝试将这一模式引入自然课的教学中,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二、一堂自然课的教学实践:二年级自然《小帆船》
1.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知道帆船主要由船体、桅杆和帆组成。初步了解帆船各部分的功能。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的精神。
2.教学重点
初步知道帆船主要由船体、桅杆和帆组成,并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3.教学过程
(1)联系:通过交流列举一些种类的船,把新的体验与现有的“知识库”联系起来,激发他们了解更多知识的愿望。
2.交流:你能列举一些种类的船吗?引导学生已经有的知识相互交流。
3.构建:通过交流帆船的组成部分和选择合适材料制作,在真实世界中构建事物,在头脑中组合知识。让学生为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而设计解决方案。
(1)讨论:帆船由哪几部分组成?引导学生观察和交流,认识到帆船主要由船体、桅杆和帆三部分组成。
(2)制作:自己选用一些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小帆船。
(3)反思:通过思考选材的合适和小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让学生对他们看到或建构的内容进行思考,对方案进行讨论、反思并调整看法,同时,通过提问题来鼓励他们继续下去。
(1)思考:你选用的材料合适吗?为什么?如果不合适,请你继续思考,重新修改自己的小帆船。让学生在制作中认识和积累经验。
(2)实验:在水槽中试航自己的小帆船。航行顺利吗?存在什么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改进小帆船。如:小帆船怎样才不容易翻倒、如何提高航行速度、如何控制航向等。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与重新构建中自己积累和提高。
4.延续:通过交流帆船各部分作用和思考现代轮船装帆的原因,把学生引入一个新的“联系”阶段,使他们在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过程中超越难度不断增加的挑战。
(1)讨论:帆船各部分作用。这些部分各起什么作用?缺少某一部分可以吗?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和航行,从而认识帆船各部分的作用。
(2)讨论:为什么现代船上装上了风帆?引导学生讨论风帆的作用和意义。
(3)介绍:由于能源的短缺,人们对节约能源越来越重视,为了节约燃料,古老的帆又出现在了现代化的船上。
在教学中,通过联系、构建、反思、延续等环节,激发起他们了解更多知识的愿望,并通过对小帆船的制作和不断地思考和调整,从而掌握必要的知识、动手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交流合作等意识和探究精神,最后在延续活动中有所超越。
通过引入乐高的成功的、有效的4C教学模式,为我们开展二期课改理念下的自然课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和参考,为我们迅速转变教学理念,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减少探索与实践中的弯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