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把课堂空间多留给学生的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iaini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老师关注的焦点在哪儿?是学生?还是知识?还是教案……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在课堂实践中一般可以运用以下策略:
  一、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探究留足空间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时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让孩子们多想一想;多议一议。教师要善于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切莫一言堂。这样才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学《水的蒸发和沸腾》一课,在探究“水蒸发要什么条件”这个问题前,我采取分组实验法给学生先创设一个情境:“给每个实验小组两支温度表,表上指示当时室内温度,两支温度表读数相同,然后让学生用一支温度裹测出比室温略低的一杯水的温度。”紧接着要求学生估计把这支刚刚量水温的温度表提出水面,温度表上温度读数会有什么变化?并且让学生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当学生发现温度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非常惊奇,不由自主地议论起来,急于要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就抓住时机地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分析、寻找原因,诱使大家反复实验,直至得出水蒸发要吸热这个结论。蒸发是常见的现象,但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要吸热是看不见的,只有通过儿童的探究过程的实践,把直接看不见的过程和条件揭示出来,使学生获得知识,促其创新能力的发展。自由探究的过程实际就是让学生“卷入”科学发现的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自由探究呢?其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实,这种自由探究是建立在教师精心设计、安排之中的,即教师的作用完全“潜伏”在学生自由探究的材料准备和分发过程中,但又明显地表现为让学生“自己独立进行”,自己创造性地探究出科学结论。
  如我在教《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课件,安排了充足时间给孩子们思考、观察、议论的空间。开始是小朋友烧开水的生活情景动画录像,当放到“盛满水”和“烧时茶壶溢水“等几个情节时,在“茶壶溢水”的画面的小朋友头脑上出现一个个的“?”,这时教师适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得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结论后,再出示一段课件,“铁路工人筑路时,每隔一段要开一道裂缝填进沥青”……出示问题,为什么修路时每隔一段都要开一道裂缝?架线路为什么不要扯的太紧,在得出结论后,再出示课件通过不开裂缝路面与开裂路面的热胀冷缩情况和线路紧与距离对比动画演示,进一步明确问题原因所在,启发了学生思维,解决了生活中实际问题。
  二、预设合作交流,给学生探究腾出空间
  小学生上科学课,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预设好合作交流的方案,给学生探究腾出空间,如我在教学《电磁铁的磁力》时,为了使孩子们更能充分认识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科学现象。特意安排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制订研究方案,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他人的看法,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许多种不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收获,教学效果好。
  三、实行激励评价,给学生探究营造空间
  科学课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我在课堂中常善用评价激励语如:如对一些活动小组负责的组长称赞道“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对一些问题回答得好的学生发出啧啧的赞扬“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对一些实验过程中做得好的同学我是这样夸奖的“我知道你能行!”“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的小手真巧,你做得多有创意,老师特欣赏你这点!”“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等。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这点我在教学中已颇受至深。这一切工作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操作,既方便,又真实。
  综上所述,科学教师应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实验、去收集整理材料、去进行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去发现新知。学生自主参与的时间也因课的差异有所不同,我认为学生活动时间一般应在25分钟左右。在空间上应采用个人独立研究与小组合作结合的形式,以及小组与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一定难度的问题上合作,相互交流,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各展所长,共同发展和提高。学生又能在活动中又能亲身体验,学习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定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作者单位: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上蒋完小 浙江】
其他文献
习惯就是忘不掉的,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的链接。过去,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长过多地注意0—6岁孩子的智力发展,但是行为习惯的培养其实也非常重要,优秀是习惯,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人是因为他具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孔子说得很好:“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就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致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
Abstract:The independent choosing ability is a kind of ability necessary for children in their development,while preschool teachers often neglect the cultivation of this ability and fail to really und
2l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的灵魂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小学语文新课标》中也强调:“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更要积极探索语文学科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如何做呢?我想应从转变观念入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
摘要:小学阶段开展情趣教学是很重要的。小学英语教学首要的问题是培养和保持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英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开展情趣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趣教学;学习兴趣;    情趣包含性情、感情、兴趣、志趣等内容。情趣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整个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音、语调、语句的传授和训练,而且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和智慧潜能的开发,是社会交往能力的早期培养。 我们在情趣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就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来说,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我校数学组老
我园开展的“以节日为载体,拓展幼儿世界”的园本活动为契机,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尊重幼儿的个性世界,让他们的智慧也能为活动开展碰擦出耀眼的火花。  一、选择适合的节日开展活动,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  1、节日主题与本班幼儿现有认知能力、生活经验互相衔接,选择确定适合本班孩子发展的内容与形式。  如:在《团团圆圆中秋节》主题活动中,在活动前,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对月饼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品尝月饼过程中
我校地处苏北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们思想观念也较陈旧,家长文化低,以种地、打临工、做小商贩为主。反映在孩子身上便是无明确学习目的,惰性大,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低下。如何让厌学生摆脱厌学情绪,从老师角度谈谈我的看法。  一、注重学习评价的科学性和发展性  农村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少,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时会显得落后于时代,要通过大力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坚持几个原则:心理相容原则,
从真正意义上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德,是最重要的,因此,教育中的德育举足轻重。而在各科教学中,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条捷径
每次看到班级中部分学生勇敢自信的用英语侃侃而谈、和教师交流各自的观点,而另一部分学生既想表达又害怕的尴尬表情时,作为英语教师的我都会深深的自责:教学方法不科学造成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