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养成英语预习习惯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ina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了依赖心理:听课比较盲目、被动接受、抓不住重点、难点等。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若能够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对英语词汇、语法、阅读、文章分析综合能力,既可让师生互动轻松起来,也可以大幅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会使学生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预习习惯;分析;方法指导
  一、预习习惯养成阶段分析
  1.准备期:其任务是把学生从“老师抱着走”过渡到“老师扶着走”。预习前,教師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即要把预习的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再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并记好笔记,课堂上释疑。如:在教译牛教材9Aunit2 Maintask时我将预习内容定为服装颜色和人的情绪的关系。知识点为:颜色的象征意名词用法,颜色和人的情绪的描述的语句,图形描述,文章结构,模仿课文口笔头运用等。并将有关的材料发给学生,他们首先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在课堂上讲解、讨论。
  2.适应期: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着教材师生共同确定预习的内容,学生自己寻找有关的资料,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讨论、释疑。首先教会学生使用字典,自己解决词和词条的用法。对于语法,可以通过现象看本质,自己学会归纳总结,个人质疑,小组讨论,对于仍有共性的疑问,在上课时要求学生有的放矢。每天放学前,我总是给学生预习用简易学案,提出回家预习目标,如:四会词的用法、找出重难点句型,某语法现象的解释等,让学生预习时带着任务,第二天小组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的听课效率大大提高。
  3.自主期:“以课本为依托”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确定重点、难点,在有关的参考书中寻找答案,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释疑,相互补充,教师总结,测试预习效果,课堂也从“teacher-centered”真正转变成了“student-centered”。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贯穿着三个阶段的是自测,学生根据所预习的内容,以组为单位各出一份试卷,进行互测互检,教师将这些试题汇编就是他们单元复习的资料。
  二、预习习惯养成重在方法指导
  英语预习能力培养包括很多,因此教师注重教法的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的同时,还要着力于学生的预习能力方向上的“学法指导”,否则学生摊开书本时,一筹莫展,不知从何下手,哪有何谈预习能力提高?因此,开始的自学能力培养,好比拉着牙牙学语的孩童,教师要有耐心,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1.词汇预习指导。有调查表明,学习英语中对于学习者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单词关不好过。因此指导词汇预习是必须面对的第一难题。词汇预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从如下方面入手:①音标教学。②多种的单词记忆方法。
  2.语法预习指导。语法是考试笔头考试的重点,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指标,因此语法的被动学习肯定是枯燥无味的,因此乐学语法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学会现通过大量的同一法语的例子或例句,总结出这语法现象的规则,然后比较类似语法现象的异同,通过语法练习再强化。步骤应该是:语法的演绎归纳——从现象到规则,从规则到特殊用法的总结,再到练习纠错。
  3.阅读方法指导。英语阅读能力是考察英语能力的重要方式,重视阅读自主能力培养,不仅有利于牛津教材的reading的教学,同时对于学生的成绩提高都大有裨益。因此,实际教学中,着力强调阅读中学词汇学法语,阅读中培养能力。笔者简明扼要介绍一下做法:
  (1)纠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学生阅读文章时常采用的方式是唇读、指读、回视重读或遇到生词就查辞典等不良习惯,这就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影响阅读速度,容易使得学生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学生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因此,我常指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
  (2)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包括reading和书本配套课外阅读册。Reading作为精读教材,学生从中可以学到语法、词汇等,是获得英语知识的重要途径,偏重于“质”的方面。课外阅读书是课文的补充和延伸,是课文背景介绍或相关知识的铺垫,学生从中可了解到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利用这一部分材料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和综合等阅读能力。如: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归纳中心,回答问题等以此来培养学生把握文脉、获取信息、分析推理、深层理解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预习习惯需兼顾“因材”和“情感”
  1.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成了课堂的灵魂,教室变成了自我展示的舞台,所以,在教和学两个因素中,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是学好的关键。学生通过预习解决了部分疑点,尚有一部分在课堂上通过同学们相互补充讲解得以解决,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已成为一名老师了,而教师只是讲学生所“想”,将学生解释的疑点难点加以补充归纳。课堂上创造机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能力,使他们有成功感,逐步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2.情感教育是教师授业解惑的先决条件。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众多因素中最突出的因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后,会从内心受到鼓舞、激励,受到信赖,感到欣慰,并愉快地接受教诲。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抓住因预习习惯而取得的进步中的每个“闪光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同时尊重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的预习中的质疑要肯定,始终给学生学习中的预习环节给予热情和呵护。
  总之,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人,调动他们就是取胜的关键,而怎么调动,每个人的做法各有不同,有的用爱心,有的用课堂活动,有的从激发兴趣入手。但我总认为,一个不会预习的学生是不会有能力和自信参与课堂的活动中的。潜移默化的自学能力培养,都是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学生的参与,才会有高效的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英语课外阅读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课内阅读的补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英语阅读理解在江苏高考中难度系数逐年提高,简单的课本内容显然无法满足高中生的阅读需求。高中生求知欲望强烈,渴望接触更丰富新颖的文章来获取信息,开阔视野。  二、教学设计理念  1.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培养学生对英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对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施是教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同的阶段对课程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不仅要学习基础理论概念以及规律,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与九年义务教学课程相衔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我国物理教材的发展历
【摘 要】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这是上世纪初叶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造的教育理论,多少年来先生所创立的理论对基础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人们在具体是践行活动中做出许多比较深刻的思考,也获取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体会生活;解决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尤其是优质均衡教育的不断普及,促使人们的教学在寻求着最为理想的方式,促使人们追求学生的最容易接受。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需要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一点一滴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在写作时,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策略  英语写作需要应用到综合的英语知识,主要体现了学生在写作上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虽然目前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
随着"90后"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互联网的普及、高等教育改革等因素同时出现在大学校园,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高校思想政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新课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