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修复大块颅骨缺损四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mai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2006年,笔者采用电子束三维CT成像技术,将医用钛合金预制成个性化钛板置人体,完成了4例患者的大块颅骨缺损修复,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寻特重度烧伤后早期救治及后期畸形修复、功能重建的新措施。方法 对1例火焰烧伤总面积99.5%TBSA(Ⅲ度80.0%、深Ⅱ~Ⅲ度混合度14.5%、浅Ⅱ度5.0%)合并高钠、高氯血症的患者,入院后及早切痂,用异体皮覆盖创面;因自体皮源奇缺,根据皮源量分次移植自体皮或异体皮封闭创面。晚期采用瘢痕皮、瘢痕瓣、复合皮移植修复30多处瘢痕挛缩畸形。结果 患者伤后早期经上述治疗病情逐渐稳定,未发生明显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10-45岁,创面大小为25-35cm×20-26cm,致伤原因及部位:手及前臂热压伤3例,电烧伤2例,大腿上1/3截肢术后残端创面2例,臂部乳头状瘤1例。
患者男,30岁,因车祸持续吸入三氯氧磷3h收入笔者单位。查体:患者意识清楚,烦躁不安,体温36.9℃,脉搏78次/min,呼吸45次/min,氧饱和度(SO2)0.75。血压133/66mmHg(1mmHg=0.133kPa)。呕吐胃内容物数次,大小便失禁。鼻腔可见较多稀薄透明分泌物,双肺可闻及湿性哕音。X线片显示:双肺透光度下降,散在棉絮状斑片样稍高密度影,左肺明显。查血气分析:pH7.32,二
2000-2006年,我院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硅像仪俭测电烧伤患者四肢主要动脉的形态,根据显像结果判断其是否栓塞,同时结合术中情况,确定血管截除平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在烧伤患者植皮手术中,常需控制取皮厚度。虽然鼓式取皮机上有调节厚度的刻度,但出厂后由于各种原因,刻度的精确性受到影响。0.1mm的厚度差靠目测很难分辨,但对于植皮手术来讲则可能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为此,笔者尝试使用工业机械加工中测量间隙所用的塞尺来控制皮片厚度,其方法简单、效果好。
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30岁,均于2005年6月因炸药爆炸致严重烧伤,烧伤总面积55%~98%,Ⅲ度15%~63%TBSA。各例患者的烧伤面积见表1。伤后患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X线片示肺部有大面积斑片状阴影,即行气管切开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如有血红色液体渗出,黏膜糜烂、脱落,肺部爆震伤诊断确立。
肝素治疗烧伤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尤其在美国、印度等烧伤医院得以广泛应用。我国主要是进行一些动物实验研究,临床应用较少,且少有大剂量注射应用的文献报道。现将国内外有关肝素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Ⅱ型dispase酶、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液(K-SFM)、胎牛血清(FCS)、DMEM无血清培养液、牛垂体提取物(BPE)均购自美国Gibco公司,人胎盘Ⅳ型胶原购自美国Sigma公司,角蛋白19(K19)单克隆抗体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产品,整合素β1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Oncogene公司,Envision试剂盒由丹麦DAKO公司提供。FACS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住院或门诊烧伤患并42例,其中男13例、女29例,年龄16~47岁,烧伤总面积〈30%TBSA。而部创面3周内愈合,均留有不同程度包素沉着。
目的 了解缺氧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与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常氧组常规培养,缺氧组细胞充人混合气体(含体积分数94%N2、5%CO2、1%O2)后置于37℃缺氧培养1、3、6、12h。提取两组细胞总蛋白,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以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