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对茵栀黄制剂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了解茵栀黄制剂ADR发生的特点,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湖北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385例茵栀黄制剂ADR/事件(ADE)报告,对报告中患者使用药物剂型、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使用剂量、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茵栀黄制剂所致ADR/ADE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60:1.00,多发生于40~59岁人群(42.86%);其中有发生时间记
【机 构】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湖北 武汉 430030;湖北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茵栀黄制剂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了解茵栀黄制剂ADR发生的特点,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湖北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385例茵栀黄制剂ADR/事件(ADE)报告,对报告中患者使用药物剂型、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使用剂量、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茵栀黄制剂所致ADR/ADE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60:1.00,多发生于40~59岁人群(42.86%);其中有发生时间记录的报告301例,多在用药30 min内出现ADR/ADE;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瘙痒及皮疹等.结论 茵栀黄制剂可导致不同程度的ADR/ADE,一般经停药或对症处理后患者好转,临床上应给予足够重视,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状况,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施药.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抗精神病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631例抗精神病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31例患者中,女性发生率(52.93%,334例)略高于男性(47.07%,297例)(P<0.01).20~60岁者居多,共475例,占75.28%.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集中在用药15 d以内,占62.44%.631例患者共发生679例次药品不良反应,涉及前3位的药品是利培酮、奥氮平
目的 对卡瑞利珠单抗在肿瘤患者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使用卡瑞利珠单抗的肿瘤患者住院病例,统计并分析患者基本信息、用药信息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发生情况等,评价其临床用药安全性.探讨irAEs与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肿瘤类型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收集73例使用卡瑞利珠单抗的肿瘤患者,共计264次化疗.41例患者为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39例患者发生irAEs,其中6例同时出现累及3个及以上系统的不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的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和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系统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报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致ADR病例596例,根据是否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分为血小板减少症组(44例)和非血小板减少症组(552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血小板减少症占总ADR的7.38%,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75
文章通过研究国内房建、轨道交通、水工等领域的BIM设计现状,概括了目前国内BIM设计存在的设计效率、成本、人才储备、标准体系等问题,并结合国外机场BIM设计的案例,分析了BIM设计所需要的设计流程、项目设置等提高设计效率的方法,提出了解决国内BIM设计问题的解决办法及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