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lia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RB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 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4例RB病灶进行超声扫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结果 24例(24/24,100%)RB声像图显示病灶为玻璃体腔内起源于球后壁的实质性肿块;17例(17/24,70.8%)检出钙斑反射伴声影;8例(8/24, 33.3%)病灶出现合并坏死液化表现;10例(10/24,41.7%)声像图显示合并继发性视网膜脱离;2例(2/24,8.3%)出现球外蔓延声像,提示肿瘤有向眶内或颅内转移的可能。所有病例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一致。 结论 高频超声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3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5-0101-02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活产儿中为1∶15000~1∶28000,本病恶性程度较高,具有威胁患儿视力及生命的双重严重性,一般借助于裂隙灯和直接、间接眼底镜及荧光血管造影等技术可得出正确诊断,但一些RB由于屈光间质混浊或继发改变等原因,在临床上容易误诊。本文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4例(24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以提高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24例(24眼),男10 例,女14 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2.5岁,均为单眼发病。
  1.2 眼部情况
  家长发现患儿“白瞳”或“猫眼”就诊 12例,眼歪斜 6例,眼球震颤2 例继发青光眼 1例,眼眶蜂窝组织炎2例,眼球萎缩 1例。临床分期:眼内生长期19例,青光眼3例,眼外期及远处转移期2例。
  1.3 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S公司 HD11超声诊断仪,探头L12-5,患者仰卧位,探头涂上耦合剂,置于患者眼睑,沿轴位常规钟向扫查,常规观察角膜、前房、虹膜、睫状体、玻璃体、球壁、球后脂肪层及眼外肌,发现并记录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边界、有无钙化、与球壁关系以及继发改变。
  2 结果
  RB声像图特征:①实质性肿块(封三图5):24例(24/24, 100%),本组24例超声声像图上均表现为玻璃体内起源于球后壁的实质性肿块,其中球形及半球形15例,不规则形7例。表现为肿块边缘不光滑,内部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弥漫浸润型2例,表现为眼底呈波浪状增厚。CDFI肿块内可见源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血流的彩色血流信号。②钙斑反射(封三图6):17例(17/24,70.8%)检出钙斑反射伴声影,表现为肿块内部出现点滴状、斑片状强回声甚至整个病灶为强回声伴声影,降低灵敏度后至正常结构消失后,钙斑回声仍然存在。③坏死液化(封三图7):8例(8/24,33.3%)出现坏死液化,由于RB生长迅速,瘤体中央部分组织常常出现坏死液化,表现为中央部分出现不规则弱回声或无回声区,CDFI局部血流信号消失。④合并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封三图8):10例(10/24,41.7%)出现部分或完全性网脱,声像图上表现为肿块后方出现“一”字形或“V”字形粗光带,一端连于视乳头,CDFI内可检出与CRA-CRV相延续的血流型号。⑤球外蔓延:2例(2/24,8.3%)出现球外蔓延声像,表现为球后壁回声局部中断,球后脂肪囊内见团块状回声,部分视神经增宽,提示向眶内或颅内转移可能。
  3 讨论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儿童时期一种最常见的高度恶性的眼内肿瘤,80%患儿<3岁,成人偶见,常为单侧性,20%~30%双眼发病,肿瘤生长快,恶性度高,直接威胁患儿视力及生命[1],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组24例RB患者中,24例表现为“实质性肿块”,17例表现为“钙斑反射”,8例表现为“坏死液化”,10例合并“继发性视网膜脱离”,2例表现为“球外蔓延”,有文献报道,玻璃体内实质性肿块伴钙化是RB超声表现的最大特征[2]。病理组织学发现80%~100%的肿瘤内可发现钙化,超声的检出率能达到70%~80%[3]。本组检出率为70.8%,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根据上述声像图特征,结合年龄、病史对RB即能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白瞳症”是RB最常见的体征,但也常见于另外一些儿童眼病,所以RB常需要超声与下列疾病相鉴别:①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临床表现为出生后单眼或双眼发病,声像图表现为玻璃体内圆锥形强回声,前大后尖,短眼轴。②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Coats病),发生于较大儿童,单眼发病,声像图表现为玻璃体内带状回声,其后有弱回声光点呈活跃的后运动。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见于早产吸氧患儿,双眼发病,声像图表现为前部玻璃体不规则回声光点,双眼轴短。目前,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辅助诊断主要依靠高频超声、CT及MRI,CT及MRI的组织分辨力低于高频超声,且无法显示病变内部情况及继发改变。应用高频超声可以快速、无创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边界、有无钙化、与球壁关系及继发改变。尤其对屈光间质混浊而影响眼底检查或者合并视网膜脱离等继发改变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更具辅助诊断价值,同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药物及手术疗效的判定和病情进展情况的观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总之,高频超声检查对R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80.
  [2] 林红,康菊,牛膺筠,等.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B超声像图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10):1028.
  [3] 赵夏夏,王银,赵强华,等.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诊断价值[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25(1):34.
  (收稿日期:2012-08-13)
其他文献
在现代社会,各种新型媒体不断涌现,对传统的电视媒体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为了确保自身的生存力,在新时代的竞争当中占据先机,电视媒体行业必须树立创新创优的意识,对媒体产业链
随着政策和相关产业配套的成熟,预计未来的3—5年,将是地面数字电视井喷式发展的机遇期。地面数字电视要占与有无线资源,这就耍涉及频谱的规划问题。因为涉及到频谱资源的宝贵性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子母车式密集存储系统的组成结构、子母车系统的调度原则以及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为此类子母车式密集存储系统提出一套可实施的方案。应用子母车进行作业的
稽查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独立性是其内在要求。由独立的第三方开展稽查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稽查保证临床试验质量的作用。目前独立第三方稽查在临床试验领域已有较
档案部门一直都是冷部门,弱部门,向来不被社会重视,因此档案工作开展经常遇到很多实际困难,很多部门不重视档案工作,致使档案工作开展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为改变这种局面,就是要提高
采用鱼类完整性指数(IBI)评估清河流域环境质量,利用相关分析筛选了影响IBI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22个候选参数指标中,鳅科鱼类物种百分比、底层鱼类物种数、耐受性鱼类个体
药品审评的质量和效率关系着整个药品上市进程。本文以药品注册优先审评程序为主线,基于我国药品审评实践,借鉴美国优先审评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比我国和美国的具体程序设计,找
工程总造价对房地产总投资起决定性的影响。建设工程造价是房地产开发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控制,降低工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