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懂得学习的方法,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很多情况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由于教师的满堂灌,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每次课的学习目的,即课堂上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其次,要向学生解释本堂课学习内容的价值,即现在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有何联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最后,教师还应该具体指导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开发学生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及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就会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反之就只是应付了事,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持之以恒。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很多,其中最好的情境是什么呢?
我认为,首先是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巧妙地创设教学过程,思维情境,使学生觉得新奇,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创造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就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所以,每节课教师都应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笑容,适度得体的形体动作来营造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心牢牢地固定在课堂上,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自觉地去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还要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其次,重情感教育,用爱心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也是很重要的。中学数学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一些中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难学,没有兴趣。那么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这门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爱心和耐心,爱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前提,耐心是爱心的延续,是一种冷静和宽容。爱心是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积极向上的基本保证。比如我们农村中学的一部分学生,家里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多数家庭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以赚取微薄的工资来养家糊口。故而就存在着许多留守学生,我班上就有一个刘明兵的学生,刚从外校转来,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只剩下他一人还在读书。他性格内向,对新的环境又不熟悉。所以表现得很孤独、无助。他的学习也不好,主要是基础差,对学习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人显得很自卑,怕同学瞧不起他。通过观察我发现,他还是想学好的,但力不从心,有问题又不敢问老师和同学。针对这些情况,我先找了班上几个较优秀的学生主动靠近他,和他一起玩,和他谈心,做他的思想工作,揭开他优秀的一面。然后我也找他谈心,消除他自卑的心理,逐渐让他融入到集体当中。当我看见他和同学在一起时那开心劲,我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另外,我从生活、学习上也尽量帮助他。比如他没有钱交生活费,我先给他垫上,并为他争取学校贫困生的生活补助等等,减少了他一定的经济负担。他数学成绩差,我找了个数学成绩好的同学经常帮助他,同时我也耐心辅导,就这样,使他一颗无助的心找到了依靠。他的成绩突飞猛进,我也初试了成功的喜悦。
只要教师在教育中献出爱心,就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容易受到感染,若老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责骂他们、打击他们,就会使他们对老师有成见,怕老师、不喜欢这位老师。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课的心情,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学习成绩也会大幅度下降。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不得动辄打骂、训斥学生。应该循循善诱,耐心地教育,只要学生有小小的进步,教师就要及时地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数学课直到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明确教学目标,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我们每一节课都会有一个教学任务需要完成,这个任务来源于教材,同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使学生能够达到知识、技能、价值观等等方面要求,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重点,可以在板书时添加着重号等;对于难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的去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使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形象具体。
新颖的方式能激发人的兴趣,形象具体的东西易唤起人的情绪。教学方法的新颖,不拘一格,多姿多彩,使其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让学生容易接受。课堂上能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不仅能形象具体的展示教学内容,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课堂的气氛。但不是要求每一节都用课件的,而是要根据数学内容的教学特点,比如在形象思维不能直观完成的情况下,或者是空间想象能力不易达到的情况下,有了多媒体的帮助,一切将会变得不再是那么的神秘,而是给人以更加直观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感受到知识的来龙去脉。多媒体的教学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板书任务,使讲解更加透彻,甚至可以加快教学进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所以,教学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我们要将学生的时间归还学生,同时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及时的提醒,不要他们偏离课堂主题,一般要求课堂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属于学生的。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自己动脑,分组讨论,小组之间练习比赛等活动,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学习丰收的乐趣。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此外,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而获取的知识,理解必然是深刻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教师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这样学生不但能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果,而且也会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这样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近,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融洽,而师生关系越融洽,学生就会越喜爱和尊敬老师,从而就会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就会越高,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努力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努力地探索,用我们睿智的爱去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培育出有着顽强的学习毅力,有着认真的学习态度的学生,就能大大提高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懂得学习的方法,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很多情况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由于教师的满堂灌,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每次课的学习目的,即课堂上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其次,要向学生解释本堂课学习内容的价值,即现在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有何联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最后,教师还应该具体指导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开发学生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及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就会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反之就只是应付了事,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持之以恒。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很多,其中最好的情境是什么呢?
我认为,首先是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巧妙地创设教学过程,思维情境,使学生觉得新奇,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创造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就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所以,每节课教师都应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笑容,适度得体的形体动作来营造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心牢牢地固定在课堂上,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自觉地去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还要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其次,重情感教育,用爱心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也是很重要的。中学数学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一些中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难学,没有兴趣。那么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这门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爱心和耐心,爱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前提,耐心是爱心的延续,是一种冷静和宽容。爱心是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积极向上的基本保证。比如我们农村中学的一部分学生,家里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多数家庭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以赚取微薄的工资来养家糊口。故而就存在着许多留守学生,我班上就有一个刘明兵的学生,刚从外校转来,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只剩下他一人还在读书。他性格内向,对新的环境又不熟悉。所以表现得很孤独、无助。他的学习也不好,主要是基础差,对学习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人显得很自卑,怕同学瞧不起他。通过观察我发现,他还是想学好的,但力不从心,有问题又不敢问老师和同学。针对这些情况,我先找了班上几个较优秀的学生主动靠近他,和他一起玩,和他谈心,做他的思想工作,揭开他优秀的一面。然后我也找他谈心,消除他自卑的心理,逐渐让他融入到集体当中。当我看见他和同学在一起时那开心劲,我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另外,我从生活、学习上也尽量帮助他。比如他没有钱交生活费,我先给他垫上,并为他争取学校贫困生的生活补助等等,减少了他一定的经济负担。他数学成绩差,我找了个数学成绩好的同学经常帮助他,同时我也耐心辅导,就这样,使他一颗无助的心找到了依靠。他的成绩突飞猛进,我也初试了成功的喜悦。
只要教师在教育中献出爱心,就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容易受到感染,若老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责骂他们、打击他们,就会使他们对老师有成见,怕老师、不喜欢这位老师。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课的心情,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学习成绩也会大幅度下降。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不得动辄打骂、训斥学生。应该循循善诱,耐心地教育,只要学生有小小的进步,教师就要及时地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数学课直到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明确教学目标,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我们每一节课都会有一个教学任务需要完成,这个任务来源于教材,同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使学生能够达到知识、技能、价值观等等方面要求,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重点,可以在板书时添加着重号等;对于难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的去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使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形象具体。
新颖的方式能激发人的兴趣,形象具体的东西易唤起人的情绪。教学方法的新颖,不拘一格,多姿多彩,使其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让学生容易接受。课堂上能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不仅能形象具体的展示教学内容,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课堂的气氛。但不是要求每一节都用课件的,而是要根据数学内容的教学特点,比如在形象思维不能直观完成的情况下,或者是空间想象能力不易达到的情况下,有了多媒体的帮助,一切将会变得不再是那么的神秘,而是给人以更加直观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感受到知识的来龙去脉。多媒体的教学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板书任务,使讲解更加透彻,甚至可以加快教学进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所以,教学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我们要将学生的时间归还学生,同时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及时的提醒,不要他们偏离课堂主题,一般要求课堂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属于学生的。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自己动脑,分组讨论,小组之间练习比赛等活动,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学习丰收的乐趣。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此外,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而获取的知识,理解必然是深刻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教师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这样学生不但能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果,而且也会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这样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近,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融洽,而师生关系越融洽,学生就会越喜爱和尊敬老师,从而就会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就会越高,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努力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努力地探索,用我们睿智的爱去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培育出有着顽强的学习毅力,有着认真的学习态度的学生,就能大大提高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