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基三唑配合物催化下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研究

来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12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配体3,5-二-(4-吡啶基)-1,2,4-三唑与CuX形成催化剂,分别以α-溴代异丁酸乙酯和氯化苄为引发剂,环己酮为溶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同时考察了配比、溶剂量以及温度对聚合速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80℃下的聚合反应速度高于70℃;以环己酮为溶剂,单体与溶剂之比为1:1.5时可得到较低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实验结果表明以吡啶基三唑为配合物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过程中,转化率和分子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聚合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所得聚合物分
其他文献
对在超声场下制备得到的CuO/γ-Al2O3催化剂与常规的浸渍法制备的CuO/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研究,分别进行催化氧化(燃烧)销毁甲苯和苯的实验,并用SEM,XRD,TPR和XPS对所制备
一、区域内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传统意义上,学校改进模式可以分为研究发展取向和场地为本取向两种。研究发展取向将学校改进视为依赖外在力量的被动发展过程,外在力量是学校改进的主体,在学校改进方向、资源配置、策略选择等方面具有合法的权威地位,学校和教师处于学校改进的“边缘地带”;场地为本取向则主张学校改进权力的回归,学校在其改进过程中具有独立的话语权,依据自身的地域特点、文化背景进行改
[导读]在范海涛看来,科技创新不单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农村家庭土地承包,在承包期内发包方能否收回农户承包的土地问题,是当前广大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发生纠纷较多的。
近年来,我国乳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6年全国奶类总产量达3302万吨,已超过俄罗斯、巴基斯坦,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三位。乳品加工已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
公开课与常态课都存在一定弊端,有的教师排斥公开课课却却又又上上不不好好常常态态课课,,这这个个矛矛盾盾的的出出现现正正是是它它们们的的弊弊端端所所致致。。针对公开
为解决SiO2/十八烷酸相变微胶囊制备过程中十八烷酸的分散问题,提高十八烷酸相变材料的有效含量,提出并比较了在水和乙醇/水混合溶液两种环境中以水玻璃和十八烷酸为基本原料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从含水量较高的共沸液中分离有机溶剂的装置,该装置将精馏和盐效分相器结合起来,并带有中间储罐,其特点是:分相器可以将塔顶蒸出的共沸物中的大部分水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