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互动性景观的营造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ker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住区景观环境得到重视,其质量也越来越高,但是现今居住区景观大多只停留在观赏阶段,并没有与居民们形成精神上的交流。互动性景观通过它独特的形态构造,能使人们进行感官体验、行为参与,并且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在美化生活的同时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品质。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互动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东北地域文化的大学校园环境生命教育内涵构建研究”(GH20084)研究成果。
  居住区互动性景观旨在强调景观与周边环境、居民的互动关系,使居民在欣赏居住区景观的同时,将自己融入景观中,达到心灵上的交融。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互动性景观的相关概述
  近年来居住区的景观建设大步向前发展着,并且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互动性景观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喜爱,但是对于何为互动和何为互动性景观,普通大众还是一知半解。
  (一)互动
  互动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法国思想家埃德加·莫兰将互动解释为“在场的或在影响范围内的成分、物体、对象或现象相互改变对方行为和性质的作用”。对于互动概念有三个层次的解读,首先,互动是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次,互动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最后,互动还包含了事物内部运行机制的相互作用。
  (二)互动性景观
  互动性景观是指人、景观、周边环境三者之间产生动作或情感交融的景观。互动性景观是一门随着科技进步和艺术观念的更新而产生的艺术,突破了传统景观的形式,其更注重人与景观与周围环境的交互,把人看作景观中的一部分,注重强调大众的参与感,通过表达特定主体以及采用特殊形式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形成与人们的无形交流。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互动性景观的设计特点
  居住区景观是人们进行交流、休憩、散步的地点,处处存在着互动,其主要有参与性、功能性、教育性等特点。
  (一)参与性
  参与是互动的前提,参与性是居住区互动性景观的重要特性。传统的景观大多是静置的,只能给人们视觉上的感受,是单向联系的。互动性景观,通过其特殊的形式以及其蕴含的深刻意义而引起人们的共鸣,所以必定不可缺少人的参与。居住区景观设计已经逐渐从静置的景观转变为人们可参与的景观,其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邻里间的相互往来、相互帮助,形成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因此,居住区景观设计需从人的使用角度出发,把人的参与性放到首先考虑的位置上来。
  (二)功能性
  单纯强调审美性的景观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对居住区景观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居住区景观的功能也在不断丰富着。
  首先,居住区中互动性景观具有改善居住区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功能。居住区中的互动性景观注重人的居住體验感,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放在第一位。
  其次,居住区中的互动性景观具有较好的艺术性,可以提升居民的审美能力与想象力,激发创造力。
  最后,居住区中的互动性景观同时会兼具多种功能。比如LED跷跷板,不仅可以用来玩乐,还可以为夜晚提供照明,增加了景观中的活力。
  (三)教育性
  在居住区景观中,有时互动的景观装置不仅是为了美化空间,其存在更是对居民的不间断提醒,时刻强调社会提倡的某种道德思想或者是传统文化。塑造互动性景观来引导人的行为,让居民深知自己是整个环境的一员,从而增加居民对传达的道德思想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居民保护、尊重自然和文化的意识,创造出人、景观和谐的居住区环境。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互动性景观的营造方法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互动性景观可以从感官、肢体以及情感方面来进行营造,多层次的营造有助于提升居住区景观的趣味性以及参与感,密切邻里间的关系并且丰富居民闲暇时的生活。
  (一)感官上的互动
  感官互动包含视觉、听觉以及嗅觉互动等。首先,利用鲜艳的颜色、明亮的灯光、独特的造型带动整个居住区景观的气氛,给人以视觉冲击,产生视觉上的互动。其次,曼妙的音乐、树叶拍打声、铃声等声音都会给人以听觉刺激,将这些声音与景观装置进行巧妙的结合,可使人与景观得到听觉上的互动。最后,嗅觉互动主要通过植物来体现,将含有香味的花卉、树种以及果类植物融入景观,能与人产生嗅觉上的互动。
  (二)肢体上的互动
  长久以来,居住区景观一直被视为观赏的对象,但互动性景观的出现,可以让人们进行踩、拉、触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比如在居住区景观中设置具有音乐和灯光的秋千,或者设置一个平台,根据踩的力度呈现出不同颜色的灯光等。这类互动性景观能够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活跃居住区气氛,使人们不由自主地增进邻里间的往来,打破邻里间的冷漠关系。
  (三)情感上的互动
  居住区景观不是孤立的,它要融城市特点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形成情感、精神上的联系与互动。根据周边环境以及使用人群,将此空间的独特个性浸入居住区景观中,并将乡土材料、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其中,能够让居民产生归属感与亲切感,让居民感悟到景观迷人的魅力是弥漫于居住区中的文化气息,产生与邻居们交流、回忆过往、吟诗对唱的行动,从而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四、互动性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居住区中互动无处不在,互动性景观可以存在于居住区的每个角落。例如互动性居住区景观装置、公共设施、水景等等。
  (一)互动性在居住区景观装置上的应用
  居住区中景观装置可以通过移动、触摸、踩踏和其蕴含的文化符号来实现其互动性,其形式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居民参与其中,居民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最终在精神层面受到一定的引导和影响。
  比如Vivid Sydney创建的景观装置几维鸟,其造型是两只毛茸茸的大几维鸟。但是设计师运用了科学幻想、技术与艺术,人们围绕在一起时,几维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其外在表现是运用几维鸟装置渲染夜晚环境,增添趣味感,但其更深刻的含义是旨在提高人们对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二)互动性在居住区公共设施上的应用
  完善且人性化的公共设施是居民在居住区内必需的景观要素,将互动性应用于居住区公共设施中,能够使公共设施的功能最大化。
  例如将户外坐具与照明设施相结合,不仅可以用来休息,而且可以增加夜间的景观照明亮度,渲染夜间景观气氛。户外坐具还应设置成可移动、可调节的形式,满足居住区内老年人平时喜欢聚集在一起闲谈、打牌的需求。
  (三)互动性在居住区水景上的应用
  无水不成园,在居住区景观中灵活运用流水、落水、喷水等处理手法,让人们可以在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与水体互动,通过互动性的水景设计,增添居住区的趣味性和活力,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居住区景观环境。
  在居住区水景设计上应采用浅水池,并且水面的高度以人伸手可触及水面为宜,这样能增加人与水的互动。比如上海幸福里睿园水景设计,其水池中运用喷水的处理手法,水面上呈现出一朵朵的蘑菇水花,小朋友们可以用手去触摸水花,满足了小朋友喜欢嬉水的需求,增加了环境的活力。
  五、对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互动性景观的营造建议
  (一)创作者应多方面考虑
  首先,创作者应结合居住区实际环境,合理利用场地条件和乡土材料,不脱离实际,不为追求形式美而使用高成本、高维护的材料。
  其次,考虑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点,寻找其使用偏好以产生互动。
  最后,在上述基础之上,创作者应真切地体验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把自己当作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以及居民的爱好和习惯,创作出贴近生活、符合居民审美的艺术作品,由此居民可以更好地关注作品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虚拟现实、数字投影等技术越来越成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在许多大城市的主题公园中,运用全息投影技术的景观装置越来越多,但是在居住区景观中,应用较少。因此,在城市居住区景观中应该多去尝试使用声、光、电和录像、投影这些新的视觉艺术媒介和新的技术手段,把现代科技和大众的审美趣味结合起来,全方位实现景观装置与居民的互动。
  (三)注重形式的多样性
  设计师应根据空间中的环境特点,创造出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景观,增加居住区景观的多样性。如:在居住区休闲广场中,可以用一些變化慢的,令人产生归属感的互动景观装置作品;在运动区,可以运用变化快的、有律动感的互动景观装置作品;在儿童游戏区,可以组合运用不同造型、颜色的灯光、水体景观,抓住儿童好奇的心理,形成一系列具有深层体验的互动。
  六、结语
  现在居住区中的互动性景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居民面前,这不仅需要设计师向更深层次挖掘人与景观的互动关系,还需要大众一起去关注景观,理解环境对人的影响,共同创造美丽的居住区环境。
  参考文献:
  [1]邱慧,易欣.城市公共景观的互动式营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
  [2]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王格格.当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人与环境”的互动性探究[J].大众文艺,2019(21):105-106.
  [4]陆静.居住区互动景观营造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5.
  [5]赵莉莉.基于互动性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以南昌市为例[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5.
  作者简介:
  韩沫,东北电力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刘欣然,东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无人机遥感技术、GIS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推动了我国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在城市改造和社会发展环节,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城市改造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相关管理部门要整合城市资源,建立战略性的城市规划部署,并以当前土地规划方向,以及城市空间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为基础提出城市规划方案。文章对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城市改造路径进行探讨,以促进城市空间的改造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国土空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当前信息爆炸、观点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标题能否吸引人,直接决定着文章的阅读量和影响力.拟好标题,不妨做到“五个善用”.rn善用金句.就人的视觉特性来说,
期刊
摘 要:公共艺术设计作为公共领域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在公共空间领域内展开艺术创作和环境设计,继而从全方面、多角度赋予公共空间领域美和内涵,丰富公共艺术的表达形式。文章首先就公共艺术设计的艺术美学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分别从功能美学、生态环境、人文精神以及意境氛围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对公共艺术设计进行创新和完善,旨在推动公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探究自然资源、公共环境以及人文精神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公共
摘 要:传统文化元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环艺设计作为一个新的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伴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环艺设计的需求以及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元素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环艺设计中去,形成一种新的理念,有助于开发出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产品。文章主要探究在新时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艺术观念的更新,装置艺术已逐渐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发展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特别是在创意互动下,装置艺术在追求美学的同时,更多是满足受众群体的精神需求,在实现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表现多样化的同时,满足与受众群体之间的双向互动。  关键词:互动;城市公共空间;装置艺术  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指街道、广场、绿地等,其定义是供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开放空间。装置艺术,
机关文稿的大标题通常有固定模式,而小标题相对灵活.在小标题上多下功夫,可使文稿增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确生动的小标题好似贯通全文的一股气脉,保证段落间紧密联系、文
期刊
摘 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自生态设计理念提出以后,在景观设计中该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探讨如何建设理想的生态化居住区景观,文章对生态设计理念做了相关的阐述,并对生态设计理念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和生态设计理念下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做了说明,分析了生态设计理念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生态设计;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基金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