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好体育课堂进行有效的德育教学。文章以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为主题,深入探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要做到根据体育教材特点进行渗透,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渗透,结合体育课堂常规进行渗透和根据体育教师行为进行渗透,从而形成体育课堂德育教育的合力,促进小学生的德育发展,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人们非常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同时也是加强小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渠道,可以实现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那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体育教材、教學内容、课堂常规和行为举止来进行具体的渗透,即做到根据体育教材特点进行渗透,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渗透,根据体育课堂常规进行渗透和根据体育教师行为进行渗透,从而真正使得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深度融合,形成小学生教育合力。
一、根据体育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教材都只是含有理论知识,而体育教材与之不同,不仅有理论部分也含有实践部分的知识,教材知识含有明显的知识性和思想性。在体育教材理论部分,一般是讲解体育基础知识,有着明显的教材倾向性。所以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好理论部分内容进行渗透,在理论知识方面多讲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加强引导,让小学生树立牢固的体育锻炼意识。同时,也可以着重加强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而在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应当充分对其进行应用,着重讲解体育运动技术,比如在讲解足球部分的实践知识时就需要着重对小学生进行团队意识和艰苦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艰苦忍耐的精神。另外,教材中也可以穿插具体的足球教学案例、足球故事,通过典型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渗透
小学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教学系统,教学内容涉及范围广、种类多、实践性强,这为在体育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具体实施的时候要有所改变和因材施教。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各个体育项目的具体教学内容不同,这也会使得同样的教学方法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同,所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深刻挖掘体育项目教学的内涵,通过挖掘体育项目内涵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比如在进行足球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切实依据足球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一方面教育学生基本的足球知识和足球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做到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攻坚克难、顽强勇敢的意识品质。具体来说可以在班级体育教学过程中组织班级小组足球赛,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足球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有效的竞技比赛,让学生在竞技比赛中获得足球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根据体育课堂常规进行渗透
体育课堂常规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的各种体育活动规定,体现在体育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所以充分利用好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措施。具体来说要求学生做到课堂教学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强化课堂组织的纪律、学生文明礼貌、思想动态以及安全意识等来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德育目的。首先在进行体育课之前要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动员,让他们明白这节体育课的目的,对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使他们的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因此,把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既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又能增强小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
四、根据体育教师行为进行渗透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尤其是小学生尚处于心智不健全的阶段,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学校里,小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同学和教师,而教师的行为举止往往能够对一个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曾经有一个科学调查表明,在校园中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比例高达83.2%,由此可见,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德育思想、进行德育教育,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师能够真正做到身正模范,起到引领学生进行规范的体育操作,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比如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教学,谈谈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样能够加强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理想意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其核心素养。此外,体育教师也可以具体参加到班级体育活动当中,尤其是足球竞赛活动,通过在足球竞赛中进行行为教育,展现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毅力。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育课堂以培养学生锻炼意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德育途径,具体可以根据体育教材特点进行渗透、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渗透、结合体育课堂常规进行渗透和根据体育教师行为进行渗透,从而达到体育课堂德育教育的合力,促进小学生的德育发展,提升学校德育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人们非常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同时也是加强小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渠道,可以实现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那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体育教材、教學内容、课堂常规和行为举止来进行具体的渗透,即做到根据体育教材特点进行渗透,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渗透,根据体育课堂常规进行渗透和根据体育教师行为进行渗透,从而真正使得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深度融合,形成小学生教育合力。
一、根据体育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教材都只是含有理论知识,而体育教材与之不同,不仅有理论部分也含有实践部分的知识,教材知识含有明显的知识性和思想性。在体育教材理论部分,一般是讲解体育基础知识,有着明显的教材倾向性。所以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好理论部分内容进行渗透,在理论知识方面多讲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加强引导,让小学生树立牢固的体育锻炼意识。同时,也可以着重加强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而在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应当充分对其进行应用,着重讲解体育运动技术,比如在讲解足球部分的实践知识时就需要着重对小学生进行团队意识和艰苦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艰苦忍耐的精神。另外,教材中也可以穿插具体的足球教学案例、足球故事,通过典型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渗透
小学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教学系统,教学内容涉及范围广、种类多、实践性强,这为在体育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具体实施的时候要有所改变和因材施教。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各个体育项目的具体教学内容不同,这也会使得同样的教学方法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同,所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深刻挖掘体育项目教学的内涵,通过挖掘体育项目内涵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比如在进行足球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切实依据足球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一方面教育学生基本的足球知识和足球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做到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攻坚克难、顽强勇敢的意识品质。具体来说可以在班级体育教学过程中组织班级小组足球赛,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足球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有效的竞技比赛,让学生在竞技比赛中获得足球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根据体育课堂常规进行渗透
体育课堂常规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的各种体育活动规定,体现在体育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所以充分利用好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措施。具体来说要求学生做到课堂教学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强化课堂组织的纪律、学生文明礼貌、思想动态以及安全意识等来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德育目的。首先在进行体育课之前要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动员,让他们明白这节体育课的目的,对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使他们的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因此,把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既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又能增强小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
四、根据体育教师行为进行渗透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尤其是小学生尚处于心智不健全的阶段,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学校里,小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同学和教师,而教师的行为举止往往能够对一个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曾经有一个科学调查表明,在校园中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比例高达83.2%,由此可见,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德育思想、进行德育教育,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师能够真正做到身正模范,起到引领学生进行规范的体育操作,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比如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教学,谈谈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样能够加强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理想意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其核心素养。此外,体育教师也可以具体参加到班级体育活动当中,尤其是足球竞赛活动,通过在足球竞赛中进行行为教育,展现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毅力。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育课堂以培养学生锻炼意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德育途径,具体可以根据体育教材特点进行渗透、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渗透、结合体育课堂常规进行渗透和根据体育教师行为进行渗透,从而达到体育课堂德育教育的合力,促进小学生的德育发展,提升学校德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