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五四”后的中国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来源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p54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中国革命史的教学中,一些学员在分析比较中国与欧美各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时,提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没有在经济、政治发达和工人阶级比较强大的英、法、德、日、美等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里成为各种思潮的主流,而恰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并最终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其他文献
摘 要: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行政由过去仅是消极维持秩序的权力行政而变为积极的服务 (或称之为给付)行政。行政公产作为行政的物的手段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法国,对行政公产制定了完备的法律制度,而我国学界对此问题很少提及。在出现了不少公产致害的赔偿案件后,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过程中,对其属于民事赔偿还是行政赔偿一直也难以断定。因此行政公产致害赔偿
八十年代,钱学森辞去国防科研一线领导职务,开始在社会科学、产业理论、经济学等学术领域中开展研究,取得突出成绩。其中,海产业思想就是钱学森非常关注的领域之一。在近十几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