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手儿在儿科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生儿期又是生理功能进行调整适应宫外生活的时期,掌握新生儿期的特点,对医疗、护理、保健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这方面工作,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儿科医学知识及专业护理技术,还要随时排除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住院病儿的安全。先将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报告如下:
常见产科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新进医护人员多,专科培训时间短。产科新生儿医护人员护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要求护士具有同情心、爱心、耐心、细心。病区实行母婴同室管理,陪伴较多,病情变化快,工作预见性差
新生儿无语言行为表达能力只能以哭闹表达不适。由于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如出生时的交接,配奶、喂奶、换尿布、婴儿沐浴、暖箱和新生儿筛查新生漏做预防接种延迟,宣教不到位,等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如配奶污染,发生胃食管返流而窒息、体温不升,保暖过度,烫伤、皮肤压疮、坠床、针刺伤、暖箱、新生儿筛查后足部感染、穿刺取血后压迫不到位等都有可能造成意外事故。患儿异常哭闹时未能及时评估,新生儿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特别在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流行季节医易发生交叉感染可危及生命。护理工作量大且繁杂、琐碎。
安全防范
1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安全防范
加强护士的综合素质教育:对新进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作为新生儿护士必须具备爱心、同情心、耐心、细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学全调适自己的心态,要学全换位思考,掌握与患儿家属的语言沟通技巧,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得到家属的尊重和理解,让家属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2 母婴同室的安全防范
新生儿被偷事件
我科正常新生儿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除转儿科、院内沐浴、蓝光治疗、听力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特殊情况)。出生时由产房医护人员抱新生儿给母亲仔细看,让产妇主动确认新生儿性别,婴儿外观有无异常,并告知出生时间、体重、身长。与产妇共同核对腕带,确认腕带的正确无误后带于左脚;腕带用整洁清晰字体写出产妇全名、新生儿性别、住院号、体重,出生日期及时间。盖新生儿脚印及母亲大拇指印于新生儿纪录单上,脚底纹路及五足趾印应清晰。将新生儿包裹妥当,抱给家属看:核对腕带、性别、外观,并告知出生时间、体重、身长。协助进行早吸吮、早接触。新生儿从抱至母亲身边起由产妇及家属负责监管。每天上午由我科护士将新生儿抱至沐浴室沐浴,同时需一名家属陪同。家属不得允许任何人(包括医生、护士)在没有家属陪同下将新生儿抱离病房,陪伴不能留太多,医务人员会定期的巡视观察新生儿情况,如在巡视观察以外新生儿出现以下特殊情况如:发绀、呛奶、呻吟、脐带出血等请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因新生儿抵抗力低下,为了减少新生儿感染的机会,请每位产妇自觉遵守陪伴制度,一个床位只留一位陪伴。新生儿睡婴儿床,注意保暖,防止产妇疲劳,压伤新生儿。每护理一个新生儿前后应洗手,病室保持清洁。每月做空气
采样
3 新生儿喂养安全防范
建立和完善新生儿喂养指引。坚持母乳喂养,每次喂奶前,将乳头及乳房用温热水擦洗干净,喂奶时将婴儿的脸紧贴妈妈的乳房,胸对胸,腹对腹,让婴儿嘴唇完全包裹母亲乳头,进行有效的吸吮。坚持按需哺乳。(除外母乳喂养禁忌者)
选择合适奶嘴。出生后遵嘱先试喂糖水或温开水,无特殊后逐渐加,质由烯到浓,量由少到多。
喂奶时及喂奶后取头高侧卧位,喂奶后抱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出咽下的空气,及时清理呕吐物及口咽、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禁止面部朝上、平卧位。
4 新生儿沐浴安全防范
严防烫伤:沐浴时室温26—28℃,盆浴时先放冷水,后放热水,水温40—43℃,每天上午由我科护士将新生儿抱至沐浴室沐浴,同时需一名家属陪同,護士抱新生儿时核对腕带,双向核对,谁抱来谁抱走,同时家属签字。
5 新生儿筛查安全防范
向产妇及家属讲新生儿筛查的目的及意义,何时采血,采血的部位,采血后按压方法及注意事项,采血时与产妇得家属核对采血卡信息,正确无误后方可采血,因新生儿抵抗力低下,为了减少新生儿感染的机会,出院后请家属每天观察新生儿的注射、穿刺采血部位,保持清洁,如红肿硬结及时就诊。
6 新生儿暖箱使用安全防范
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建立箱温巡视登记本并记录。患儿异常哭闹时及时评估找出原因给予及时处理。
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箱温,加强巡视,至少每2—4小时记录箱/台温一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查及做清洁,各项操作集中进行,确保在操作过程中新生儿处于温暖的环境。用温箱,及时关闭箱门、档板
新生儿猝死的预防措施
被褥等床上用品:在婴儿睡床使用硬床垫,新生儿的身体就不会陷下去了。不要将蓬松的毛毯,厚重的被子羊毛毯或带毛的制品放置在孩子的身下或盖在他身上,睡姿新生儿一直仰睡,俯卧姿势最好有人员看护,温度,清洁的空气。
新生儿质量不仅是生命, 而且是一辈子的生存质量,作为一名产科医护人员,做好新生儿的安全防范工作至关重要。
常见产科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新进医护人员多,专科培训时间短。产科新生儿医护人员护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要求护士具有同情心、爱心、耐心、细心。病区实行母婴同室管理,陪伴较多,病情变化快,工作预见性差
新生儿无语言行为表达能力只能以哭闹表达不适。由于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如出生时的交接,配奶、喂奶、换尿布、婴儿沐浴、暖箱和新生儿筛查新生漏做预防接种延迟,宣教不到位,等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如配奶污染,发生胃食管返流而窒息、体温不升,保暖过度,烫伤、皮肤压疮、坠床、针刺伤、暖箱、新生儿筛查后足部感染、穿刺取血后压迫不到位等都有可能造成意外事故。患儿异常哭闹时未能及时评估,新生儿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特别在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流行季节医易发生交叉感染可危及生命。护理工作量大且繁杂、琐碎。
安全防范
1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安全防范
加强护士的综合素质教育:对新进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作为新生儿护士必须具备爱心、同情心、耐心、细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学全调适自己的心态,要学全换位思考,掌握与患儿家属的语言沟通技巧,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得到家属的尊重和理解,让家属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2 母婴同室的安全防范
新生儿被偷事件
我科正常新生儿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除转儿科、院内沐浴、蓝光治疗、听力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特殊情况)。出生时由产房医护人员抱新生儿给母亲仔细看,让产妇主动确认新生儿性别,婴儿外观有无异常,并告知出生时间、体重、身长。与产妇共同核对腕带,确认腕带的正确无误后带于左脚;腕带用整洁清晰字体写出产妇全名、新生儿性别、住院号、体重,出生日期及时间。盖新生儿脚印及母亲大拇指印于新生儿纪录单上,脚底纹路及五足趾印应清晰。将新生儿包裹妥当,抱给家属看:核对腕带、性别、外观,并告知出生时间、体重、身长。协助进行早吸吮、早接触。新生儿从抱至母亲身边起由产妇及家属负责监管。每天上午由我科护士将新生儿抱至沐浴室沐浴,同时需一名家属陪同。家属不得允许任何人(包括医生、护士)在没有家属陪同下将新生儿抱离病房,陪伴不能留太多,医务人员会定期的巡视观察新生儿情况,如在巡视观察以外新生儿出现以下特殊情况如:发绀、呛奶、呻吟、脐带出血等请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因新生儿抵抗力低下,为了减少新生儿感染的机会,请每位产妇自觉遵守陪伴制度,一个床位只留一位陪伴。新生儿睡婴儿床,注意保暖,防止产妇疲劳,压伤新生儿。每护理一个新生儿前后应洗手,病室保持清洁。每月做空气
采样
3 新生儿喂养安全防范
建立和完善新生儿喂养指引。坚持母乳喂养,每次喂奶前,将乳头及乳房用温热水擦洗干净,喂奶时将婴儿的脸紧贴妈妈的乳房,胸对胸,腹对腹,让婴儿嘴唇完全包裹母亲乳头,进行有效的吸吮。坚持按需哺乳。(除外母乳喂养禁忌者)
选择合适奶嘴。出生后遵嘱先试喂糖水或温开水,无特殊后逐渐加,质由烯到浓,量由少到多。
喂奶时及喂奶后取头高侧卧位,喂奶后抱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出咽下的空气,及时清理呕吐物及口咽、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禁止面部朝上、平卧位。
4 新生儿沐浴安全防范
严防烫伤:沐浴时室温26—28℃,盆浴时先放冷水,后放热水,水温40—43℃,每天上午由我科护士将新生儿抱至沐浴室沐浴,同时需一名家属陪同,護士抱新生儿时核对腕带,双向核对,谁抱来谁抱走,同时家属签字。
5 新生儿筛查安全防范
向产妇及家属讲新生儿筛查的目的及意义,何时采血,采血的部位,采血后按压方法及注意事项,采血时与产妇得家属核对采血卡信息,正确无误后方可采血,因新生儿抵抗力低下,为了减少新生儿感染的机会,出院后请家属每天观察新生儿的注射、穿刺采血部位,保持清洁,如红肿硬结及时就诊。
6 新生儿暖箱使用安全防范
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建立箱温巡视登记本并记录。患儿异常哭闹时及时评估找出原因给予及时处理。
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箱温,加强巡视,至少每2—4小时记录箱/台温一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查及做清洁,各项操作集中进行,确保在操作过程中新生儿处于温暖的环境。用温箱,及时关闭箱门、档板
新生儿猝死的预防措施
被褥等床上用品:在婴儿睡床使用硬床垫,新生儿的身体就不会陷下去了。不要将蓬松的毛毯,厚重的被子羊毛毯或带毛的制品放置在孩子的身下或盖在他身上,睡姿新生儿一直仰睡,俯卧姿势最好有人员看护,温度,清洁的空气。
新生儿质量不仅是生命, 而且是一辈子的生存质量,作为一名产科医护人员,做好新生儿的安全防范工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