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拿破仑政府的对外政策及拿破仑的垮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adonaargen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他的外交能力也一点儿也不亚于他的军事才能。拿破仑一生经历了极度辉煌与惨痛的失败,其成败的原因,从拿破仑政府的对外政策中可稍见端倪。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拿破仑凭借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收复土伦的战役中初露锋芒,由一个普通军官一跃为众人瞩目的风云人物。而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胜利与和平的象征。督政府末期因政策失误而出现的政局动荡,以及在对抗第二次反法同盟时前线的军事溃败,使法国以及法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用强力手段来恢复法兰西的平静和荣耀,军事独裁成为保卫和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必要手段,而靠军事起家的拿破仑成了最合适,最受欢迎人人选,“他的上台顺应了法国历史和人民的要求”。
   一、争取和平
  拿破仑当权后,对内平定判乱,发展经济,对外他首先打出了和平的旗帜,拿破仑希望欧洲能暂地实现和平,这不仅符合法国的利益,也符合他个人的利益,经过8年的战争,法国人民已经厌恶打仗,渴望和平的情绪强烈;拿破仑刚刚执政,地位还很不稳固,在他第二次远征意大利期间,国内雅各宾滨和保王党人,一刻也没有停止推翻执政府的活动,再加上连年战争使得国库空虚,财政恶化,拿破仑决定利用外交手段来寻求与欧洲各国的和平。
  拿破仑在战场上和谈判桌上所取得的胜利使得反法联盟分崩离析,现在只剩下孤零零的英国了,英国既然已失去了作战伙伴,不能继续执行用英磅和舰队唆使他人火中取栗的政策,那只能放弃手段,接受和谈,1801年10月1日英法两国代表在伦敦签订了预备和约的条款,1802年3月27日,双方签订亚眠和约。
  在短短的几年中,波拿巴以过人的才能和精力为法国赢得了稳定、发展和繁荣,1802年的巴黎到处是一片繁花似锦,歌舞升平的新气象。人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繁荣安宁的气氛到处可见。作为其缔造者的拿破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荣耀和自豪。
   二、战端重启
  但是,拿破仑从不指望与英国长久地和平相处,因为他知道英国是不会甘心情愿地执行亚眠和约中的条款,因为英国并不是战败国,只是由于孤立,才被迫做出重大的让步。另外,他始终认为征战的胜利是他稳固统治的一个有效手段,他说:“我的权力有赖于我的荣誉,我的荣誉又有赖于我所赢得的胜利,我的权力如果不以新的荣誉和新的胜利为依据,就会丧失,征战获胜造就了现在的我,也只有征战的获胜能使我保持我的地位。”②这种想法一直在他的头脑上占上风,成为他行动的主导原则,他不断梦想新的战争,把战争的火种撒遍全欧。
  亚眠和约签订后不久,英法以方都在破坏和约,拿破仑利用战争的间隙,重建法兰西殖民帝国,严重威胁着英国的殖民霸权。与此同时,拿破仑的欧洲大陆政策出咄咄逼人。英国针锋相对,也在寻找战争。这正好激起拿破仑的好战情绪,他可以向法兰西人民冠冕堂皇地解释:和平破裂是违背他的意愿的,立即宣战是迫不得己的,是合理的。34岁的拿破仑精力异常旺盛,他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充满胜利的信心。1805年8月俄奥组成的第三次反法联盟正式形成,俄奥军队向法国杀来,而拿破仑再次显示出了他超凡的军事才能,先后取得乌尔姆、奥斯特里茨等大战的胜利,俄皇、奥帝狼狈而逃。
  接着法军东击俄军,1807年10月14日拿破仑大败俄军,俄皇被迫求和。1807年7月,法国与俄、普分别签订《提尔西特和约》。此和约明显暴露出拿破仑谋取欧洲霸权的野心,是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一个转折点。反干涉的战争变成侵略扩张、谋取霸权的战争。
  欧洲大陆反法诸国均受到拿破仑的沉重打击,只有英国使他感到无奈,于是就决定从经济上打击英国。为了窒息英伦三岛,拿破仑严格实行大陆封锁政策。1806年1月21日,宣布封锁不列颠诸岛,英国及其殖民地船只一律不得驶入帝国控制的任何港口。为此拿破仑决定征服伊比利亚半岛。1808年伊岛被征服,拿破仑的大陆体系完整了。
   三、政权危机
  然而,随着拿破仑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征服,许多矛盾很快暴露出来。
  《提尔西特和约》签订后,拿破仑的大帝国除法国本土外,主要包括三个地区,即意大利地区、德意志以及相连的荷兰、比利时地区和整个伊比利亚半岛。这些地区大部分由他的亲族统治着,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有着强烈的离心倾向,拿破仑很难驾驭,他的哥哥约瑟夫就表示:“如果有人要我为法国的利益去统治西班牙,那就别指望我会这样做”。妹夫缪拉则说:“作国王不是为了听从别人指挥”。③路易在荷兰对英国货走私佯装不知,只考虑本地利益,不执行大陆封锁政策。拿破仑同亲族们的矛盾恰似封建时代君主与诸侯的矛盾一样,是难以解决的。
  更大的矛盾还在于欧洲许多有生命的民族无法忍受拿破仑的长期占领与压迫。西班牙人民首先举起了反法旗帜,以游击战的方式屡次击败法国占领军,一度将约瑟夫赶出了马德里。杜邦将军统领的一个法国军团被迫投降,法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了。1808年11月拿破仑不得不率军亲征西班牙,但最终也没有平息反抗半争,与此同时,葡萄牙在英国支持下也打败法军。这些民族反抗运动是拿破仑大帝国无法遏止的历史浪潮。
  拿破仑仍凭借他那钢铁般的意志,在经过艰苦战斗后转败为胜,迫使奥地利再次割地求和。并于1810年3月,娶奥国公主玛丽亚·路易莎为妻。拿破仑帝国表面上盛极一时,但大帝国的那些矛盾并未因此而缓解,拿破仑政权日益陷入困境之中。
  社会上反对,欧洲各地的反抗运动,英国永不停止的敌对活动,帝国经济和财政上的困难,兵源的减少和军队素质的下降等等,使拿破仑陷入了困境。实际上,他的军事独裁统治已失去继续存下去的条件。
   四、战败垮台
  但是,迷信强权的拿破仑仍然要用对外征服来加强自己的地位。他决定远征俄国。1812年拿破仑集兵50万远征俄罗斯。他长驱直入,直捣莫斯科城,然而长时期的行军和征战,尤其是军粮,军需品的缺乏,使部队减员十分严重,而俄军却是以逸待劳,打击疲惫的法军。最终俄国的严寒气候和当地军民的抗法斗争使法军无法坚持下去,拿破仑被迫于10月19日下令撤军。在路上又遭俄国军民的沉重打击,最终大败而归,半年期间将大帝国的主要支柱——军队消耗殆尽、元气大伤。
  到1813年3月,欧洲六次反法同盟成立,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一败涂地。各附庸国及诸小邦乘机起来摆脱法国挖掘,拿破仑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1814年,联军进入法国本土,巴黎沦陷后,拿破仑于4月6日宣布退位。虽然后来出现了“百日王朝”的奇迹,但拿破仑的独裁政权最终没有逃过垮台的命运。
  拿破仑的上台,建立军事独裁政权,这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军事独裁并不是资产阶级正常的统治形式,一旦克服混乱,实现稳定,它就需要结束,否则就要遭到垮台的命运。所以在法国局势稳定后,拿破仑仍靠战争争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已不再适应当时的法国和法国人民的需求,即使他有神奇的军事才能,也不能拯救自己垮台的命运。他的垮台仍然附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拿破仑的政权得之于战争,亦失之于战争。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理论及临床研究,探讨了过伸体位复位法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理.该研究中,30例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过伸复位组(治疗组)和
【摘要】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程讲授中,地图是一种形象、好联系、易记忆的学习工具,笔者为在校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结合自身使用地图的经验,讲授《历史与社会》,深受学生的喜欢和认可,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关键词】中学历史与社会地图教学读图能力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图文并茂”。教材除了文字系统以外,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它具有感官刺激
自新课改以来,教育部课改精神三令五申,说明国家对新形式下课改工作的重视和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然而,就在我多次参与县、市新课标培训与教学研讨以后,发现这些来自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多属“半路出家”, 他们中大部分是年青时上语、数、外的老师,因年龄大,精力不足,被学校安排来上他们所认为的“无足轻重”的历史、地理、生物等“副科”;要么就是音乐、美术老师,因学校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就给他们套上历史、地理
【摘要】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为基础的新颖教学模式。地理学科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教师应抓取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教学素材,才能充分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力。【关键词】地理教学培养创新素质高中地理教师运用怎样的思维角度与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参加工作多年来,我曾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县域高中普遍存在以下这些问题: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生源差,基础差,教学班额大;教学时间不足,教材内容多等等,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严重阻碍了地理教学的发展。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而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对地理教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
小学主体性艺术教育,把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在小学里实施艺术教育,并不是专门培养艺术家,而是发展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人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在现代社会中必须把艺术融进个人的生活世界中,使艺术成为人们生存的手段和个性表达方式。小学主体性艺术教育强调以人发展为本的艺术教育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丰富小学生精神生活,培养小学生热爱艺术,追求真善美的情操;开发小学生创造
目的:肾小球硬化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的共同通路,及早阻止或者延缓肾小球硬化对防治终末期肾衰有重大意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其在
【摘要】学习历史可以使人明智,可以使人们的拓展视野,陶冶情操,鉴往知来,丰富思想,增添人们以古揽今,认知现实的能力和智慧。所以,可以说历史教育在当今学校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中学教育必修的基础课程。本文通过对中学历史的教学,提出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关键词】历史教学素质教育中学历史人的素质是指人在工作、生活及一切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即个人的内外品质的总和,包括人的思想
该研究通过原治疗病历的回顾及随访,对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近、远期疗效进行了对照性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急性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针刺早期介入治疗,在恢复偏
【项目基金】本课题由贵州省民委、贵州师范大学民族地理研究专项资金资助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为视角,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行现状调查研究,通过对认识和态度、开展内容和形式、教材、师资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进校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优秀的民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