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我的心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rpiok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青春期;人际沟通;恰当表达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08-0072-03
  【作者简介】朱晓玲,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74)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青春期的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希望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得到重视和尊重;同时情绪不稳定,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容易自卑和自负。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顺畅地与同学、老师及家长交流和沟通,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次活动以恰当表达自己为主题,通过互动游戏、小组讨论、情景剧等活动方式,结合高中生实际生活,分析学生语言沟通中的常见问题与原因,提供恰当表达自己的方法。学生通过参与表演情景剧,反思并改善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表达问题,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同。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
  【教学过程】
  一、暖场游戏——撕纸条
  游戏规则:听指令行动,全过程不可以问问题,不可以交流讨论。
  要求:每人拿出空白纸片,闭眼,把纸对折,再对折。将右上角撕下来,转180°,把左上角撕下来。睁开眼睛,把纸打开,寻找有没有和自己同样的图形。
  教师:为什么你们撕的图形很少有相似?
  学生:提出的指令不够明确,比如对折是上下对折还是左右对折,每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教师:语言信息的传递和对信息的理解之间有误差,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对信息的传递及准确理解至关重要。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导入,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体会到语言表达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导入主题——我的“烦恼”
  1.情境重现:某天我看见儿子把玩具摊了一地,我很生气地对他说:“你赶快收拾玩具!”儿子没理我,我更怒了:“你还不赶快去!”
  我暴跳如雷,他哇哇大哭,我们无法交流。
  2.主题活动:七嘴八舌谈烦恼。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这种一言不合就无法交流的情况?请大家谈谈:我的“烦恼”——一言不合就……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好心说错话,或者被对方的语言伤到的情况?
  学生:有可能是因为表达方式不恰当。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情境的迁移,引导学生就自己语言表达中的问题畅所欲言,在交流中呈现问题、表达观点,为揭示表达不恰当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做好实例积累和情感铺垫。
  三、表达之道——“我讯息”表达方式
  教师:让我们来看两个典型的情境。
  情境一:同学小王在你背后说你坏话,你感到很生气。
  反应一:小王,你真过分,有本事在我面前说啊!
  反应二:小王,你这样在背后说我坏话让我很生气,希望你以后别在背后说了,有什么意见当着我的面说。
  教师:大家觉得两种反应哪种更能够顺利沟通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反应一中的“我”运用了“你讯息”的表达方式,可能会不太顺利。“你讯息”是由“你”开头的语言表达方式,通常表达不够清楚、直接,且有时候无法分享说话人重要的想法和感觉,所以常常会让倾听者无法了解说话人所要传达的真正意义。更糟的是,可能会让倾听者有被批评、指责或不被信任的感觉。
  反应二中的“我”运用了“我讯息”的表达方式,由“我”开头的语言表达方式,能让他人了解我的感觉及立场。“我讯息”的表达方式对于改善人际关系有极大的好处:自己更了解你自己,更喜欢你自己,能让他人更了解你,能够鼓励对方自我表露,避免冲突,唤起对方的共情。
  情境二:我和儿子就收拾玩具的事情发生了矛盾。
  儿子后来说:妈妈,你让我收拾玩具,可是你说话太大声了,我很害怕,你可不可以说话小点声?
  教师:孩子说话往往运用了“我讯息”,这是符合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的。幼儿在3岁左右才开始把对自己的称呼从名字改成了“我”,这标志着他们开始知道“我是谁”“我的名字叫什么”“我是哪里人”等关于自己的最基本特征;到了4岁以后,幼儿会逐渐加深对自己的认知,开始出现对自己心理特征的描述,比如“我是好孩子”“我喜欢笑”等等。
  教师:通过上面两个情境,大家来总结一下“我讯息”应该如何表达。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第一步,陈述事实或行为;第二步,表达“我”对此的感受;第三步,说明具体的影响或“我”对你的希望。“我讯息”的表达方式可以概括为“三步表达法”,即“我看到……;我感觉……;我期待……。”
  设计意图:学生在情境讨论和观点分享中明晰和认同“我讯息”表达方式,总结归纳“我讯息”表达方式的实现路径,为恰当表达观点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四、体验感悟——情景剧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进入生活情境,尝试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进行恰当表达。
  规则:每个情境分为A、B两组表演。
  A组同学按照“你讯息”表达方式组织话语,然后谈谈对此种表达方式的感受,最后团体角色扮演并当众表演。
  B组同学先讨论具体情境中哪个角色的哪句话表达不恰当,然后按照“我讯息”表达方式修改,最后团体角色扮演并当众表演。
  准备时间5分钟,表演时间2分钟。
  心理剧剧本1
  场景:家里
  角色:孩子,父亲或母亲
  父或母:回来啦?
  孩子:嗯。
  父或母:今天到家有點晚啊,发生了什么事吗?
  孩子:没什么。
  父或母:心情不好吗?说说看,是考试没考好,还是和朋友吵架啦?(可改为:孩子你的反应让我觉得担心,你可以跟我说说吗?)   孩子:你怎么这么烦人!我说了!没什么事!(可改为:我知道你关心我,可是我现在有点烦,只想自己安静地待一会。)
  父或母:你这孩子,怎么跟我说话的!
  孩子:我就不想跟你说话!
  心理剧剧本2
  场景:办公室
  角色:任课教师,学生
  教师:这么基础的题目,你是课代表还错,而且全班只有你一个人错了。(可改为:你把基础的题目做错了,老师觉得不太应该,你下次能再细致一点吗?)
  学生:老师你不要这么说我了!(可改为:我复习不太细致,做错题目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下次我一定会注意。谢谢老师关心。)
  心理剧本3
  场景:放学路上
  角色:小明、小辰两位朋友
  小明和小辰约好一起去看电影,小辰临时变卦。小明该怎么说?
  (小明:你临时变卦,我很生气,打乱了我后面的计划,以后有什么变动要早点通知我。)
  心理剧本4
  场景:校园一角
  角色:小红和小黄是好朋友,小李想和小黄做朋友。
  小黄和小李说说笑笑一起走。小红看见了,不希望小黄和小李做朋友,小红该怎么说?
  (此类场景中,小红说什么都不合适,因为没有人有权利因为自己的喜好限制他人的交往。)
  教师:“我讯息”是不是人际沟通的万能钥匙?
  学生:不是,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因素。
  教师:在人际沟通中,“我讯息”并非“万能钥匙”,在使用“我讯息”表达方式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符合共同的价值观取向;以平等尊重作为交往的基础;恰如其分地表达真实感受,而不是宣泄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剧的对比式角色扮演,学生在情景模拟中感悟和练习“我讯息”的表达方式,同时关注“我讯息”表达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五、学以致用——请你这样对我说
  1.情境重现:我和儿子就收拾玩具的事情发生了矛盾。
  你讯息:儿子,你把玩具摆得到处都是,太乱啦!你赶紧收拾一下。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他说——
  我讯息:儿子,你把玩具摆得很乱,妈妈很担心你成为坏习惯宝宝,我希望你马上收拾玩具。
  2.主题活动:请你这样对我说。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情绪激动时说错话,或是好心好意表错情的时候?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学生把想说的话写在便笺上,全班分享,或者课下找机会跟对方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我讯息”表达方式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分享交流——反馈与反思中成长
  教师:本次活动即将结束,给大家2分钟时间静心体会,并准备全班分享:本次活动中你的收获有哪些?你还有哪些建议或意见?
  学生1:我在这次活动中感到以前的一些表达确实存在问题,以后会注意,以免引起别人的误会。
  学生2:“我讯息”的表达方式非常实用,我已经会用这种方式进行沟通了。譬如:老师用这种方式上课我很喜欢,期待你的下一节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表达方式,体会主动分享和参与学习的快乐,有利于学生改善表达,促进人际沟通。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恰当表达自己”为主题,通过展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实现活动目标。通过热场游戏和日常生活化的场景体验引导,学生能够很快进入主题,思考自己经历过的类似表达问题。通过讨论“你讯息”和“我讯息”表达方式的感受,学生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做出恰当的选择。通过情景剧对比角色扮演的表演方式,学生能充分体验人际交往中不同表达带来的不同感受,反思如何恰当表达。
  在表演讨论阶段,教师要充分指导,针对具体场景,设计恰当的对白;情景剧展示时,教师要有课堂掌控能力,及时点评,尤其要让表演的角色谈谈恰当或不恰當表达带来的感受,以此引导其他学生。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树立恰当表达、平等尊重的交往意识,并通过不断练习,学会恰当地表达呈现清晰的观点,进行有效和谐的人际沟通。
其他文献
【摘 要】江苏省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开设“成语故事与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编印提炼了心育内涵的成语故事校本教材。通过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丰富学生语言素养,感悟成语故事所蕴含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心理品质的提升;提高教师多元智能学习研究、创新实践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形成富有个性的“成语故事与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关键词】校本课程;成语故事;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獻标志码】
广西人民的优秀儿子,我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韦国清从一个壮族少年参加百色起义,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驰骋抗日疆场,挥师解放华东,在中国人民解放斗争中战功显赫,是首批授予上将军衔的一代名将,创造了戎马生涯的传奇。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担任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期间为援越抗法立下汗马功劳,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主持全军的政治工作。韦国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光
皮定均  毛泽东主席“皮有功,少晋中”六个字,使初评为少将的皮定均破例被授予中将军衔。皮定均在中原突围中立下的奇功亦因此广为人知。其实,这位“英勇虎将”(徐向前语)在抗日战争中就屡建功劳,在艰苦的对敌斗争中,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提炼出一套独特的克敌制胜的“斗争经”。靠两座“大山”  皮定均,安徽金寨人,1929年参加红军,历任红军连指导员、营教导员、教导师第二团团长。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担任八路
【摘 要】南京市栖霞区基于区域学校心育实际,秉承教育生态理念,通过机制引导、科研引领、培训激励、活动推进等形式,建构中小学心育“生态圈”,旨在提升师生幸福感和获得感。  【关键词】“生态圈”;中小学心育;创新范式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2-0049-02  【作者简介】戴志梅,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210046)教师,高级
【摘 要】在心理班会课的实践过程中,可通过巧用团体辅导、优化班级朋辈小组、开辟心语留言墙等方式,发掘学生的自主优势、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心理班会课;朋辈辅导;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8-0015-03  【作者简介】费佳思,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江苏苏州,2150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曾将中央机关设在上海、北平、广州、武汉、瑞金、延安、西柏坡等地,领导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凯歌。中共中央的足迹形成一个红色链条,武汉是这个红色链条上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迁到武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开始后,中国共产党以领导者的姿态投入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斗争中。早在1926年2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特别会议上,就专门讨论了“中央地址问题”,
2018年,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各地纷纷举办相关纪念活动,共同缅怀这位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鲜为人知的是,早在1930年中国共产党江西省万载临时县委就举行过纪念马克思诞辰的活动。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江西省修水、铜鼓、安源等县同时举行,起义声势浩大。秋收起义部队虽未经过万载,但革命的浪潮依然对万载有着深远的影响。同年底和1928年
【关键词】学生发展;心理课;认识自我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2-0032-03  【作者简介】朱珏,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戚墅堰分校(江苏常州,213000)心理健康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学生自身特征的教育,根据学校学生的现实情况对教材进行合适的处理,是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时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专注力;游戏活动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1-0052-02  【作者简介】葛晓亮,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江苏南通,226361)教师,二级教师。  活动构思:幼升小儿童的智力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期,知识的传输必须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进行。针对这一特点,游戏活动的选择要贴近儿童的喜好,引导语言亲和,教学
一、陷于压力之中的小A  小A,17岁,高二女生,家中独女,就读于我校文科班。她足月顺产,身体健康,从小到大未得过重大疾病,父母双方及家族成员都没有精神疾病史。2017年,小A以超出学校录取分数线5分的成绩入校就读。目前,小A的成绩在文科班145名学生中排在70名左右。  升入高中后,小A学习非常用功,尤其在数学上花了很多工夫,但数学成绩依然表现低迷。小A一直自认为不是学习数学的料,且在看到拼命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