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真同学 骗你没商量

来源 :中国防伪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98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件回放
  刘阿姨年近六旬,家住安徽省芜湖市。上世纪70年代她在祁门县上学,高中时随父母来到了芜湖。岁月流逝中,刘阿姨很少跟老同学联系。今年春节期间,她忽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老同学,还记得我吗?”刘阿姨听说过冒充老同学诈骗的事,立即心生警惕。对方笑着说:“我是江某啊。”接着,江某说起一些老同学的姓名和当年上学时的情景。
  没错,对方的确是老同学。于是,刘阿姨高兴地跟老同学聊了起来,“过几天我去芜湖看你……”。3天后,江某果然到了芜湖,刘阿姨特意在酒店宴请老同学。
  席间,江某告诉刘阿姨,他最近在搞工程,手上有几千万元资产。两人聊得很开心,江某似乎不经意地说:“最近我准备投一项标,如果中标,能赚1000万元。但我的资金不够,正在筹集资金…..你要是把钱借给我,我给你每月3%的利息。”
  刘阿姨有些犹豫,但碍于老同学的面子不好直接拒绝。江某看出了刘阿姨的担心,继续鼓动:“我们是老同学,我能骗你吗?这样的好事,我只对熟人、朋友才说的。”
  刘阿姨打消了疑虑,第二天交给江某5000元现金,并让江某给自己一张借条。不料,江某一拍脑门:“哎呀,我忘记带私章来了。等我回公司,立马把借条寄给你。”
  谁知,江某离开芜湖便仿佛人间蒸发,手机总是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一个月后,祁门的老同学组织聚会,刘阿姨在聚会上却没有看到江某。再和其他同学一细聊,刘阿姨才得知很多同学都被江某骗过。近几年,江某多次找老同学,以“患重病”、“出车祸”、“做工程”等借口骗钱,多的上万元,少的几千元。
  案件分析
  “诈骗老同学”案件的受害对象,一般是年龄偏大、重同学友情的群体。由于很多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几十年未曾联系,彼此完全不了解。而受害人往往对过去的“老人”感情很深,当骗子花言巧语时,一般不会怀疑对方,很容易成为骗子觊觎的目标。本案中,刘阿姨即感情用事,在不了解老同学近况下,放松了警惕。
  民警支招
  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二坝派出所民警孙晓荣说:虽然要珍惜友情,但防范意识不能少。
  对忽然主动联系的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既要真诚对待,也要保持谨慎。通过观察对方言行举止,判断其真正用意,随时做出应对。
  当对方提出“借钱”时,更要保持冷静和警惕。在不能确定对方真正意图的情况下,或设法了解这人的最新情况,或委婉拒绝,时刻绷紧“防范”这根弦。
  如果借钱给对方,一定要将对方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身份信息等保留下来,必须让对方出具借条。一旦发现自己受骗,及时向警方报警,并给警方提供线索或证据。
其他文献
案件回放  今年秋收期间,山东省宁阳县公安局东疏派出所值班民警接群众报警,刚打下来的粮食被盗了。民警迅速出警,经过缜密侦查,9月8日,将多次盗窃农户粮食的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从而破获了入秋以来针对农户实施的系列盗窃粮食案件。  案件分析  针对粮食被盗案件,民警发现嫌疑人多是提前踩点,选择在交通便利的乡村主干道位置实施,作案时间多选在凌晨2时、3时,这个时间段人们处于熟睡状态,防范意识较差。另
介绍了上海电网概况,分析了网供负荷特性,以及近期影响上海地区负荷的因素,并使用不同的预测方法给出了中长期负荷和用电量的方案.最后针对上海地区的特点,提出了提高负荷预
对非线性的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建模,建立单个磁流变阻尼器的神经网络正模型和神经网络逆模型,设计了两种四磁流变阻尼器的神经网络逆模型,通过两层控制策略将它们应用于汽车半主动
提到“6995”这个号码,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凌家镇石鼓村,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村民在危急的时候,只要拨通这个号码,联网的村民就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并及时赶到现场,实施帮助。  据了解,“6995”是凌家派出所推行的“平安农村综治联防平台”,是以十户村民为一个小群进行编组,在网格内形成多个联防小组,实现群组内互帮互助及群防群治。  据介绍,村民拨打“6995”向群组内其他村民发起应急互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