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型牙合垫联合手法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影响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定型牙合垫联合手法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影响。

方法

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18例,女26例,年龄(35.24±2.12)岁;观察组男17例,女27例,年龄(36.88±2.45)岁。对照组选择定型牙合垫作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下颌功能损害问卷(MFIQ)评分、最大张口度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72.73%(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FIQ、VAS评分及最大张口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FIQ、VAS评分及最大张口度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MFIQ、VAS评分分别为(7.04±2.33)分、(1.35±0.88)分,均低于对照组(13.93±3.06)分、(2.04±0.85)分,最大张口度为(39.44±3.22)mm,高于对照组(33.75±5.1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针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取定型牙合垫联合手法治疗作干预方案,不仅能提高其治疗有效率,还能减轻患者下颌功能损伤,恢复张口度,缓解机体疼痛感,联合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损伤多见于失血性休克、大面积烧伤、体外循环、小肠或肝移植等常见病理生理过程,可直接引起肠黏膜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还可进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20例颈动脉狭窄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70例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另50例行传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男48例,女22例,年龄(65.31±3.25)岁;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64.8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冠状动脉内联合静脉注射低剂量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08例行PCI的STEMI患者,男性69例,女性
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一种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疾病,不仅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且现有的治疗方法都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可能有向受损的神经组织迁移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或分泌各种生长因子间接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再生、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抗凋亡等潜力,拓展了CP患儿治疗的新思路。本综述主要介绍ADMSCs治疗CP的可能机制和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