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律动激情飞扬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xia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头市铁路第二中学是包头市东河区政府主管的一所初级中学,现有在校学生900人,是包头市示范学校。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并积极尝试组队、参与新兴的体育项目——校园足球啦啦操的展示与比赛(图1)。
  一、活动背景
  2017年7月,学校接到9月初将在鄂尔多斯市举办“内蒙古中小学生第二届足球啦啦操锦标赛”的通知。对于一所零起点的学校来说真是时间紧、任务重,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参赛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是制定长远规划,对全校学生进行宣传和动员,创编两套啦啦操;二是实施可行方案,根据市比赛要求,先进行校内队员的选拔,对选拔后的足球啦啦操队员进行严格训练、单个考核、赛前心理辅导、赛场适应训练等。
  二、活动过程
  1.选拔组队。利用全校大课间时间对全校学生进行动员宣传,让学生积极自愿报名参加;各班主任和文体委员推荐本班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入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初步选拔后,由主教练教授啦啦操特有的专项动作,让学生学练,跟节拍进行,筛选相对适合的学生成为啦啦操队正式队员。
  2.安排训练。一是做好准备工作。在正式训练前,先是准备必选动作完整视频、音响、比赛花球、比赛服装等,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明确训练、参赛目标,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对学生作出纪律性要求。二是训练方法科学。首先是加强队员的柔韧性练习,如热身后大约20分钟的拉伸练习;其次是让学生观看完整动作视频,建立完整印象,再逐节分解学练;给学生安排家庭作业,第二天考查学过动作,同时纠错,继续教授新动作,以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完整动作学完后要求学生两节一组地进行衔接性练习,熟练后增加每组节数,直至完整动作的学练。三是提高技术技能。我们对学生进行逐一考核,熟练的晋级,不熟练的加练,待学生全都熟练后,开始编排表演队形,从熟悉各自的位置到只走位不做动作,从走位和动作同时完成再到跟音乐完成队形和动作,循序渐进,稳步进行。四是组织竞技表演。临近表演阶段,为了弥补孩子们大赛经验的缺失,我们创设比赛环境,先让学生在校内表演,增加他们的信心;赛前提前到比赛场馆熟悉环境、适应比赛场地。
  三、成绩与收获
  通过不懈努力,学校啦啦操队于2017年9月参加内蒙古赛区选拔赛,取得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全国锦标赛决赛);9月底参加全国锦标赛,取得舞蹈啦啦操规定动作——花球啦啦操初中组第二名(图2)。
  从零起点到获得辉煌的成绩,参与其中的所有学生在团队协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学生管理时间的能力也有所提升,能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此次参赛任务成功的完成离不开各方面的配合、支持和帮助,如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引导、学校领导的支持协调、学校训练与家长的理解配合、师生之间的默契与包容、学校同事之间的互帮互助等。
  四、思考与展望
  1.在组织参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有很多。其一,由于啦啦操不同于舞蹈,不仅要有美的体现,還需要有力量的展示,这对孩子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身体素质上存在的差异也制约了难度的提升;其二,作为“00后”的这一代,个人主义比较强,在训练中的配合、团队意识的建立、自觉性与毅力的考验等,都需要我们有极大的耐心来做大量的思想工作,这也让我们的训练工作一度缓慢,如果学校心理咨询教师也能参与其中,效果会更好。
  2.训练和文化课学习的冲突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有的家长认为训练和比赛会影响文化学习,让孩子退出训练,我们与家长耐心沟通,甚至校领导也亲自出面做工作,但我们欣慰地发现多数孩子在训练期间的时间利用效率提高了,究其原因:虽然参赛先是“被动的选择”,但在教师们的引导下,就变成了“主动选择”,孩子们把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进行训练或尽快完成好学习任务。孩子们的努力行为也打动了家长,使家长同意他们继续训练和比赛,获得了身体和学习上的“双赢”。
  3.啦啦操的筹备参赛过程,不仅让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让我们看到了集体项目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这才是啦啦操的魅力所在。
其他文献
最喜欢当代学者余秋雨先生对为何读书给出的理由:摆脱平庸。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读),笔者将从中汲取“思想活水”和迸发的再思考(思)与教学实践(行)、提炼升华(写)有机结合。这不仅能有效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学识和素养的提升,而且还能为体育教师带来教育幸福。  一、站上讲臺:始于读书  刚参加工作时,笔者对教育充满憧憬,但仅凭一腔热情自信地“站上讲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于一名刚“站上讲台”不
编者按: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并明确指出,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活动,培养体育兴趣爱好,促进运动机能协调发展。幼儿的体能、技能、机能等是随着其年龄增长或通过其参与体育运动逐渐形成的,那么,如何帮助幼儿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升运动能力并培养其运动兴趣是幼儿体育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中国教育科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趣味性是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趣味性可以比喻为体育教学的“根”,有效性就可比喻为体育教学的“本”,趣味性这条“根”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将各个环节连在一起,最终是为实现有效性这个“本”而服务。为了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采用以下几种提高趣味性的方法和策略。  一、根据学生年
一、教案背景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金华、台州、湖州、温州体育与健康教学研讨活动初中组篮球展示交流课《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方法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要领是“蹬地、转体、探肩、加速”,本课的重点是换手、转体;难点是探肩,变向突破。  为此,围绕课的重难点,巧妙借助体操垫的不同摆放,围绕着“人——球——垫”进行教学,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流程环环相扣,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学一学、练一练”,有效落实教学
“雪地走”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参赛者脚穿三寸高底的“寸子鞋”,身着旗袍,行进中双脚不得同时离地,快速向终点奔走。笔者通过制作简易“满族鞋”,将“雪地走”项目巧妙融合在游戏中,既能填补体育器材的短缺,又能丰富学校体育特色文化。  一、制作方法  (一)准备材料  结实的绳子、废弃条幅、绸带。圆木桩完全晒干后,切割成直径为0.12m、高为0.1m和0.5m的木桩各12对(图1)。  (二)制作方法  
有专家认为,痛经80%的原因都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乍一听很严重,毕竟子宫一旦生病了可能会影响生宝宝,再加上还有人说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可能发生癌变,这就更让人担心了。那么,你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吗?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特有的疾病。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疾病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通俗地说就是本来应该在女性子宫里的内膜不在子宫里,而是跑到了子宫以外的地方。多发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学生的假期延长,为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个学科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但缺少面对面的师生互动和教师的监管,居家学习和锻炼更需要学生自我约束、主动探究。笔者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和疫情期间的教学实践,尝试采用“六自”学习的方式(图1),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同时培养学生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六自”学习方式的实施思路  “六自”学习
“浸润式”培训是指将新入职的体育教师浸润在一个学术专业和教师专业发展高地,使其在优质体育特色学校中得到全方位熏陶,接受优秀体育教科研团队规范化、精准化的专业指导,高效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时间为全脱产一年。浙江省桐乡市新入职体育教师“浸润式”培训精准、扎实、高效,提供了一个培训的借鉴样板。主要培训操作如下:  一、“三式”环境驱发展动力  (一)激情跨入“幸福式”外显环境  按照学科在规定地点、规
根据微课使用场景的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课内与课外2种,其中微课在课内使用较多。为发挥微课对学生课外学练的积极作用,笔者积极探索实践路径。  一、课前运用,利用前置性学习  体育微课引导学生前置性学习,让学生的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产生更紧密的连接。要使体育微课充分发挥出前置性学习的积极作用,需做好以下几点。  1.正确示范,提前预学有概念  借助微课开展前置性学习,一般适用于新授课。为使学生对新技能学
一、“四好”  1.选好内容。选好比赛项目是开展体育教学比赛的前提。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教学比赛时,应根据教学进度选择可行的比赛内容,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是评判能否进行比赛的重要标准之一。应选择能被学生普遍接受、学生认为有趣的内容。对一些传统竞技项目,应在组织上大胆创新,增强趣味性,让学生体会到新奇的感觉。如,田径教学中的跑、跳、投等;球类教学中的传接球、投篮、射门等内容。  2.用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