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性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ov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老师,同时也是作为一名学生家长的我,近些天来更加深切的体验着家校沟通对孩子教育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孩子学校要求人手一本家校练习本,结合实际情况每天或一周两次老师和家长在纸上交流互动。在那上面,我清楚的了解到孩子最近几天的表现如何,进步怎样,有什么需改进之处。每每接到联系本,我便立刻郑重回应,汇报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包括活动和自主学习情况。这样来来往往,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可以说了如指掌,更有利于对症下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处于我这样既是老师又是家长的双重角度来看,我也觉得这种方法很好。它好于电话短信联系,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发达,毕竟三天两头打电话时间有限,不切实际,电话中也难以面面俱到地客观评价。有时也可能会因为措辞不当违背了本意,引起不必要的后果。而书面联系,双方都能头脑冷静,客观全面地作出反应。这种方法,也比大张旗鼓地把家长叫到学校来,不顾颜面、完全令家长被动的做法有效得多,更易于被家长接受。
  在学校里,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某个老师把某某学生的家长“请”到了学校,把孩子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统统兜了出来,痛痛快快地发泄了一通,然后像教训孩子一样,对家长一阵劈头盖脸的“再教育”,家长敢怒不敢言,直至被训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老师才善罢甘休。这样的镜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不难看到。我们不能否认,这位老师是一位具有责任心的老师,否则,他也不会不顾情面地数落家长;而这位家长也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家长,否则,他也不会丢掉脸面忍耐老师的“教育”。但是,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这位老师与家长沟通时不注意技巧,使得他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显得不和谐。试想,这样的不和谐会对这位学生的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教育的初衷又何在呢?
  教师和学生家长既然在教育学生成才目标上是一致的,两者就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者、教育与教育者的关系。每个老师都会遇到一些可能是“恨铁不成钢”的学生,这些学生经常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麻烦。学生一出毛病,有的老师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发顿怨气,批评一通,甚至训斥、嘲笑,把责任都推到家长身上。家长有口难言,极大地挫伤了家长的自尊心,有的家长甚至忍耐不住,在学校里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打骂,这样的家校联系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还极大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也不利于教师今后与家长的协调与合作。
  我校六年二班的阳某某是一位很特殊的孩子,性格怪癖,惹是生非,还经常不做作业。老师多次想与家长取得联系,可他们始终回避。有一次在校门口班主任许老师拦下了接完孩子要离开的孩子的父亲,先把他的孩子在校表现好的方面向他汇报,表扬他的孩子很聪明,很纯朴诚实,然后,又宛转地提出这位同学的不足之处,告诉他,我们会尽自己的努力教育好孩子,也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还指导家长在家庭中怎样有效教育他。这位家长听了,欣然接受了许老师的意见,还作了自我批评,说自己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经过了解他是从亲戚朋友处听说过不少老师训家长的实例,加上他本身性格内向,就对去学校产生了恐惧感,抵触情绪严重。经过这次谈话,家长显然卸下了思想包袱。从此,他对孩子的关心也多了,还经常在放学时候主动到学校来,他自己督促孩子做完拖拉的课堂作业再回家。还能主动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孩子的表现,老师总会一分为二,先摆出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再提出不足,并且指导家长正确合理的家教方法,家长十分认可。在相互的配合中,孩子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形形色色的家长,遇到问题时,最需要冷静的是我们老师,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在每位父母的心目中,自己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贝,人人都希望有令人引以为荣的子女,如果“越位”训斥家长,“居高临下”认为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应该怎么做,我说了什么,你就该照单全收,这种想法就是完全主观自私的。同时更不能把学生的过错强加在家长身上,把对学生的气撒在家长的身上。作为教师,应放下自己的“架子”,心平气和地用商量、征询的口气,向家长解释,主动协调,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共同处理好学生问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最初打开学生智慧心灵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有些家长或因自身素质不高,或是忙于工作,平时对孩子缺乏管教。一旦老师向这些家长汇报他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如人意或是在校内外犯了错误时,就对孩子施以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因为学校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有的老师发现学生有问题,自己没有耐心做学生的教育工作,放任学生,采取向家长告状的方式,甚至挑衅家长用粗暴的态度教育学生。其实,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任何一方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孩子会因此 仇视老师,产生敌对情绪,更加自暴自弃。家长的不满会延伸到对教育整体的不满,甚至会酿成不良的后果。
  了解到有这样一个学生,常常惹是生非,每当发生这样的情况,老师就向家长汇报,话语中充满怨恨和厌恶,而每次家长了解到情况后,就对该生一顿毒打,有时打得浑身又青又紫。就是长期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之下,这位学生的性格也变得古怪起来,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在班级里只会以动手打人来处理问题。细细分析这位学生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与他长期受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教育者,肩负责重大的职责,也许就会因为自己的简单粗暴而毁了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而这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要制止家长采取粗暴的态度,更不能扇动家长采取暴力,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多与家长沟通,遇到脾气暴躁的家长,要多诱导,给予他们正确定教育方法,要用我们的真心让家长感受到我们和他们一样爱孩子。和家长一起,与学生交流思想,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悉心诱导,这样的家校联系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老师们不难发现,每个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家长怕见老师。每次开完家长会,愿意留下来与老师进行个别交流的,往往是一些各方面表现不错的学生的家长。分析一下,怕见老师的家长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学习成绩平平,又没有骄人的特长的家长。这部分家长见到老师找不到说话的切入点。长期下去,对孩子教育的自信心就不足,耽误了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另一部分是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家长。这些家长有明显的自卑感,见到老师,早早地避而远之。由于没有与老师交流,也就谈不上与老师合作进行家教。因此孩子也就越来越差。我校五年一班就有位学生,学习成绩不太好,考试常有不及格的情况,班主任王老师一直想找这孩子的父母谈谈,但每次放学,在校门口就是等不到这位孩子的父母。问孩子,孩子总说父母不来接他。实际上这孩子的父母一直都来接孩子,只不过从不到人群集中的地方,都在远处的一个角落等着他,可见这位家长的心理有多自卑!在一次家长会时,王老师努力发掘这位同学的优点,在全体家长面前大大地表扬这位学生,还表扬这位家长在教育孩子中付出的努力。此时这位家长两眼闪着亮光,脸上似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此后,这位家长终于也和其他家长一样,能“光明正大”的来接孩子了。这位学生在家校双方的配合下,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面对有自卑心理的家长,老师要主动与他们接近和交流,一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同时,也别忘了我们的大人同样也需要鼓励和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树立起教育孩子的信心,更主动地与教师一起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的不同,教师也要注意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碰到处理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教师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教师应一碗水端平,亲切热情、礼貌待人,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对一些不讲理的家长要宽容大度。教师“为人师表”,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处事原则等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对家长产生影响。教师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能大大激发家长的积极性、增强家长与学校团结协作的信心,对我们的学校教育发自肺腑的认可。
  我们教师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一项艺术性的工程了。在与家长交流时,努力扮好自己的角色,讲究家校沟通的艺术,与家长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合作。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优化教育环境,在学校和家庭间建立和谐、密切的联系,使教育双方形成“合力”,互通情报、互递信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好教育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调神和胃”针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普通常规针刺法治疗相比较,探讨两种不同治疗方案之间的优劣,从而找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最佳方案,探讨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浓缩丸对氯仿、乌头碱、肾上腺素及乙酰胆碱-氯化钙所致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探讨其在抗心律失常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复制氯仿诱发小鼠室颤、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性早搏(室早)、肾上腺素诱发家兔心律失常及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诱发大鼠房颤共四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2各实验所用动物均随机设立模型组(等容积生理盐水),普萘洛尔组,抗纤益心浓缩丸高、中、低剂量组,各药物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诗词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确实蔚为壮观。现行基础教育改革语文课程中,对古诗的诵读则从幼儿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都一直贯穿始终,这分明是开阔同学们的古诗词视野,让同学们漫步在古诗苑,尽情采摘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这朵奇葩的。  整个课文所选古诗的以律诗居多,其次是绝句和古体诗较多,所选古诗形式往往比较短小精于,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琅琅上口,单纯让学生背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社会对学生“分”的要求却更高。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许多教师便采取“磨”的方式,通过让学生完成大量的习题来实现最终考高分的愿望,其中自然就有许多是机械的重复,这样情况下,学生身心俱疲,哪里还有精力与时间去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质呢?  其实,对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并不多,而小学阶段就更少了。可是为什么教师们还是热衷于题海战术呢?依笔者看来,还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训练, 这些已很不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亟需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合作交流学习。  【关键词】小组合作; 交流;课堂教学;探索研究;    众所周知,近年来的初中英语教学已大范围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但从教者在实施过程中,有困惑,有收获;在探索,在前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