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探究

来源 :甘肃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hong9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综合护理在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选取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19年7月接收的92例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A组(n=46例)和B组(n=46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情绪状态、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两组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与护理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B组均较A组低(P<0.05);B组手术用时、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少(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6.52%较A
其他文献
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历史学科的弱势地位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改观。但如果我们因为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初中历史教学环境非但不会有所改善,还会持续恶化,甚至进入恶性循环。在初中,教师不可能像某些课改研究那样,每天都开展社会调查、角色扮演之类的活动,因而要在常规的教学中推陈出新。  1.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节课,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此,教师可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怎样使思想政治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呢?对此,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因材施教,采取动态的、开放的、互动的、综合的教育模式,即“立体”育人。“立体”育人作为一种更加契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教育理念,不仅为高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立体”育人理论提出的意义  “立体”育人理论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内外资源,多角度、多
转型经济学研究是上个世纪80年代适应市场化改革的实践需要而在理论经济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领域。转型经济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对1949-1979年集权计划经济体制的得与失进行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历史教学出现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已经成为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下面,本人就结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提出对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明确课前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积极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  在开始历史教学之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地理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因此,地理教师要提高地理教学的时代性和趣味性,让地理课堂“时髦”起来。  一、利用常见现象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常见现象,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内容的时候,教师可提出问题:“人们在选择房屋时一般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