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传播价值与历史观的冲突及调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su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历史题材影视剧(正文中简称“历史剧”)的热播,中国历史剧创作行业取得了丰硕的结果,产出了大量具有观赏价值与社会影响力的作品,如《步步惊心》、《甄嬛传》、《芈月传》等热门影视剧。这些影视作品基于历史事实,经过对部分情节的加工,从而迎合了大部分受众的情感需求。但是,部分历史剧呈现的错误史实也影响了社会的历史认知,学术界至今对其褒贬不一。本论文就历史剧的传播价值与历史观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以期得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历史剧;传播价值;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引言:
  历史剧一直占据着中国电视行业的大片疆土,在利益驱动与同质化竞争的情境下,部分创作人员矫作妄构,不惜违背历史真实性塑造故事,从而达到激化矛盾,强化情节的目的。在历史剧中,历史观的正确导向应当是以历史现象研究为基础,归纳出历史运动的规律,将其反照至影视剧创作的过程中。究其所以,历史剧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是传播价值与历史观的冲突,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深入剖析后得出了如下三大原因。
  一、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传播价值与历史观冲突的探究
  1.追求商业利益,缺乏人文关怀
  在影视行业的利益驱使下,影视剧创作一味追求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传播价值要素,而忽略了对于人物情感的描述,这便使得许多影视作品生硬冰冷,缺乏艺术感染力。其中,不少历史剧加强了对于权谋论的刻画,不断强调皇权专制、阶级区分与奴仆观念,封建主义的沉渣泛滥横行。同时,创导人员忽略了某些帝王的昏聩与残暴,他们往往拥有着“高大全”的影视形象。例如,罔顾武周时期的酷刑暴政,武则天是“敢为天下先”的奇女子。且不提雍正执政后期的“严猛”统治,他是用情至深的温柔帝王。在这种思想传播下,可能对受众的历史观念产生一些负面导向。
  2.古典文化式微,大众文化泛滥
  步入新时期后,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我们的传统理念遭到了巨大冲击。受众更愿意观看故事情节荒诞跌宕、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的电视剧,历史背景的真实性与否于他们而言并没有影响,古典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间已经产生“传播障碍”。《大明王朝》巧妙地解读了嘉靖年间的政治冲突,因其主线以朝廷政治斗争为主,故此失却了许多年轻受众。相反,与《大明王朝》同时段播出的许多古装喜剧却获得了收视佳绩,只因它们迎合了大部分受众闲散放松,寻找乐趣的心理。精英文化在物质利诱与流俗横肆的双重夹击下不得不退守防线,古典文化日渐式微,大众民俗文化占据了历史剧的主导地位。
  3.编剧素质堪忧,个人观点浓厚
  众所周知,一部优秀的影视剧必然需要一个优秀的幕后团队。其中,编剧担任着剧本基石的作用。纵观当今历史题材编剧行业,矫作者有之,妄构者有之。在编剧于正执笔的系列历史剧《宫》中,竟然出现雍正皇帝被催眠术摄魂的荒唐片段,同时剧中也出现大量历史错误,比如将雍正年间皇子读书之处称为“上书房”,历史事实是道光年间才将此处更为“上书房”,此前都唤作“尚书房”。在当下创作氛围浮躁、逐利当先的影视环境下,要求创导人员如旧版《红楼梦》一般,花费数年精力潜心雕琢剧本,这样的制剧态度已再难寻觅。此外,部分编剧囿于自身对于历史的评判,怀揣着个人观点,创作过程中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无法辩证地分析塑造历史人物,也给历史剧的发展带来一定阻力。
  二、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传播价值与历史观调和的策略
  1.历史真实与艺术加工的调和
  历史剧具有文学与艺术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以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为载体,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诸多历史细节已无据可考,需要剧作家进行想象与解释。笔者私以为,一部优秀的历史剧应当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在合理想象中剧作者不能违背历史发展,违背历史规律。其次,历史人物的性质不可变更,切忌正邪颠倒,黑白混淆。最后,虚构历史细节等方面要遵循事件、人物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和逻辑性。[1]
  2.学术研究与大众传媒的调和
  历史记载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但是不接受多方考证的史学观点是万万不能的。对于大部分受众而言,他们培养历史意识,吸收历史知识的途径大多来自于历史剧及其他文艺作品。历史学者刘后滨指出,“只有使学术研究和大众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双赢。[2]”学术界不应把自己的成果边缘化,而应把学术界长期研究出的成果,通过影视传媒这个渠道推销展示出去,这便需要影视界、史学界、新闻界各方面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3.精英化与平民化的调和
  历史剧作大多是对帝王将相的故事刻画,或是庙堂之深,或是江湖之远,鲜少有表现市井人民的作品。纵观历史剧的发展,笔者认为其题材创作应该越来越重视平民化与普及化。剧本可从身份平凡的普通人入手,通过描绘普罗大众在社会底层的遭遇,经由影视艺术的表演形式加以渲染,从而引起受众共鸣。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推动创作工作,广泛收集大众的观剧需求与精神导向,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剧本创作。
  参考文献:
  [1]褚春元.背离与回位:当前历史剧创作的反思和对策[J].江海学刊,2008.(2).
  [2]中国艺术报:http://old.cflac.org.cn/chinaartnews/2007-04/20/content_9843669.htm.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人肿瘤坏死因子凋亡相关蛋白(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hTRAIL)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滑
摘 要:在方兴未艾的“京派”、“陕派”等电视剧热播的潮流之下,“津派”电视剧的研究与创作稍显薄弱,究其原因在于尚未整合及坚守本流派电视剧的地域特色,因此分析“津派”电视剧的文化表征对该流派电视剧的传播与发展尤为重要。  关键词:区域流派电视剧;“津派”电视剧;文化表征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一、“津派”电视剧的定
摘 要:影视作为新的传播媒介,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中给大众娱乐世界注入了新鲜血液。当前文学改编成影视剧的势头也在不断上升,影视与文学从以往的相互分离变成相融的状态,而在提供影视文学良好材料的同时,文学本身也经受着改变。一切文学性的内容,被打上商业化的烙印之后,便逐渐淡化了原有文学性的表现力与影响力。  关键词:影视;文学;交融;对立  作者简介:李梦园(1992-),女,河南省平顶山市人,现为辽宁大学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争议的南方女作家.出生地域、性取向及身体残疾等一系列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使她经受了身体、心理及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在文学创作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避孕药具,放入宫腔后以20ug/d的速度释放,推荐使用年限为5年。它不仅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宫内节育器,近年来还被用于治疗月经过多、子宫腺肌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在年初的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结束了22年的奥斯卡“陪跑”之路,终于在全球影迷的见证下,拿到了小金人。这座来之不易的小金人可得感谢影片《荒野猎人》。《荒野猎人》在这届奥斯卡中获得了12项提名,最终拿下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三项大奖。本片导演墨西哥
摘 要:电影作为八大艺术之一,于19世纪末从欧洲传入日本,特别是于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电影迎来了其黄金期。狭义上而言,本研究为日本电影研究,但广义上而言,其实为媒体以及大众文化研究。  关键词:古典题材;日本电影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1.研究背景  电影作为八大艺术之一,于19世纪末从欧洲传入日本后,成为一项
摘 要:2009年《飞屋环游记》作为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第十部动画电影及第一部3D电影,再一次掀起全球动画电影的巅峰热潮。影片凭借清纯童真的对白、温情的叙事方式、细腻质朴的背景音乐,一举包揽第6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动画片、最佳原创配乐以及第8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最佳配乐等多项大奖。  关键词:飞屋环游记;成长;人物塑造  作者简介:马一卉(1993.1-),女,甘肃陇南人,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