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追风马好度玉门关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k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施行,广大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为此不断思考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且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而“如何进行更有效的作业批改”这一教学中的细节却被大多数教师忽略。有效地进行作业批改不仅仅是教学中用以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同时,它也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是联系广大师生情感使教师能够通过作业发现学生学习
[摘 要]目前,全国各地各校都在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在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开发教学资源,精心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实时评价。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技术;公开课;任务单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8-0017-03  
[摘 要]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讲述他用爱心与智慧,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快乐的天堂——第56号教室。面对不同国籍、不同背景的学生,雷夫老师以对教育的热爱和奉献精神,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陈述了如何创造教育的奇迹。同时,雷夫老师展示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让读者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需要以创新让课堂充满活力,以智慧化解教育矛盾,以反思获取进步动力,最终
[摘 要]文章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中心,从熟读课文、触摸文意、感悟情感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对《记念刘和珍君》进行教学设计,以期给广大教师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8-0008-02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内容爱憎分明,忧愤无比,具有
[摘 要]学困生转化成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质量的好坏。以切实有效的转化措施,帮助学困生共同进步,是初三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根据“精致课堂”教学要求,依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采用“精准扶贫”策略,是大面积提高学困生语文成绩的有效方法。学困生“精准扶贫”有六个“精准”:帮扶对象要精准、帮扶派人要精准、帮扶措施要精准、帮扶内容要精准、帮扶效果要精准、帮扶奖励要精准。  [关键词]学困生;小组合作学
[摘 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并能够熟练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环节,增强教学趣味性,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对初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学以致用;实践;趣味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5-0045
[摘 要]艺术节是学校开展的一项校园艺术活动,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对“艺术节”活动课程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确定了活动的课程目标,构建了“艺术表现”“艺术普及”两大内容体系,明确了活动课程的实施原则,提出了课程评价的策略与方法。“艺术节”活动课程建设规范了各项活动的实施和开展,有利于师生的具体操作,便于学校开展审议与管理。  [关键词]艺术节;活动;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32.4
[摘 要]与我国提出的乡村教育目标及乡村振兴战略相比,目前的乡村教育仍然任重道远。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突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代表性成果,它对今天的乡村教育及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梁漱溟主张通过传统文化来重塑乡村教育的魂,通过综合实践改革的推进来培育乡村教育的根。这一思想提供的启示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是文化自觉,乡
[摘 要]学科工作室可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就历史工作室而言,要做到构建理论,明确工作室的研究方向;立足课堂,搭建工作室的研究平台:教研相长,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本真课堂;教师成长;学科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3-0087-02  学科工作室是新课改向纵深推进的产物,已渐成促进教学研究、培养
[摘 要]文章从淳朴、仁义、善良三个角度分析杨绛眼中老王的形象,以展现杨绛的创作动机,点明文本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老王》;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8-0011-02  著名学者杨绛于1984年创作了散文《老王》,全文围绕作者一家与老王的交往展开叙述。经历过命运起伏的杨绛,对人生与人性的认识有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