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小学数学变教为学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pu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教为学”是由郜舒竹教授提出的对小学新型课堂改革的理念,即将小学课堂从“以教为主”变成“以学为主”,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贯穿始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受到关注,从而使教师轻松地教、学生主动地学,打造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有着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时间宽裕的特点,实现变教为学,重点是对过程的关注,即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本文结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的教学片段就如何在小学数学中重视知识的形成,实现“变教为学”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试一试:揭示课题
  学习是在无数次的尝试中发生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试一试、猜一猜,在学生的猜想中揭示课题,可以让小学生直接获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利于教学的展开。
  引入问题:把一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师:你真有想法,你的疑问可能也是其他同学心中共同的疑问,我们今天就共同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二课时,上一节课学生已经知道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由学生完成,因此直接以问题引入,引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
  二、练一练:感悟新知
  小学生尚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一种方法的掌握需要多次练习之后方能熟练,因此在进行新知探究之前需要对本节课所使用的方法进行练习强化,以达到感悟新知的效果。
  问题1:把1kg散装糖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重?
  问题2:把1L花生油平均分装到6个小瓶子中,每个小瓶子装多少?
  问题3:把1m长的彩带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多长?
  (完成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全班交流展示)
  问题3展示片段:
  生1:把1m长的彩带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m。
  师(追问):如果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呢?
  生1:长m。
  师(追问):如果是3段呢?
  生2:长m。
  师:为什么是m,能解释一下吗?
  生2:把1m长的彩带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m,如果是3段就是3个m,是1m的,就是m。
  师:你真聪明,你给我们完整解释了“1m的是m”这一种关系。
  师(追问):如果将1m长的彩带平均分成7段,其中的3段是多长呢?4段呢?能否画线段图来说明?
  生3(板演展示):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实为教学的预热环节,让学生从平均分配中对分数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为下一步理解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打好基础,因此笔者采用从易到难、层层深入的追问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明确本节课学习的方向,为进一步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三、做一做: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是课堂的中心环节,也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的主要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角,要给学生足够动手及动脑的机会,才能凸显“变教为学”的价值。
  问题1:把一块巧克力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多少?
  问题2:如果盒子里有若干块巧克力需要分给4个小朋友,那么你希望盒子里巧克力的数量是几?为什么?
  问题3:如果盒子里有3块巧克力,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多少?
  (完成方式:问题1、问题2由学生思考后自由回答,问题3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问题3活动要求:(1)用手中的4张不同颜色小卡片代表4块巧克力,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2)将得出的结果与你同伴相交流,选出小组中最好的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代表汇报研究过程和结果。
  问题3展示片段:
  组1:把每块巧克力平均分成4小块,共12小块,再把12小块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3小块。
  师(追问):每个小朋友的3小块是几大块呢?能不能给同学们解释一下?
  生1:每个大块平均分成4小块,每小块是大块的,3小块就是大块的。所以每个小朋友分到块巧克力。
  組2:我们的办法是先把2块巧克力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朋友分一份;再把剩下的一块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朋友再分一份。
  师(追问):那每个小朋友最终分到的是多少呢?
  生2:每个小朋友分到的是一个块加上一个块, =块。
  师:你能熟练运用分数的加法,真棒!
  组3:我们小组有更好的办法。把3块巧克力摞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就可以了。
  师(追问):你们的结论是每个小朋友分到几块呢?
  生3:我们的结论是每个小朋友分到3个块,是块。
  ……
  师: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一致认为给每个小朋友分块巧克力,那么以上3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异口同声):分法不一样。
  师:这是表面的不一样,其实他们实质的不一样是将哪个作为整体,一块一块分是将1块巧克力作为整体,摞起来一起分是将3块巧克力作为一个整体。同学们感受到了吗?
  众生点头。
  师(追问):如果我们把刚才分巧克力的过程用式子表示出来是怎样的呢?
  生4:3÷4=。(教师随即板书)
  师:你真聪明!
  【设计意图】 不难看出,该环节预设的教学内容很简单,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可以花很少的时间讲完,但是“变教为学”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所以笔者在这部分内容的探究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耐心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
  四、变一变:构建新知
  学习的最直接目的就是构建新知、掌握技能,小学生的新知构建需要从不断的相似问题的强化与不同问题的对比中形成,因此变题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   问题1:如果要将3块巧克力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你想选用什么方法?
  问题2:如果要将5块巧克力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你想选用什么方法?
  问题3:你能用数学式子表示上面的两个问题吗?
  (完成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全班交流展示,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上述两个问题用以强化学生对除法与分数关系的认识,两个都在3÷4的基础上改变,是对知识的横向迁移。分别改变分母及分子,融入假分数及带分数,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五、讲一讲:内化新知
  在数学中,“讲”是对自己所认识的内容的描述,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将所学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达到内化新知的效果。
  问题:观察我们这节课的问题中所得的四组式子(如下),等号左边和右边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理解。
  展示片段:
  生1:左边是除法,右边是分数。
  生2:除法和分数是相等的。
  生3:左边表示巧克力的块数除以分的份数,右边是每个小朋友分的块数。
  生4:分子是总体,分母是份数。
  生5:被除数是分子,除数是分母。
  生6:被除数÷除数=。
  ……
  师(总结):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用整数表示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用字母表示:a÷b=(b不为0)。
  【设计意图】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应该替代,因此对知识的总结也要让学生自己完成。在学生各抒己见与相互补充及教师完整归纳下,学生对知识的零散认识会逐渐完善、系统。
  課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共同构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教师需要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教”的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可以称之为“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这种课堂的特点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并且贯穿始终,最大的缺憾就是学生学习受到抑制,学生的活动是伴随着教师的“教”而出现的,处于被动和被约束的状态,缺少自发性和自主性;“变教为学”是对学生主动权的归还,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解放”,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自己体悟知识的形成,以此提高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受用终身。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轻松地教,学生主动地学,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小学数学课堂“变教为学”。
其他文献
大公司,这个被证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高效的跨越血缘、地缘、种族、性别的经济组织形式,正在试图跨越性别取向的障碍。在中国,企业巨头和跨国公司似乎成为了支持LGBT包容的先行者,早于政府机构,甚至早于公众意见。它成为了一种文化包容潮流的先锋,尽管这种潮流里夹带着个人主义的自然伸张和公司资本对市场敏锐的嗅觉,但在新的时代,除了继续扮演新技术的创造者和制度的创新者之外,大公司又重新扮演起文化再造者的角色。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生动有趣、丰富立体,可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和具体化,让学生领略数学学习的无限魅力,更乐意学习数学。因此,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深入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学方式,通过创设信息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在感知、探究和操作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如今的都市男性似乎很少再将三件套西装列为自己的第一选择,过于严肃之余多少也觉得老气。其实用一件毛衣代替马甲,又或是在马甲之外套一件针织開衫都是很当下的“新三件套”选择。
1  教大脑关掉疼痛  作为美国旧金山湾区的疼痛专家,Michael Moskowitz的病简直是黑色幽默,几十年来他治愈过几百名患者,却无法治愈自己。1994年他45岁的时候,Moskowitz在一次滑水事故中脖子受伤,导致长期、令人精神衰弱的疼痛。他尝试了所有办法:复健、休养、药物,都无济于事。于是他决定深入自己疼痛的原因。  迄今为止,科学在逐渐解锁精神治疗肉体的奥秘,包括疼痛。不仅慢性疼痛
在未来的品牌攻坚战中,江淮坚信:“品质优先规模”不仅是自主品牌汽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而且是惟一路径。    2010年12月17日,江淮汽车在安徽合肥举行盛大的200万辆下线暨“十二五”战略发布会,进一步彰显江淮汽车商乘并举的综合型自主品牌的实力。  2010年被看作是中国“汽车强国”之梦开启的时机,同时也是江淮汽车由商用车为主向商用车与乘用车并举战略转型的最关键时期,这一年被江淮定义为“突破
优雅而有节制感的同色系搭配正当时,用深深浅浅的驼色渲染男士的潇洒风貌,不同材质的组合碰撞出别样的时装乐趣。
经典与精致  格纹西装总被认为只能穿成休闲,其实它对个人的细节以及尺寸要求都要比传统西装外套高一些。一些不当的细节搭配或尺寸偏大偏小都会影响男士们最后的亮相分数。  复古与新意  在节奏飞快的城市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忽略掉“有趣”的重要性。正如如何让复古风的正装造型不死板?印花领带是个不错的选择。  传统与百搭  传统而美好的V领有时候容易被年轻人歧视,其实是因为你并没有正视它存在的好处。V领衫不
不知不觉间,GhitoseAbe成了这一代日本设计师的翘楚之一,每一季把衣服挂进了全球不少时髦人的衣柜里去。Sacai出品中最“值钱”的是细节,是设计师拼贴的手法、混合的哲学、对于“对比”的执念,使每季出品都充满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感,但依然是一件件好穿的衣服。  如果你对Chitose Abe这个名字不太熟,那《智族GQ》先来普及一些背景知识:老公是时装品牌Kolor的创始人阿部润一,她此前在Co
摘 要:教师解读教材,不应只停留在教学内容的“读”,而应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源于内容实质与联系的内容、方法、过程的整体建构。对于小学数学教材的解读,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知识的展开逻辑,源于对数学内容实质的理解,凸显专业化水平。教师只有深入地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中提供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  关键词:解读教材;实现目标;挖掘深度;巧设练习   教材内容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是
设计理论学鼻祖J0hn Heskett将设计的目标概括为“满足人类需求,赋予生活更多意义”。因此,设计总是在不停进化以满足更新的时代需求,而时装更是如此。抛开商业策略不谈,时装的创新不外乎意识形态与实际功用这两大方面。关乎意识形态方面的时装亮点就像是浪尖上的弄潮儿,轻而易举地就能把品牌推上秀场报道的版面头条。而侧重实际功用的则像Michael Kors一样,低调务实地探索着服装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