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9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营造“书香”环境,激发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指导,保持
  阅读兴趣;开展读书活动,巩固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方法;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由此可见,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多么的重要。2017年5月份,我和五位语文老师进行了“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的课题研究和“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相结合,作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书香”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一)营造“书香校园”大环境
  我们在学校的墙壁上贴关于读书的标语,在宣传栏里宣传课外 阅读,用电子屏幕滚动播出读书名言。同时我们还打造一个读书长廊——乐英苑。学校将劳动实践基地——一个半封闭的桂花园重新规划,打造成一个文化氛围浓厚,师生读书的乐园。我们在园中放置古朴的木椅和图书小屋。围栏上有分学段的课外阅读书目的推荐和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读书照片,以及读书活动获得各种荣誉的公布。乐英苑布局合理,又相互映衬,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学生情操,让学生自然产生读书的欲望。
  (二)营造“书香班级”小环境
  我们在每个班级教室都设立了图书柜,加强了图书角的管理。另外,我还运用教室的墙壁、公布栏、学生的课桌来发布信息,引导学生阅读。如在公布栏、墙壁上贴本学段推荐书目和一些经典名著的宣传画等;在学生的书桌靠外边贴上一句学生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名言,达到激励的作用。
  (三)榜样激励,营造读书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我们开展教师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经常看到老师阅读,就会潜意识地进行模仿,逐渐地喜欢上阅读。平时,我对班中爱读书的同学,及时给予赞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并推荐好书,以影响身边同学。学校每个学期进行读书活动的表彰,对读书积极、会读书的老师、学生进行表彰。通过表彰活动,给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
  二、加强阅读指导,保持阅读兴趣
  (一)教学生选择好书
  朱永新引领下的新教育推荐的书目是分学段推荐的,对书籍的主题内容进行了分类,而且推荐了书籍的出版社。按照这个推荐书目,学生和家长很容易买到好书。我们向学生推荐书籍经常会参照《中国小學生基础阅读书目表》(共100本)。推荐时要注意,注意书籍的封面的美观、独特,尽量不推荐那种千篇一律成批封面的书籍,让学生在直观上就喜欢上书。
  (二)开设阅读课,培养阅读方法
  我们学校,二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阅读课上,老师带着学生读,教给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具备阅读能力。根据不同书籍内容,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诵读、精读、略读、浏览,这是我们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时,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圈圈,画画,问问,想想,写写,这些都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圈生字新词,画出不明白之处和文章的关键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想想好在哪里?摘抄好词好句,熟读成诵,这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方法。读完文章或课外书,引导学生写写心得体会,或者句子仿写和语段仿写,仿写的对象就是书本中精彩片断,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三)充分利用午休时间,让阅读持续进行
  学校每天中午有40分钟的午休时间,很多同学不想睡觉,我们就把这段时间定为阅读时间,进行集体阅读。有人说,坚持二十一天就会养成习惯。学生在每天的阅读中慢慢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四)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的喜好,制订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计划制订后,就需要按计划去阅读,在阅读中逐渐形成习惯。
  三、开展读书活动,巩固阅读兴趣
  小学生就喜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小学生获得并巩固阅读的兴趣。
  根据学校的实际,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类读书活动,这样对阅读情况进行了有效检查,阅读成果得到巩固,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对阅读充满积极性,从而使课外阅读得到深入。如:(1)课前三分钟演讲,学生向同伴推荐好书。(2)读书交流会。定期开展主题性读书交流会,先让学生准备,再定时交流,畅谈读书的乐趣与收获。(3)经典诵读。每天早读课时,学生站立诵读国学经典十分钟,让学生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每个学期举行一次经典诵读,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教育,体味国学的魅力。(4)话剧表演。学生最爱表演了,让学生从课外书籍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进行表演。(5)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如九月份我们班共读的书是《草房子》,我便在班上举行了“最美草房子”知识竞赛,让学生的读书更加深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是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的关键。兴趣会驱动学生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以至于手不释卷,陶醉于阅读的快乐之中。因此,作为教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习作教学恰恰又是很多语文教学的短板。如何优化教学方法,让高中习作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本文略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高中习作;生活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现在的高中生课业负担过重,阅读量不够,知
【摘要】名著阅读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教学中我们会尴尬地发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试  以《呼兰河传》的教学为例,从“广泛涉猎,厚积薄发;激发潜能,有效阅读”这两个方面来谈谈让名著走进初中课堂,教师可以有何作为。  【关键词】名著阅读 ;课堂 ;教师作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七至九级
【摘要】语文具有情感丰富、涵盖面广等特性,语文能力的提高不仅对于单一学科有着拔高作用,同时还可影响其他学科思维水平的进步。初中语文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任,需衔接小学语文内容,为高中语文的顺利开展做铺垫。而作文能力的停滞不前,常作为初中时期的学习障碍制约着整体语文能力的进步。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结合现实的写作困境,分析其发生规律,对症下药地探索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写作能力的循序渐进,促进教
【摘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应用文写作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担当起学习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担当起应用文写作中的主角地位,而非被动学习。因此,应该尝试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应用文的写作效率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自主学习;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增强应用文写作效果的有效途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探究有效的教学措施。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阅读能力培养上,老师需要采取科学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加强识字能力的前提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巩固字词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但是纵观学生的语文作文创作成果,发现很多学生都不能够在写作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而缺少真情融合的作文是无法感動自己和他人的,进而降低了作文的整体质量。为了有效消除学生的这一作文创作缺陷,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文章创作的过程当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现感性和理性思维的统一,抒发自己对所见所闻的真实感受。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真情融合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个体经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其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使用情景式教学法,寻求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理论解读  建构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
【摘要】在阅读过程中,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阅读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加强与文本的沟通、对话,提高阅读效率。批注式阅读是指使用特定的文字或者符号将自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感想等记录下来,这是一种主动探究式的阅读方式。《课程标准》目标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建议中也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教学的效果取决于良好的课堂氛围,而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如下建议: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情感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语文课堂教育的灵魂,它对语文课堂教学起着重大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师情感因素对语文课堂教学作用的浅析,突出情感的重要性和灵魂作用。  【关键词】
【摘要】套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赏析叙述类文本的模式鉴赏高中古诗词,本文对此以人教版必修3、4中的古诗词为例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叙事学;意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的意图是将古诗词神秘而尊贵的面纱揭去,试图与普通中学生一道学习回答大纲、考纲下所设题目的本事,在这个层面上,对诗词抒情灵魂的虔诚必然要被搁置在象牙塔中了。限于篇幅,只对涉及问题粗浅而谈,在课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