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位老师,我更是一位母亲,我感谢我的儿子,因为我的儿子,我的教学才拥有了深度和宽度!
一、为了孩子的成长,我学会了不断学习
我的儿子在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就表现出对语文不感兴趣,回家从不先做语文作业,还经常说他的语文老师不喜欢他,我最初以为是第一学期让他当班长,第二学期改选了,他心里不爽!我还专程找老师沟通,希望老师和我的孩子多沟通。结果我儿子一直没多大改变。他在初三时,有一天突然冒出一句:“要是我小学一直是某某老师教,我的语文现在就不会这样差!”(小学二年级时,由于一些原因,他们重新组班。不是原来的语文老师教。第二位老师可能不对他的味。)我问:“为什么那时你说语文老师不喜欢你,硬是要转班?”他告诉我:“有一次自习课,我突然想上厕所,老师不在教室,我到办公室也没找到老师,我就去了厕所,结果回到教室,刚好老师进了教室,我还没来得及解释,老师非常生气的打了我。”听到这里,一股寒气逼进心里,我一半天无语。初三了,孩子还清晰的记得这件事,也许是因为这一次误会,让孩子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也许是这次误会,让孩子不喜欢语文,也许是这次误会,让孩子关上训练形象思维的大门,却打开了训练逻辑思维的一扇窗。他特喜欢他的数学老师,他喜欢数学,数学成绩特好。我为我没能及时解开孩子的心结而懊悔,我为我的无知而心痛,我选择了不断学习,因为我明白:教师这一职业,承载了千家万户的希望和幸福,它需要用灵魂去碰撞灵魂,用睿智去创造人生。孩子的心灵有时是很脆弱的,对每一个孩子,我们都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爱心去播撒种子,用智慧去抚育幼苗!放飞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茁壮成长!
二、为了孩子的成长,我学会了坚持和等待
到了初中,我担心的事出现了——儿子英语学起来也吃力。于是,我陪儿子一起记单词,一起读课文,一起默写,他的大脑像电脑设有删除功能一样,前一周默写的,第二周可以忘得一干二净。一直到高中,其他同学识记的单词量越来越多,儿子的单词量却很少。儿子的“双语”在高中时特差,一次次考试,一次次重创,让他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了。在高一下期,上网吧,课堂上拿别人手机上网看小说,成绩一落千丈。于是,全家出动,轮番轰炸(做思想工作)。他来一个吾不言,急死你!我和老师交流,课堂请多多关注。我也多关注儿子的心态,一直坚持。我能做的事,除了坚持,就是等待!
直到高三最后一期,儿子有点想学了,这时真的有点晚了。我让儿子别放弃,能坚持到最后,就会有奇迹。儿子在这学期逐渐静下来了,可是三模成绩也只能是三本以下,全班5个不上三本,他是其中之一,更是全班最后一名。学校通知开高考前家长会,我很高兴的参加了。走到教室门口,儿子高兴的把我带到座位上,然后走开了,我看得出,他是真高兴。我是母亲,我爱我的孩子,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发至内心,我希望我的孩子健健康康的。我是儿子的母亲,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的儿子,我都会含着热泪去欣赏他、去拥抱他、去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回到家,我特别高兴地的表扬了儿子:“儿子,全班的课桌你的最整洁,我还担心你不会收拾,(在家爱乱放。)看来是我小瞧你了,真不错!学习你也肯定行,我不再瞎操心了!”儿子有点得意地笑了!
三、为了孩子的成长,我学会了尊重和信任
高考结束了,儿子QQ里的毕业时照片尽是别的同学在高兴地打闹,自己却在旁边观看,我知道儿子难受,我没过多的评价。高考成绩出来了,儿子考了430分,上三本的软线。他的好朋友们都考得不错。
记得他刚查出成绩时对我说 :“妈,我只考了430分,怎么办?”语调里带有遗憾和愧疚。
我说:“现在怎么办?也只能填志愿了。”
“我要复习!”儿子说。
“反正你不是很爱学习,就选一个高职读读,出来也能就业。”我随口说。
“你认为我那么差吗?”
“你要复习,你的英语你能突破吗?”
“不能!”
“语文你打算考多少分?”
“90分以上。”
“数学和理综能发挥到你的极致吗?”
“我尽力。”
“你报成绩,我来加分。”于是我们开始计算。
“这样看来复习一年,你也最多只能在一本边上,走一个好点的二本,你愿意尽力吗?”儿子点头。
“复习是一年,能坚持吗?”
“在一年中,如果你发现我没力气坚持了,你就提醒一下我。”
“好吧,我去给你选班。”(我儿子在我们学校就读。教师子女是有这个特权的。)
经别人介绍,我选了程显老师的班主任。在和程老师交流时,我说到儿子要是一直认真学习,按高一时的成绩,是能考上一个比较好点的大学时,程老师毫不客气的对我说:“我发现你太在意孩子的成绩,这样不好。这些交给我们老师,你把生活管好就行!”
“他英语太差,是否找一个老师补补?”我问程老师。
“英语差,一年补没多大效果,可能还会影响其它学科的提升,你自己看着办。”简单的几句交流,我知道程老师不是一个不切实际要求学生完美的老师,我特高兴。我的儿子遇到这样的老师,有救了!承认差异,孩子会透过黑暗看到光明。
我的儿子上“高四”了,读“高四”是他的选择,我告诉他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他只是对我一笑。在“高四”,儿子的心灵舒展了,学习也就欢乐而轻松。他真正投入到了学习中,再加上遇到了自己喜欢的老师,(在此特别感谢教我孩子的老师们。)他变得爱说话了。还经常在我面前笑着说:“谁敢操高四,只有我敢!”我心里明白他是在给自己打气。我说:“高四真辛苦,你还真不错!”我相信邓朴方先生的这句话:“爱和教育创造人类战胜自我的奇迹”。天赋的差异是有限的,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
不知不觉,我的儿子又快高考了,他对我和他老爸说:“我要是考不上重本,有两个人不要流眼泪哟!”
我知道儿子在为自己担心,我笑着说:“只要你不流泪就行。我看到了你这一年的努力,你能一直坚持下来,我早就特满意了,即使这次考得比上一次还差,我也不会怪你的,更何况你现在的成绩比以前好多了。”儿子笑了笑,上学去了。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中学)
一、为了孩子的成长,我学会了不断学习
我的儿子在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就表现出对语文不感兴趣,回家从不先做语文作业,还经常说他的语文老师不喜欢他,我最初以为是第一学期让他当班长,第二学期改选了,他心里不爽!我还专程找老师沟通,希望老师和我的孩子多沟通。结果我儿子一直没多大改变。他在初三时,有一天突然冒出一句:“要是我小学一直是某某老师教,我的语文现在就不会这样差!”(小学二年级时,由于一些原因,他们重新组班。不是原来的语文老师教。第二位老师可能不对他的味。)我问:“为什么那时你说语文老师不喜欢你,硬是要转班?”他告诉我:“有一次自习课,我突然想上厕所,老师不在教室,我到办公室也没找到老师,我就去了厕所,结果回到教室,刚好老师进了教室,我还没来得及解释,老师非常生气的打了我。”听到这里,一股寒气逼进心里,我一半天无语。初三了,孩子还清晰的记得这件事,也许是因为这一次误会,让孩子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也许是这次误会,让孩子不喜欢语文,也许是这次误会,让孩子关上训练形象思维的大门,却打开了训练逻辑思维的一扇窗。他特喜欢他的数学老师,他喜欢数学,数学成绩特好。我为我没能及时解开孩子的心结而懊悔,我为我的无知而心痛,我选择了不断学习,因为我明白:教师这一职业,承载了千家万户的希望和幸福,它需要用灵魂去碰撞灵魂,用睿智去创造人生。孩子的心灵有时是很脆弱的,对每一个孩子,我们都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爱心去播撒种子,用智慧去抚育幼苗!放飞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茁壮成长!
二、为了孩子的成长,我学会了坚持和等待
到了初中,我担心的事出现了——儿子英语学起来也吃力。于是,我陪儿子一起记单词,一起读课文,一起默写,他的大脑像电脑设有删除功能一样,前一周默写的,第二周可以忘得一干二净。一直到高中,其他同学识记的单词量越来越多,儿子的单词量却很少。儿子的“双语”在高中时特差,一次次考试,一次次重创,让他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了。在高一下期,上网吧,课堂上拿别人手机上网看小说,成绩一落千丈。于是,全家出动,轮番轰炸(做思想工作)。他来一个吾不言,急死你!我和老师交流,课堂请多多关注。我也多关注儿子的心态,一直坚持。我能做的事,除了坚持,就是等待!
直到高三最后一期,儿子有点想学了,这时真的有点晚了。我让儿子别放弃,能坚持到最后,就会有奇迹。儿子在这学期逐渐静下来了,可是三模成绩也只能是三本以下,全班5个不上三本,他是其中之一,更是全班最后一名。学校通知开高考前家长会,我很高兴的参加了。走到教室门口,儿子高兴的把我带到座位上,然后走开了,我看得出,他是真高兴。我是母亲,我爱我的孩子,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发至内心,我希望我的孩子健健康康的。我是儿子的母亲,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的儿子,我都会含着热泪去欣赏他、去拥抱他、去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回到家,我特别高兴地的表扬了儿子:“儿子,全班的课桌你的最整洁,我还担心你不会收拾,(在家爱乱放。)看来是我小瞧你了,真不错!学习你也肯定行,我不再瞎操心了!”儿子有点得意地笑了!
三、为了孩子的成长,我学会了尊重和信任
高考结束了,儿子QQ里的毕业时照片尽是别的同学在高兴地打闹,自己却在旁边观看,我知道儿子难受,我没过多的评价。高考成绩出来了,儿子考了430分,上三本的软线。他的好朋友们都考得不错。
记得他刚查出成绩时对我说 :“妈,我只考了430分,怎么办?”语调里带有遗憾和愧疚。
我说:“现在怎么办?也只能填志愿了。”
“我要复习!”儿子说。
“反正你不是很爱学习,就选一个高职读读,出来也能就业。”我随口说。
“你认为我那么差吗?”
“你要复习,你的英语你能突破吗?”
“不能!”
“语文你打算考多少分?”
“90分以上。”
“数学和理综能发挥到你的极致吗?”
“我尽力。”
“你报成绩,我来加分。”于是我们开始计算。
“这样看来复习一年,你也最多只能在一本边上,走一个好点的二本,你愿意尽力吗?”儿子点头。
“复习是一年,能坚持吗?”
“在一年中,如果你发现我没力气坚持了,你就提醒一下我。”
“好吧,我去给你选班。”(我儿子在我们学校就读。教师子女是有这个特权的。)
经别人介绍,我选了程显老师的班主任。在和程老师交流时,我说到儿子要是一直认真学习,按高一时的成绩,是能考上一个比较好点的大学时,程老师毫不客气的对我说:“我发现你太在意孩子的成绩,这样不好。这些交给我们老师,你把生活管好就行!”
“他英语太差,是否找一个老师补补?”我问程老师。
“英语差,一年补没多大效果,可能还会影响其它学科的提升,你自己看着办。”简单的几句交流,我知道程老师不是一个不切实际要求学生完美的老师,我特高兴。我的儿子遇到这样的老师,有救了!承认差异,孩子会透过黑暗看到光明。
我的儿子上“高四”了,读“高四”是他的选择,我告诉他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他只是对我一笑。在“高四”,儿子的心灵舒展了,学习也就欢乐而轻松。他真正投入到了学习中,再加上遇到了自己喜欢的老师,(在此特别感谢教我孩子的老师们。)他变得爱说话了。还经常在我面前笑着说:“谁敢操高四,只有我敢!”我心里明白他是在给自己打气。我说:“高四真辛苦,你还真不错!”我相信邓朴方先生的这句话:“爱和教育创造人类战胜自我的奇迹”。天赋的差异是有限的,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
不知不觉,我的儿子又快高考了,他对我和他老爸说:“我要是考不上重本,有两个人不要流眼泪哟!”
我知道儿子在为自己担心,我笑着说:“只要你不流泪就行。我看到了你这一年的努力,你能一直坚持下来,我早就特满意了,即使这次考得比上一次还差,我也不会怪你的,更何况你现在的成绩比以前好多了。”儿子笑了笑,上学去了。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