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辛伐他汀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幼兔模型的疗效,探讨辛伐他汀防治心力衰竭的可能机制。
方法将30只雄性幼兔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对照组(CON组)、心力衰竭组(HF组)、辛伐他汀组(SIM组),每组各10只。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采用多次注射多柔比星的方法建立(1.5 mg/kg,每周1次,共12周),CON组则用9 g/L盐水代替,SIM组在注射多柔比星的同时予1.5 mg/kg辛伐他汀灌胃,每日1次,共12周。造模结束后观察幼兔心功能、心肌形态学改变及心肌嗜铬粒蛋白A(CgA)、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的表达。
结果1.CON组幼兔全部存活,饮食、活动等均正常;SIM组与HF组幼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饮食减少、行动缓慢、精神不振等症状。HF组幼兔存活率为60%,SIM组幼兔存活率为80%。2.心脏超声结果:与CON组比较,HF组、SIM组幼兔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下降[(40.05±6.74)%、(50.18±5.73)%比(65.93±5.65)%,均P<0.01],其中SIM组高于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M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较HF组减小[(13.48±1.24) mm比(16.23±2.82) mm;(9.87±0.85) mm比(11.13±1.2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CON组相比,HF组、SIM组幼兔心肌中CgA(平均光密度值142.24±17.14、127.93±12.12比78.65±6.78,P<0.05;累计光密度值1 422.41±167.34、1 279.37±118.15比786.54±75.84,P<0.05)、ASK1(平均光密度值140.32±18.65、115.48±12.30比69.85±6.54,P<0.05;累计光密度值1 403.23±165.67、1 158.79±137.81比698.58±64.51,P<0.05)表达均显著增加,其中SIM组表达少于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幼兔可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CgA、ASK1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