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进党一手不错的“牌”变成乱局;国民党一心想在南部翻盘赌注不小;
无论谁输谁赢改革后的第一次选战都值得玩味。
眼下台湾政坛的国、民两党均陷于“五都”选战人选布局的“精算”阶段,在党的利益、政客个人利益难以摆平的情况下,让这场选举充满变数。民进党从原先的一盘“好局”逐渐变为“僵局”,甚至“乱局”。而国民党也未能抓住机会,迟迟确定不了人选,策略混乱。五都选举乱局充分体现了台湾选举政治下的种种弊端。
“苏天王”为私利搅乱好局
本来民进党若让苏贞昌出战新北市(即原台北县),蔡英文选台北市,加上高雄市与台南市本是绿营囊中之物,只是台中市不易挑战国民党,这样的布局,很可能实现“保二争三抢四”的目标,最理想拿下四都,较理想也会有三都,最不济是两都。但关键人物苏贞昌的一步棋,打乱了整个民进党的布局。
苏贞昌作为目前民进党内最具实力的政治人物,本是参选新北市的最佳人选,多次民调显示,如果苏贞昌代表民进党参选新北市,国民党不论谁出来迎战,包括党内最被看好的朱立伦也难敌。果真如此,将会提前宣告国民党在五都选举中败北。
苏贞昌志不在此,他觊觎的是2012年的“总统”大位,抢先宣布参选台北市长,搅乱了民进党的大布局。苏贞昌的小算盘是,如果参选新北市,胜选后在一年多时间内若弃市长再选“总统”,将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若意外选输,一时可能失去政治舞台。于是经过一番算计,苏贞昌与他的智囊们认为,参选台北市是最佳的一步棋。其精算之处在于,苏参选“蓝大绿小”的台北市胜算不大,但可冲高士气,若意外赢了台北市,则显现苏拿下“首都”的实力,成为党内无人能够挑战的头号“天王”,争取下届“总统”大选党内提名。然而,苏贞昌的这一如意算盘,引起党内不少反弹。关键之一是苏贞昌违背了基本的选举规则与伦理,未经党内协调与初选,没有经过党内事前协商就宣布参选台北市,打乱民进党的整体布局,让民进党“坐二争三”困难增大,并给了国民党新的机会。
苏贞昌的举动再次印证,在台湾,不论蓝绿,政治人物的个人利益永远在党的利益之上。
蔡英文“争主席弃五都”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是当今台湾政坛另一位政治新星,也是民进党的新“天王”。如果蔡英文参选新北市或台北市,尤其是台北市,依其形象、声望与能力,绝对有挑战现任市长国民党的郝龙斌的实力。然而,还未等蔡英文完成选举规划,苏贞昌抢先出手,堵住了蔡英文参选台北市长的路,使其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精明的苏贞昌却“拉英攻双城”,侧面希望蔡英文参选新北市,表面是两人合作,拿下北部两都,实际上是要困住蔡英文。因为蔡英文竞选的优势在台北市,而不是新北市,苏的优势在新北市而不是台北市。精明的蔡英文同样有志2012年“大位”,早看穿苏的阴谋,遂决定争取党主席连任,继续掌控中央大权为2012年铺路。依目前形势,蔡英文争取党主席连任没有任何人能够挑战。
民进党在逐渐走出低谷之后,党内争权夺利的斗争开始上升,将逐渐进入苏、蔡“竞合”的新时期。
决战在北部两都
在中部台中市国民党占绝对优势与南部两都高雄与台南民进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蓝绿此番决战在北部的台北市与新北市。
台北市两党人选基本定局,国民党的郝龙斌与民进党的苏贞昌将展开一场“强强对决”。郝、苏各有优势。郝龙斌有现任的执政优势,加上台北市“蓝大绿小”的基本格局,胜面较大。但作为现任市长,郝龙斌有施政弊端之累,尤其是争议不断的“猫揽案”与“捷运案”等一直因拢着郝龙斌。国民党政绩不佳,民众对马当局的不满情绪会不会在台北市发泄,对郝龙斌是一大考验。苏贞昌有丰富的执政与选举经验,是眼下民进党内人气最旺的人物,也被视为可能代表民进党参选下届“总统”最有希望的人选。民意调查假设目前举行“总统”选举,苏的支持率大大领先马英九。苏的劣势在于台北市的基本盘“蓝大于绿”,苏也没有长期在台北市基层经营。总之,郝、苏均没有必赢的把握,鹿死谁手留下了变数。
原本变数最大的新北市形势出现转折。现任的周锡伟(国民党人)被迫退出选举后,朱立伦很可能就是国民党的不二人选,也增加了国民党胜选的希望与机率。但新北市历史上选举的一个定律是“空降者”均以失败告终,朱立伦是重蹈覆辙或者打破定律,还要看民进党的候选人。本来,苏贞昌参选新北市胜率最高,一搅局不但给国民党提供了机会,而且让民进党至今无法确定合适的候选人。其他有意参选的民进党人士包括游锡堃、陈景俊、尤清等,均不是朱立伦的对手,大大增强了国民党在新北市胜选的机会。
北部两都国民党虽然胜算较大,但还不能高枕无忧。一是,国民党有意让朱立伦参选新北市却迟迟不明讲,可能会伤了新北市选民。二是,此次选举操盘手、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不重视北部两都,而执意在南台湾图谋翻盘。
国民党将彻底失去南台湾
南部两都因是绿营的天下,于是变为绿营内争。因为谁代表民进党参选都会胜选,这样的好事,哪个政客不愿意投入?于是党内群雄并起。在高雄市,原本情同兄妹的高雄市长陈菊与高雄县长杨秋兴正展开一场残酷的“秋菊大战”,而在国民党内,争取参选高雄市长的人数不在少数,包括在地政治人物黄昭顺、侯彩凤、苏盈贵等,但国民党中央至今迟迟无法确定人选。虽然在高雄市选举谁代表国民党参选必败无疑,但问题是,国民党不能输人又输阵,输也要输得漂亮,选出士气,争取以较理想的得票率进行一场选举,才是正确之路。
台南市绿营优势更大,民进党内竞争更激烈,目前参选的多达五人,包括许添财、苏焕智、李俊毅、赖清德与叶宜津等。国民党几乎没有愿意出来迎战者,原本希望“教育部长”吴清基参选,但他却坚决推辞。在这样的局面下,国民党不仅会输掉南部两都选举,而且可能会输得很惨,并且输掉的可能不只是选举,还有泛蓝者的信心与希望。
五都选举的可能结局
台湾每次选举,不论是立法院,县市长,甚至“总统”选举,经常会有意外结果的出现。意外结果的出现不仅是选举胜负的意外,还有得票率差距变化的意外。这次五都选举是一次全新的选举,会不会有意外甚至更多意外的出现?
台湾选举意外的发生还经常与岛内政革与意外事件联系在一起。目前,马英九就处在选举与改革的两难之中。美国牛肉进口事件,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之争,新爆发的公务员绩效改革事件以及可能发生的其他重要事件,均会涉及不同群体的利益与选票流向,对选举结果有重要冲击与影响。马英九一再强调,宁可失去选票,也要坚持改革。但问题是:失去了选票,就是输掉了选举;输掉了选举,就意味着失去政权;失去了政权,又如何进行改革?
无论谁输谁赢改革后的第一次选战都值得玩味。
眼下台湾政坛的国、民两党均陷于“五都”选战人选布局的“精算”阶段,在党的利益、政客个人利益难以摆平的情况下,让这场选举充满变数。民进党从原先的一盘“好局”逐渐变为“僵局”,甚至“乱局”。而国民党也未能抓住机会,迟迟确定不了人选,策略混乱。五都选举乱局充分体现了台湾选举政治下的种种弊端。
“苏天王”为私利搅乱好局
本来民进党若让苏贞昌出战新北市(即原台北县),蔡英文选台北市,加上高雄市与台南市本是绿营囊中之物,只是台中市不易挑战国民党,这样的布局,很可能实现“保二争三抢四”的目标,最理想拿下四都,较理想也会有三都,最不济是两都。但关键人物苏贞昌的一步棋,打乱了整个民进党的布局。
苏贞昌作为目前民进党内最具实力的政治人物,本是参选新北市的最佳人选,多次民调显示,如果苏贞昌代表民进党参选新北市,国民党不论谁出来迎战,包括党内最被看好的朱立伦也难敌。果真如此,将会提前宣告国民党在五都选举中败北。
苏贞昌志不在此,他觊觎的是2012年的“总统”大位,抢先宣布参选台北市长,搅乱了民进党的大布局。苏贞昌的小算盘是,如果参选新北市,胜选后在一年多时间内若弃市长再选“总统”,将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若意外选输,一时可能失去政治舞台。于是经过一番算计,苏贞昌与他的智囊们认为,参选台北市是最佳的一步棋。其精算之处在于,苏参选“蓝大绿小”的台北市胜算不大,但可冲高士气,若意外赢了台北市,则显现苏拿下“首都”的实力,成为党内无人能够挑战的头号“天王”,争取下届“总统”大选党内提名。然而,苏贞昌的这一如意算盘,引起党内不少反弹。关键之一是苏贞昌违背了基本的选举规则与伦理,未经党内协调与初选,没有经过党内事前协商就宣布参选台北市,打乱民进党的整体布局,让民进党“坐二争三”困难增大,并给了国民党新的机会。
苏贞昌的举动再次印证,在台湾,不论蓝绿,政治人物的个人利益永远在党的利益之上。
蔡英文“争主席弃五都”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是当今台湾政坛另一位政治新星,也是民进党的新“天王”。如果蔡英文参选新北市或台北市,尤其是台北市,依其形象、声望与能力,绝对有挑战现任市长国民党的郝龙斌的实力。然而,还未等蔡英文完成选举规划,苏贞昌抢先出手,堵住了蔡英文参选台北市长的路,使其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精明的苏贞昌却“拉英攻双城”,侧面希望蔡英文参选新北市,表面是两人合作,拿下北部两都,实际上是要困住蔡英文。因为蔡英文竞选的优势在台北市,而不是新北市,苏的优势在新北市而不是台北市。精明的蔡英文同样有志2012年“大位”,早看穿苏的阴谋,遂决定争取党主席连任,继续掌控中央大权为2012年铺路。依目前形势,蔡英文争取党主席连任没有任何人能够挑战。
民进党在逐渐走出低谷之后,党内争权夺利的斗争开始上升,将逐渐进入苏、蔡“竞合”的新时期。
决战在北部两都
在中部台中市国民党占绝对优势与南部两都高雄与台南民进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蓝绿此番决战在北部的台北市与新北市。
台北市两党人选基本定局,国民党的郝龙斌与民进党的苏贞昌将展开一场“强强对决”。郝、苏各有优势。郝龙斌有现任的执政优势,加上台北市“蓝大绿小”的基本格局,胜面较大。但作为现任市长,郝龙斌有施政弊端之累,尤其是争议不断的“猫揽案”与“捷运案”等一直因拢着郝龙斌。国民党政绩不佳,民众对马当局的不满情绪会不会在台北市发泄,对郝龙斌是一大考验。苏贞昌有丰富的执政与选举经验,是眼下民进党内人气最旺的人物,也被视为可能代表民进党参选下届“总统”最有希望的人选。民意调查假设目前举行“总统”选举,苏的支持率大大领先马英九。苏的劣势在于台北市的基本盘“蓝大于绿”,苏也没有长期在台北市基层经营。总之,郝、苏均没有必赢的把握,鹿死谁手留下了变数。
原本变数最大的新北市形势出现转折。现任的周锡伟(国民党人)被迫退出选举后,朱立伦很可能就是国民党的不二人选,也增加了国民党胜选的希望与机率。但新北市历史上选举的一个定律是“空降者”均以失败告终,朱立伦是重蹈覆辙或者打破定律,还要看民进党的候选人。本来,苏贞昌参选新北市胜率最高,一搅局不但给国民党提供了机会,而且让民进党至今无法确定合适的候选人。其他有意参选的民进党人士包括游锡堃、陈景俊、尤清等,均不是朱立伦的对手,大大增强了国民党在新北市胜选的机会。
北部两都国民党虽然胜算较大,但还不能高枕无忧。一是,国民党有意让朱立伦参选新北市却迟迟不明讲,可能会伤了新北市选民。二是,此次选举操盘手、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不重视北部两都,而执意在南台湾图谋翻盘。
国民党将彻底失去南台湾
南部两都因是绿营的天下,于是变为绿营内争。因为谁代表民进党参选都会胜选,这样的好事,哪个政客不愿意投入?于是党内群雄并起。在高雄市,原本情同兄妹的高雄市长陈菊与高雄县长杨秋兴正展开一场残酷的“秋菊大战”,而在国民党内,争取参选高雄市长的人数不在少数,包括在地政治人物黄昭顺、侯彩凤、苏盈贵等,但国民党中央至今迟迟无法确定人选。虽然在高雄市选举谁代表国民党参选必败无疑,但问题是,国民党不能输人又输阵,输也要输得漂亮,选出士气,争取以较理想的得票率进行一场选举,才是正确之路。
台南市绿营优势更大,民进党内竞争更激烈,目前参选的多达五人,包括许添财、苏焕智、李俊毅、赖清德与叶宜津等。国民党几乎没有愿意出来迎战者,原本希望“教育部长”吴清基参选,但他却坚决推辞。在这样的局面下,国民党不仅会输掉南部两都选举,而且可能会输得很惨,并且输掉的可能不只是选举,还有泛蓝者的信心与希望。
五都选举的可能结局
台湾每次选举,不论是立法院,县市长,甚至“总统”选举,经常会有意外结果的出现。意外结果的出现不仅是选举胜负的意外,还有得票率差距变化的意外。这次五都选举是一次全新的选举,会不会有意外甚至更多意外的出现?
台湾选举意外的发生还经常与岛内政革与意外事件联系在一起。目前,马英九就处在选举与改革的两难之中。美国牛肉进口事件,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之争,新爆发的公务员绩效改革事件以及可能发生的其他重要事件,均会涉及不同群体的利益与选票流向,对选举结果有重要冲击与影响。马英九一再强调,宁可失去选票,也要坚持改革。但问题是:失去了选票,就是输掉了选举;输掉了选举,就意味着失去政权;失去了政权,又如何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