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血型狭长窄蒂皮瓣成活过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D34及微血管密度的表达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04468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CD34、微血管密度(MVD)在缺氧缺血型狭长窄蒂皮瓣组织的不同时间、不同面积的表达,以及SDF- 1在狭长窄蒂皮瓣组织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 在5头家猪两侧背部各制作蒂部长宽比为4:2,携带皮瓣面积分别为2 cm×2 cm(A组)、3 cm×3 cm(B组)、4 cm×4 cm(C组)、5 cm×5 cm(D组)和6 cm×6 cm(E组)共5组的窄长蒂皮瓣模型.对5组皮瓣进行大体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光镜下检测MVD、免疫组织化学及酶联免疫技术(ELISA),检测皮瓣远端组织在术后0、3、5、7、14 d时,SDF-1和CD34表达.结果 (1)同一组狭长窄蒂皮瓣,随着时间推移,SDF-1、CD34及MVD表达也随之增加,SDF-1在第5天达最高值(A组124.80±4.05,B组137.85±3.03,C组166.53±2.98,D组72.80±2.63,E组62.79±2.20);CD34在第7天达最高值(A组16.76±0.62,B组17.60±0.72,C组18.48±0.55,D组12.70±0.60,E组11.51±0.70);MVD在第7天达最高值(A组52.45±2.78,B组59.34±3.12,C组61.14±3.35,D组25 25±3.78,E组24.46±7.46),随后逐渐下降.(2)不同组狭长窄蒂皮瓣,随着皮瓣面积的增大,SDF-1、CD34及MVD的表达也随之增加,当面积达5 cm×5 cm时,各项指标不再增加,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结论 SDF-1对狭长窄蒂皮瓣成活中的新生血管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单用308 nm准分子激光疗法治疗白癜风与联合局部应用维生素D3类似物他卡西醇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单盲、自身对照的方法对78例稳定期泛发性的白癜风患者的自身对称或相邻的皮损采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实验组联合外用他卡西醇软膏,对照组用安慰剂软膏,1个月观察1次,拍照对比疗效,对78例患者进行治疗后评价.结果 不同治疗部位疗效评价:实验组头面、躯干、四肢皮损的总有效率分
2001年Zuk等[1]首次报道,脂肪组织中存在与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相似的多能干细胞,称之为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目前已经证实,从人、兔、猪及鼠等不同物种脂肪组织中均可获得这种细胞。
期刊
目的 研究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 -2)抑制剂NS-398对长-中波紫外线诱导的永生化人类角质形成细胞(HaCaT)白介素1α(IL-1α)、a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NS398对人类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传代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单纯照光组、NS-398 干预组和空内对照组.单纯照光组用长-中波紫外线(UVA-UVB)照射,NS-398干预组预先用不同浓度NS
由国际美容医学联盟(UIME)、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主办的第18届世界美容医学大会,将于2011年5月12日-1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期刊
目的 通过建立兔耳腹侧增生性瘢痕的模型,探讨6-O-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lmethyl chitosan,6-O-CM-CH)局部注射对瘢痕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2只,在兔耳腹侧制备直径约1cm、深达软骨膜的圆形瘢痕123个,随机将新西兰大白兔分为A、B、C3组,每组4只.分别于术后第30天、第40天瘢痕组织内注射药物,于术后第35天、第45天取瘢痕样本,分析成纤维细胞密度、羟脯氨酸
1986年4月,一个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华东地区医学院校德育教学协作会议在福建中医学院召开.会议由原华东地区医学院校德育教学协作组组长、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人文社科部主任邱琳枝教授主持.我代表原江西省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德育教研室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许多学者认为,当今医学处于一个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新时代,是医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而发展医学交叉学科的新时代.经
期刊
病例 单纯外生殖器性别模糊者临床少见,我院最近收治1名外生殖器发育性别不明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21岁,出生时发现外阴部位有一个比正常新生男要大的阴茎,但在阴茎头部并无尿道开口,在阴茎下方约3 cm处可见一个小开口,尿液从此开口排出,未见正常阴道开口,家属认为属于女婴.在患者成长过程中阴茎无明显长大.患者于13岁时月经初潮,经血亦从此开口流出,经血排出通畅,无明显痛经,月经规律.月经来潮后开始出现
期刊
目的 探讨利用轴型扩张额部皮瓣修复颜面多处部位缺损畸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根据颜面缺损的大小和形状,在发际线后将长方形100~350 ml的扩张器,放置在帽状腱膜深面进行注水扩张,结合使用眶上、滑车上、颞浅血管轴形皮瓣转移修复颜面多处缺损.结果 共13例,修复鼻唇缺损7例,均为烧伤后鼻唇畸形,其中以颞浅血管为蒂的2例,以眶上、滑车上神经血管皮瓣修复鼻上唇缺损5例;滑车上血管束皮瓣修复鼻部缺损,剩余
包皮环切术是最常施行的门诊手术之一,其手术方法已屡经改进,技术操作有了明显的提高,保证了手术的良好效果和安全性.随着人们对生殖器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对术后阴茎外形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准确计算需要切除包皮的长度,使阴茎的功能满意、外观符合美学要求,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我们采用勃起试验与牵拉试验的临床研究,解决了这一难题,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I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重组人SPAR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并以空白组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GF-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