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无涯乐行舟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探索有效的课堂激趣教学途径为目标,试图找出变“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学海无涯乐行舟”的“激趣”教学模式。本组课例研究小组开展了同构异构式课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寻找教学环节中的“激趣”点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与时俱进。2、处理好激趣活动与预设目标关系要做到及时“放”、及时“收”。3、总结出成功激趣方式的特点是:激趣方式要丰富多样、激趣方式要可操作性强、激趣方式要科学合理,灵活运用、激趣要与引趣、固趣相结合。
  [关键词] 同课异构 激趣点 预设目标 特点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教学活动,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而众所周之,“填鸭式”、“应试式”、等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地很苦很累甚至不愿学、厌学。
  但是,所谓的“激趣课堂”是不是如此情景呢?整堂英语课师生说、唱、跳、跑热闹非凡,可是课后该掌握的目标词汇、句型没有掌握、该提高的听、说、读、写能力没有提高、该渗透的情感教育没有落实。对于这样的“激趣”课堂,我们是要打个问号的。
  激趣需要艺术!
  在余杭区一次“领雁”培训中,笔者所在小组开展了“有效英语课堂激趣教学探究”的课例研究,力求找到变“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学海无涯乐行舟”的行之有效的“激趣”教学模式。
  二、专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一)寻找教学环节中的合理“激趣”点
  (二)处理好激趣与预设教学目标的关系
  (三)总结出成功的激趣方式的特点
  三、研究的过程及发现
  研究模式: “同课异构”模式
  教学内容:Book I Unit 12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Period 1
  教学对象:临平一中 709班、710班
  执教老师及时间安排:
  第一节课: 贾老师 第二节课: 祝老师
  (一)祝老师授课
   [观察发现]:
  1、环节设置预设很强,每个环节都有“激趣”点。
  比如,课前播放节奏欢快的英文版歌曲,符合七年级学生对英文歌曲即爱又羡的年龄特征。
  导入部分利用学生正在学习的12门科目书本进行实物导入、直奔主题,让学生产生学习“身边的”、“实用的”英语而兴趣盎然,积极响应。
  再如,目标词汇和句型教授后的总结部分,教师巧妙利用chant 来串用。
  Chant( 说唱)
  What’re your favorite subjects?
  Chinese , English and math.
  What’re his favorite subjects?
  Science , history andmusic.
  …… ……
  通过教师自编的Chant ,串联起了本课的目标词汇,science, music, history, easy, relaxing 以及目标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What’s her favorite subject? What are my favorite subjects? Why do we like the subjects? 教师一手拿书,一手拿笔,用笔敲打书,打出节奏和曲调。随即学生纷纷学着老师的样子敲打起来,和着拍子说唱句子,整个教室洋溢着其乐融融、如痴如醉的氛围。
  2、多样激趣活动的开展促成了预设目标的达成。
  本堂课中很多“激趣活动”都开展地恰到好处,“活”而不乱,收放自如,学生在轻松地“玩”中学到了教师预设的目标词汇、句型以及所要渗透的情感教育。
  比如,教师用课前准备的一撂教材进行实物呈现教学后,对学生进行游戏检测,有两个游戏活动,其一是教师用英语报出英语单词:English, Chinese, math, science, PE.,学生迅速拿出对应的课本。其二是教师随意抽一本教材,学生迅速站起来说出英语单词。此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找书、站起来读单词。就是在这一找一站过程中,学生轻松掌握新词。
  3、激趣方法多样,有知识激趣、整体激趣、游戏激趣、设疑激趣等。
  比如:适当增加课外拓展词汇:M.E, PSY.E. handwork,让学生利用这些词进行目标句型训练,进行知识激趣,增加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再如,课前发检测表给学生,在pairwork中监督并检测学生注意倾听,关注第三方,进行整体激趣。
  表1课前准备好的检测表
   name favorite subject Why?
  
  
  
  还如,有从最喜爱的科目到喜爱的运动、颜色、明星、电脑、水果等拓展教学,设疑激趣效果不错。
  T: Can you guess what my favorite subject is?Ss: English
  T: Why? Ss: Because you’re an English teacher.
  T: Yes, you’re clever. T: Can you guess what my favorite color is?
  Ss:(看看教师穿着蓝色外套)异口同声说:Blue.
  T: Good, yes T: And what’s my favorite….?
  课堂又一次被激活,学生都在竭力猜教师的最爱,在这猜、说、评一系列活动中进行文本输出,学以致用,听、说、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4、教师用自身的个人魅力让学生进入轻松愉快、和谐的状态之中。
  授课老师语言清晰、语调正确、肢体语言得当、教态有亲和力,这都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消除学生陌生、害羞心理。学生进入轻松的学习状态中,课堂处于和谐的状态中,趣味课堂“水到渠成”。
  比如,教师拿起《手工》书问:And what subject is this? “ hand ”(教师挥挥自己的手,提醒学生) it’s a hand, work.
  Ss: hand, work.T: it’s easy to remember handwork.
  Ss read together. T: And what subject is this? You can call it PSY.E.
  Ss read after the teacher.
  T: OK, so now class, you know some words are new for you. Please read after me.
  Ss: Science, P.E, history, handwork (read after the teacher. 其中老师有很多手势。)
  此片断虽是传统的词汇音、义教学,但在教师热情的教态、富于感染力的语调和丰富的手势中,学生也热情不减,对单词的读学“乐此不疲”。
  5、灵活使用“激趣”手段,适时渗透情感教育。
  比如在free talk 目标词汇和句型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 What subject don’t you like?呈现环节中,当有學生回答 I don’t like Chinese, because it’s boring. 教师及时引导教育:
  T: This boy thinks Chinese is boring. Do you think so?Maybe, but I think you should like Chinese, because we are Chinese. We are from China. Is that right?
  S: Yes .(学生心领神会地笑)
  T: We are Chinese, If you learn Chinese well, it’s useful. ( 把单词useful写在黑板上进行教授)
  除此之外,对数学、体育等其它学科也进行了类似的情感教育,教育学生要兼顾文理各科、鼓励学生也要重视音、体、美、劳等非主科目。
  [问题诊断]:
  1、寻找激趣点时没从课本教材出发。
  以课本听力环节为例,处理了Listen , answer and read ( 2a and 2b)部分,但删掉了1a的听力部分。可能执教老师是考虑1a部分中心内容包含于2a部分,相對来说比较简单,可是恰恰这个部分有“文章”可作,可作为一个“激趣”点来挖。
  2、激趣过程中,有些任务的设置不太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激发兴趣的失败。
  还以pair work的环节为例,任务设置难度太大,让其它学生填写前面几组pairwork的信息,在只听一遍的情况下要求他们马上填,并且站起来用第三人称来复述:
  S1:What’s Wang Tao’s favorite subject?
  S2: His favorite subject is…
  S1: Why?
  S2: Because it’s …
  显然这个任务对于初一的学生、对于新课第一课时的内容来说,难度系数偏高,所以出现学生输出发生困难的“尴尬”场面。
  3、有些激趣活动设计地不够精炼,引起课堂中有一些无效的操作,甚至直接导致整堂课时间分配不合理,前松后紧,最终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完成最后两个教学环节。
  比如,“Do you like Chinese? Why?”这一环节操作时间过长:
  T:Ok, do you like Chinese?S1: Yes.
  T:Yes, please, do you like Chinese? S2:Yes. I do
  T:Why? Why do you like Chinese?S2:Because it’s very interesting.
  接下来反复Do you like Math? Do you like P.E? Do you like music?...
  [解决策略]:
  1、从课本教材中寻找“激趣点”。
  比如,上文提到的听力环节,三个听力任务只做了两个,虽说有整合听力,但是没有利用好文本材料。 在这个相对“简单”一点的、被删掉的“连线”任务中,实际上不妨增加一些趣味手段,例如竟赛,“你连我读”,“看谁连得快、读得准“等趣味游戏,以致学生可以玩中学、比中学。这样学生在后面的输出时可能会更加顺畅一点。
  2、寻找“激趣点”时要注意学生的能力实际水平。
  还以pair work操练环节为例,教师不妨让学生对话完了之后,紧接着让其他的学生来重复,然后再来填表,最后再来进行第三人称复述,也许通过增加一个任务,可以降低整个难度梯度,“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定能达到“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效果。
  3、“激趣”活动的开展也要充分考虑学生水平、符合学生特点,必要时可灵活转变激趣方式。
  4、可以考虑在以下地方多设制些“激趣活动”、“放一放”,“活一活”:
  A.课堂内容量少,以日常会话为主,可以在多设计精彩活动上下功夫。
  B.课堂时间比较充裕,而知识点比较集中。
  C.知识内容较难,学生掌握起来有难度,可将活动设计的夸张一些并放松学生情绪,延长练习时间。
  D.后进生也有参与愿望时,宁可耽误一些课堂时间,也要让他们充分参加进去,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获得“我也行”的自信。
  E.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在需要时,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将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贾老师授课
   [观察发现]:
  1、教师在课前做好了优化课堂环境激趣。
  比如,课前在每张学生桌子上贴“随意贴”、放一组五角星,向学生说明:每一位回答问题的同学都可以在“随意贴”上贴上一颗五角星,下课时五角星数量最多的同学,就可以得到一份意外的惊喜。调动了学生参与英语课的积极性,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做好铺垫。
  2、导入部分使用媒体激趣、知识激趣和设疑激趣。
  播放节奏欢快的英文歌曲fruit song, 后,让学生猜教师最喜爱的水果,然后教师说出谜底,:My favorite fruit is apple, because when I was a student, I often painted apples in my art class. Do you know art? Art is a subject.(present art on the Bb) Do you know other subjects? Encourage students say out all the subjects they learn.,由旧知引出新知、由水果引出学科。教师精心的、“用心良苦”的一步一步把学生引入到主题教学。
  3、在pairwork操练中非常关注“第三方”,做到群体激趣。
  Get some pairs to show their work .
  S1: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Why?
  S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 because it’s …
  ( Encourage the listeners to give a statement of the conversations they hear.)
  S3: What’s his favorite subject? Why? S4: His favorite subject is … because it’s …
  在这个对目标句型进行操练巩固的环节中,教师做到了从整体出发,去观察指导学生,不是只为了叫两个学生pairwork 而忽略其它学生,相反通过开展good listener 活动来关注不表演的“第三方”,让他们进行听、说输出。
  4、开展了一些游戏活动激趣,寓教于乐,达成了预设目标。
  Get Ss to choose their lucky number and finish the task behind the lucky number
  第一个学生选择了3, 任务是tell us,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why?
  第二个学生选择了4,任务是tell us, who’s your favorite teacher?,
  第三个学生选择了8,任务是get all the students read the subjects words together.
  第四个学生选择了9,很幸运直接得到两颗五角星。
  作为总结和拓展部分做的这个“激趣”游戏,其中有很多精彩生成,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成功利用目标结构和知识对其它情景进行交际和运用。
  5、教师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发挥教学机智巧妙激趣。
  比如,在新单词的呈现阶段,充分利用了教室黑板上的资源——课程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history, politics,sociology等subjects新词汇的教授。
  6、完成课前“承诺”,首尾呼应,再一次优化环境激趣。
  比如,教师做好课后评价工作,统计获得星星最多的学生,给他一张“圣诞卡片”做为奖品(再过三天就是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了)。
  [问题诊断]:
  1、激趣手段不够丰富多样,课堂整体气氛一般,“激趣”效果不明显。
  以“头脑风暴”环节为例:
  T:Who can tell me other subjects you know? If you know, you can stand up and say.
  學生蠢蠢欲动, 但又似乎“有所顾忌”,后来才陆陆续续有几个“胆大”的站起来说。
  2、语言激趣做得不够到位。
  教师口语流利、语音语调准确标准,但是语速偏快,为学生情感交流沟通留下一点“遗憾”。
  3、部分激趣环节“颠倒混乱”,不够精炼。
  比如,在目标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 Why?的师生对话激趣环节中,本来一气呵成,但由于教师一时“紧张”等因素,只谈论了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单个句型,并且叫了5个学生与之对话,而后又回头再谈论这个why question,导致用时过多。
  4、部分激趣活动中任务的设置难度梯度由高到低,“激”不起学生“兴趣”。
  例如,对句型的教授和操练是这样顺序排列的: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Why? ——What’s his/her favorite subject? ——Why?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 Why? ——What subject don’t you like? —— Why?
  由最喜欢的(favorite)到喜欢的(like)、由新知(favorite)到旧知(like)是一个任务难度的降低,由此挑不起学生“跃跃欲试”地渴望和激情。
  5、没有发挥出“游戏”活动的最大利用价值,“激趣”活动与“目标的达成”没成绝对的正比。
  比如, 在总结部分教师让学生“开火车”,one by one , 说出一个有关科目的英语单词,要求不能重复。整个游戏用时仅仅几十秒,“来去匆匆”,并且总共也只叫了一列“小火车”,当其它学生刚刚明白游戏的意思时,游戏已经噶然而止。
  [解决策略]:
  1、激趣手段的方法要灵活多变,不要一个pairwork来回做到底、不要仅仅采用单一“师生问答”模式进行到最后。
  2、每个激趣游戏都要充分利用好,力争让学生“轻松学到”、“轻松学会”,达到预设目标。做前要让学生明白游戏规则,做后要恰时“收手”,不能噶然而止更不能“能放不能回”,拉不回学生。
  3、激趣活动中的任务梯度要有科学性,遵循由低到高的原则,努力创造“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的”完美境界。
  4、最大限度地让指导语简明扼要、简单易懂,争取语言激趣,创设师生和谐课堂氛围。
  四、形成的结论及经验
  (一)寻找教学环节中的合理“激趣”点应做到“三点”
  1、与时俱进
  “激趣”点要符合所处社会、经济、文化的时代大环境,“激趣”点要有时代感、现代感。
  2、因人而异
  “激趣”点要“目中有人”、“目中有学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身体、心理、爱好、习惯、文化、学习基础各方面的要求。
  3、因材施教
  “激趣”点要“眼中有纲”,“眼中有教材”,要深挖教材内涵,学会优化组合,合理取舍。
  ( 二) 处理好激趣与预设教学目标的关系,关键要做到“收”“放”自如。
  1、“收” 在“收”时
  怎样“收” 在“收”时,要做到巧妙,遵循“自然而然,承上启下”的原则,不能让学生感到突兀,或仍沉浸在原来活动带来的兴奋中,而无法转到下一知识的学习。主要有以下方法对活动进行收拢:
  2、“放” 在“放”时
  怎样“放” 在“放”时,要做到适时,适宜,遵循“练习到位,自主创新”的原则,即在确实需要“放”时再及时放,更好的促进教学。
  (三)总结出成功的激趣方式的特点
  1、激趣方式要丰富多样
  一堂英语课中,教师可以灵活使用、穿插运用诸如导语激趣、故事激趣、媒体激趣、教具激趣、辩论激趣、游戏激趣、活动激趣、 竞争激趣、 幽默激趣、图画激趣、表演激趣、尝析激趣、情景激趣等丰富多样的激趣形式。
  2、激趣方式要可操作性强
  教师的激趣方式不可“好看不好用”,教师操作起来要方便。
  3、激趣方式要科学合理、灵活运用
  教无定法,但教而有法。激趣方式的使用也一样,既要灵活,体现“无定法”,又要科学合理地使用,体现“有法”。
  4、激趣要与引趣、固趣相结合
  激趣不是孤立的,成功的激趣需要与引趣和固趣相结合。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是基础,巩固学生长期喜爱英语是保证。引趣、激趣、固趣三而合一必将成趣。
  结束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成功的教学需要激发兴趣,而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学生们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激发、巩固、保护、带动,就会使学生们的学习具有主动性、持久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教和学才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追求、探索和乐趣。
  参考文献:
  [1]《英语新课程标准》.
  [2]申书林 “激趣教学例谈”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第20卷 第z1期.
  [3]高荣 “英语教学激趣谈” 《内蒙古教育》2005年第8期.
  [4] 孙德玉《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 安徽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互联网时代其作用尤为重要。高校在进行网络舆情工作时,要从自身特点及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推进,保证自身对网络舆情信息解读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及时性,同时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及现实需要为考量,合理布局,做好校园网络舆情工作,营造积极、和谐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为和谐校园建设助力。  关键词:原则;信息发布;“舆情安全阀”  中图
7年前,柯阿姨突然得了一个怪病,控制不住地总是急急忙忙要小便,每天大约要排尿15次。排尿前后小腹部也感到疼痛不适。曾在当地医院辗转治疗,除了吃药,还进行推拿、针灸等多种方法治疗,花费了十多万元,病情还是挡不住地发展。后来发展到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尿意,下腹部及尿道口胀痛,平均5分钟就要排尿一次,每天上百次的排尿,她不得不放弃工作,觉得自己被病魔拴在了家中的马桶上。甚至痛不欲生,自杀未遂。家人带她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