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联动的机制完善

来源 :上海城市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14409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茂兴教授与林寿富博士在2012年第2期《东南学术》上发表题为《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竞争力比较与联动机制探讨》一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这三大区域都充分享受到我国早期实施对外开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三个重要增长极。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一直是我国大陆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经济最富朝气、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区域合作相对成熟,发展经验丰富。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处于加快发展之中,在区域合作和协调方面还需借鉴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成功之处,而且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受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发展带来的压力,三者之间将是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的关系。鉴于此,适应国内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着力构建有利于加强三地之间的联动协调机制,这对推动中国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因此就“十二五”时期如何加快推进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进行了探讨。具体而言,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很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既可以向广大内陆延伸从而带动内陆的纵深发展,又可以作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连接枢纽,实现整个东南沿海经济带的联动协调发展。而要实现东南沿海经济带的协调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三者之间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互补互助,加强合作,健全和完善“以区域市场机制为基础,利益协调机制为前提,区域协作机制为核心,政府调控机制为手段,区域互助机制为补充”的区域联动协调机制,形成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新型合作区,建立起完善的区域互动协调机制。协调联动将有效打破区域分割的状况,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合作的纵深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东南沿海经济带的大发展。
其他文献
近日,针对“租金高、渠道少、中介堵”这租房“三难”,北京相关部门从建立房屋租赁市场平台、利用税收调节等手段调整,促进市场中租赁房源的供应。据专家分析,租金收入比,即房租在收入中所占比重,能够直观反映出承租的压力水平。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北京市住房租金同比上涨7.4%,环比上涨0.5%;4月北京市住房租金同比上涨7.6%,环比上涨0.1%。相比3月份租金
上海30年来城市空间布局与城市交通互动发展的历程证明,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高峰时段上海中心区域交通易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