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改善自身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初中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门学科,要让学生养成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培养初中生体育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
因为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体育课进行体育锻炼时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即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进行相关的体育活动,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没有清楚的认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明白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是什么并进行锻炼,这样既能提高体育教学课堂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处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需要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如果只是为了完成课程而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很难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学配合度也会大大降低,使得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新课程改革对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建立健全新的体育教学机制,在新的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必须重视和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学任务顺利且高效完成。通过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自主学习能力,凸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行进行体育活动时潜移默化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辅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完成教学目标,甚至优于教学目标。在辅导学生前,教师先要对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及身体健康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然后再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充分体现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有助于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慢慢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模式,由被动变为主动。自主学习不是说将教师和学生分离开,而是通过自主教学把教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在实现“教”“学”一体化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百朵花有一百种姿态,在进行体育自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差异,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同时也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其他文化课有所不同,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二,学生养成体育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后,当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感觉压力大时,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放松自己的身体,缓解学习压力,因此,学生学会自主进行体育活动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初中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在良好的体育氛围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逐渐形成体育学习的意识,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自然而然地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与同学进行团队合作,接受体育教育。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学生却很少有机会亲自进行体育活动实践,不能够充分体会到体育活动的魅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对体育活动产生误解,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因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增加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崇尚师生平等,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
教师要起到引领的作用,做到以人为本,尽心尽力为学生服务。建立健全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的开展要围绕着自主学习来开展,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小的教学失误,此时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自我反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当学生犯错时,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以免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样学生才能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并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既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三)将教学内容详细化
将教学内容详细化有利于学生有条不紊地开展自主学习。虽说是自主学习,但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安排相应的课程内容,学生才知道如何开展体育学习。教师安排的内容只是给学生一个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内容细化,提高学习效率。
(四)对教学成果进行反思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常常对教学成果进行反思,可以通过考核机制,根据考核的数据对教学成果进行评判。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反思,才能够不断完善自主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在上课时出现的过失行为,教师不可以直接严厉批评学生,需要耐心地进行劝导,适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帮助学生改正不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初中生体育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完善教学体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定时对教学成果进行反思,将教学内容详细化,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郝本学.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31):148-149.
[2]刘建武.浅谈如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0):84-85.
[3]张悦.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6):100.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
因为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体育课进行体育锻炼时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即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进行相关的体育活动,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没有清楚的认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明白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是什么并进行锻炼,这样既能提高体育教学课堂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处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需要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如果只是为了完成课程而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很难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学配合度也会大大降低,使得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新课程改革对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建立健全新的体育教学机制,在新的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必须重视和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学任务顺利且高效完成。通过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自主学习能力,凸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行进行体育活动时潜移默化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初中体育教师,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辅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完成教学目标,甚至优于教学目标。在辅导学生前,教师先要对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及身体健康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然后再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充分体现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有助于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慢慢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模式,由被动变为主动。自主学习不是说将教师和学生分离开,而是通过自主教学把教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在实现“教”“学”一体化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百朵花有一百种姿态,在进行体育自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差异,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同时也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其他文化课有所不同,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二,学生养成体育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后,当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感觉压力大时,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放松自己的身体,缓解学习压力,因此,学生学会自主进行体育活动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初中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在良好的体育氛围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逐渐形成体育学习的意识,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自然而然地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与同学进行团队合作,接受体育教育。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学生却很少有机会亲自进行体育活动实践,不能够充分体会到体育活动的魅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对体育活动产生误解,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因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增加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崇尚师生平等,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
教师要起到引领的作用,做到以人为本,尽心尽力为学生服务。建立健全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的开展要围绕着自主学习来开展,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小的教学失误,此时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自我反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当学生犯错时,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以免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样学生才能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并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既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三)将教学内容详细化
将教学内容详细化有利于学生有条不紊地开展自主学习。虽说是自主学习,但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安排相应的课程内容,学生才知道如何开展体育学习。教师安排的内容只是给学生一个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内容细化,提高学习效率。
(四)对教学成果进行反思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常常对教学成果进行反思,可以通过考核机制,根据考核的数据对教学成果进行评判。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反思,才能够不断完善自主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在上课时出现的过失行为,教师不可以直接严厉批评学生,需要耐心地进行劝导,适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帮助学生改正不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初中生体育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完善教学体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定时对教学成果进行反思,将教学内容详细化,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郝本学.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31):148-149.
[2]刘建武.浅谈如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0):84-85.
[3]张悦.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