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唱诗班》看中国动画的审美之维

来源 :视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haij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唱诗班》自开播以来获得连连好评,堪称中国动画新风向.从艺术形式、传统生活方式和中国精神三个方面,《中国唱诗班》体现出了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使观众在水墨山水、工笔人物中感受中国艺术形式的显现,在民风民俗、衣食住行中生发出对生活审美化的向往,在温婉含蓄、安贫乐道的情感体验中展开对中国情感的追思.以《中国唱诗班》为代表的中国动画,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巧妙地传播了中华文化,实现了传统和时代的碰撞,掀起动画中国风的热潮,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
其他文献
在电影《美丽人生》中,导演罗伯托·贝尼尼以独特的影视创作思维、简洁的剪辑风格、别具一格的影视语言,形成了喜剧化的表达风格,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形象,同时以游戏的形式歌颂了战争悲剧下人性的光辉.罗伯托·贝尼尼以圭多这一父亲形象最大程度地淡化了战争带来的悲剧色彩,以父亲的智慧和英勇温暖着观众的心灵.悲剧与喜剧,荒诞与真实,光明与黑暗,平凡与伟大,共同构建起《美丽人生》独特的人文关怀和人生思考.
色彩作为电影视觉美学的一个重要表达元素,在多种类型片中形成了不一样的色彩视觉风格.2021年暑期档犯罪电影《热带往事》除独特的延宕与互文叙事是一大亮点外,其视觉语言中的色彩表达也达到了较好的叙事效果.《热带往事》用红色代表犯罪、危险、欲望,用绿色体现救赎、善良、希望,用黄色隐喻交流、暧昧、转折.该片的用色别出心裁、内含深意,体现了创作者强烈的表达欲望.
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主体的认知和成长既离不开主体自身,也离不开主体的对应物——他者.同时,他将“他者”区分为想象界“小他者”和象征界“大他者”.主体只有在与他者的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具有社会功能的人,同时主体是他者的他者.口碑不俗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里的主人公吉塔和巴比塔通过与他者小新娘、父亲以及大他者——传统习俗、女性社会地位的激烈碰撞和冲突,蜕变为摔跤冠军,最终完成了自我认同和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