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王国里的“画笔”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bergbe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有幸参加“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培训项目,走进丹麦游学。
  我们在丹麦参与了两次美术方面的师训活动。活动前,大家都很彷徨,总觉得自己不会画、画不好。但是,活动后,通过多元材料的使用、丰富活动的体验,在丹麦老师放大镜式的语言鼓励下,每个人都发现自己可以画,都能画得不一样。
  以其中一次美术活动为例。这次活动围绕绘画中的观察展开,分为3个小活动。我体会到:学会观察,才能学会画画。
  活动1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各级部门及院系普遍实现了自动化办公,人事管理信息化也有很好的基础,但传统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普通存在数据不能共享、信息利用率低、重复劳动等弊端。如果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引入CSCW技术,将会大大加强人事管理的相互协作,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实现信息数据的高度共享,提高人事管理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人事管理 CSCW 高校 协同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
近年来,在学习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游戏和生活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树立起“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认识到幼儿的发展是整体性、综合性的,课程的实施途径是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师在不断尝试通过环境营造、材料提供等隐性支持,给予幼儿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幼儿实现自我的成长。  测量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关键经验之一。根据幼儿数学学习路径,我们在中班
核心概念  平面几何图形的组合 (大班)  核心经验和链接点设计的分析  ◆ 核心经验的分析  几何图形组合活动作为重要的图形操作活动,能够帮助儿童感知和理解图形特征、发现图形内部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形成图形与图形组合过程的心理表征。  结合《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一书,我们尝试分析儿童平面几何图形组合的学习路径:儿童从最初的简单的、规则的形状拼图,到复杂的类似于七巧板的拼图,再到抽象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怎样才能让低年段的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课改实验者和一线语文教师们长期以来根据自己的经验,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做过许多不同的尝试,可有时即使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各种办法,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近年来,绘本阅读悄悄进入儿童的视野,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图画书,已逐渐成为
伴随突如其来的疫情和线上幼儿园(空中幼儿园)的实践探索,我区幼教工作者基于现实困境积极思考和探索,在创新师幼互动方式、扩展教育空间场域、整合家园社会资源、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都进行了许多鲜活而又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作为一名基层教研员,我发现,无论是出于本能还是基于专业,这些教育行动背后的儿童观都能指引我们更好地呵护儿童、守护童年。在疫情逐渐消退之际,进行儿童观的复盘,既是对一线幼教工作者自身专
“教育诊断”栏目的专家:  您好!  我们班的幼儿马上要升入小学了,但班里有几位小朋友的“玻璃心”,让我甚是担忧,他们能适应小学的生活吗?  我们班的雯雯小朋友是本学期新转来的幼儿,聪明乖巧,各方面能力都非常强,在以前的幼儿园是老师经常表扬的学习楷模,她的妈妈对她的生活和学习也非常自信。可是,雯雯接受不了任何失败挫折。一天,雯雯和小强玩五子棋,雯雯稍没注意败在了小强的手下。只见雯雯兴奋的小脸瞬间转
麟麟小朋友在家中备受宠爱,从出生起,爸爸就为他设计好了培养方向,所以尽管麟麟才4岁,却已认得2000汉字,能说一口快板,会背三字经、弟子规。麟麟在班上也經常为小朋友表演上一段,当老师把麟麟表演的视频发到班级群中展示的时候,赢得了其他家长的称赞,麟麟爸爸对此也一直引以为傲。  但麟麟的倾听和理解能力发展却比较弱,比如他分不清楚人称代词,经常把老师的指令理解反。另外,麟麟在生活自理和运动能力方面发展也
从每年园所举办的幼儿身高、体重及体质例行测量中,我们都能发现部分孩子体质偏弱,个别孩子还出现肥胖的现象。为此,我们组织教师针对该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认识到开展户外体能大循环运动,可以培养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户外体能活动,提高体质。经过四年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以下是根据我园的实践经验,总结的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的实施步骤及要点。创设科学合理的活动区  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活动区,是
在幼儿园的一个下午,一位小男生——嘟嘟无意間提出的一个问题“我是不是好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正面的鼓励和表扬,老师的每一句话或者是每一个行为都有可能成为幼儿心灵成长的助推器,但也有可能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案例呈现  一日上午科学活动期间,嘟嘟因为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多多坐在一起,便自行向着他所在的方向挪动椅子。一开始嘟嘟探着小脑袋朝着老师望了一眼,见老师的目光不在自己
摘 要: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是高校软件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而专业课程框架体系则是人才培养的直接体现。本文旨在结合本校软件工程专业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在认真分析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上,探索适应新形式下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框架体系设置的原则与方法,以期对提高软件技术人才质量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软件人才 课程框架体系 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