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后练习还有什么功能?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q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借用课文后练习进行评价,初步的实践使我们感到以“课文后练习”为媒介进行教学评价,能把握住训练重点,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板块来巩固落实基础,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培养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个体有差异,课堂学习时关注的内容也不同。课文后练习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体现了螺旋上升的语文能力提高过程。不同的学生在对待同一课文后练习时,常有不同表现。以“课文后练习”为媒介进行的教学评价,由于安排在平时,随机操作,运用灵活,更能起到形成性评价的效果,可及时检验并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新课程理念下比较好的评价方法。
  《桂花雨》课文后练习4的题目:“为什么‘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教学时,教师用这一练习让学生讨论。以此作为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主线。学生基础不一,关注焦点不一,或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回答,或联系自己生活体验进行思考,或根据自己积累的有关课文作者的生平经历加以揣摩。学生的表现各异,正是不同层次的语文素养的体现,这时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平时这样的评价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在这一练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全面、全程采集利用与学生发展相关的评价信息,把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
  苏教版各册教材中多有这样的课文后练习: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背诵。这类练习很多老师会觉得难以操作,或听任学生选择“最易”“最短”的自然段进行背诵,或忽视个体差异,统一要求背诵指定段落,甚至不惜加重学生负担,要求背诵全文。如果教者能以科学评价的思想指导此类练习的教学,从多角度尝试评价,并且改变教学评价的尺子,效果会大有改观。首先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及课文理解程度进行评价。学生有个性差异,生活经历不同,阅读理解水平不一,决定了他们有不同的选择。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其次可以考察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不可否认,有学生存在取巧心理,择易弃难。通过练习可以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意志进行评价调整。再次对教者自己教学效果也可以进行评价。学生有不同选择,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教学引导有关。这样依据课文后练习做出的评价、反馈,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也可以让教者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对症下药,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以“课文后练习”为媒介进行教学评价。将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统一,使评价更客观,更符合学生实际。我们感到运用课文后练习的评价可以充分发挥评价在课堂教学的功效。今后,我们还准备研究学生运用练习进行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的问题,以便让练习发挥更多的功能。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学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自学·议论·引导”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 文章结合笔者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设计策略  对数学教学而言,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问题设计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尤其是当我们采用“自学·议论·引导”的模式来组织教学时,学生自学、议论的重要性便被放大了,
[摘 要] 初中数学实验手册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 “厌学”心理,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教师应该对初中数学实验手册展开深入研究,提高初中数学实验手册的应用效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数学实验;实验手册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既不能够满足当前基础教育的需求,又不能够满足当前学生的心理需求,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厌学的心理. 初中数学实
衣物脏了要洗,诸如洗脸、洗澡、洗头……除了讲求卫生之外,还有一分对美的追求。追求洁净之美、修饰之美、简约之美。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教材——《我和祖父的园子》,我恍然大悟:原来课也是要“洗”的。  薛老师第一次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时,在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分为3个板块:  1.让学生重点朗读课文第2节和第13节,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细心体会作者
[摘 要]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时至今日,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仍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结合一堂数学实验课,谈谈从课前到课堂再到课后,如何设计、实施“学习任务单”,并说说设计的意图.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翻转课堂;学习任务单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命题,它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一起,构成了生活教育理论体系,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
[摘 要] 复习课是初三学科教学的主要课型,它陪伴学生度过初三的大多数时间,复习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中考成绩,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是教师不懈的追求,这不仅仅为了中考,更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升级.  [关键词] 好题;初三教学;一轮复习;习题;反比例函数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温基础、讲方法、提能力”是一轮复习的主要目标,基础的巩固、方法的归纳及能力的提高都有赖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内容提要]作为新生事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由过去的语文活动发展而来的,其优越性已经逐步凸显出来。但在课改实践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仍会遇到一些困难,有时难免会产生疑虑和困惑。笔者针对一个颇有争议的案例展开了冷静思考,进行分析和诊断,最终豁然开朗——“语文综合性学习”拒绝泛语文化!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泛语文化    一、问题与困惑    作为新生事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由过去
[摘 要] 几何最值问题是初中数学常见的问题类型,涉及众多知识点,问题形式也较为多变. 该类问题的求解需要把握常见的问题模型,理解问题本质,结合相关知识来合理转化. 文章对几何最值问题加以探究,解读基本模型,探究典型问题,提出相应的学习建议.  [关键词] 几何;最值;模型;将军饮马;线段和  问题背景  从最值问题的特点来看,其类型主要分为几何与代数两类,其中几何最值更为常见,也最具代表性,其中
[摘 要] 基于对一道课本习题证明拓展过程的深度反思,阐明了改进和优化例题、习题教学的三条基本策略,旨在引导教师聚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教材中例题、习题所具有的拓展延伸和探究发现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 课本习题;证明拓展;教学反思;教育价值  众所周知,教材(也称教科书或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它既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又是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摘 要] 在课堂活动的全方位开展过程中,江苏宜兴烟林中学践行“让学习深度进行,让师生真正成长”的“共生课堂”. 学生的生长在于学生的思维深入,教师则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教学重点、难点开展精准的课堂实践. 文章阐述在一轮复习中,以“微专题”为复习方略,如何开展共生复习课堂.  [关键词] 微专题;共生;一轮复习;初中数学  初三是初中的冲刺阶段,学生即将迎接中考,由中考成绩决定学生是否能顺利升入高
[摘 要] 文章基于初中数学教学实际,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教学为例探究了基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 认为初中数学教学应以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为重点,着眼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新理念,采用“问题—探究—发现—应用”的探究性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经历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数学素养.  [关键词] 问题解决;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三角形中位线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