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角下基础音乐教育的当下审视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in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元文化为视角,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现实功用进行剖析,同时,对多元文化在基础音乐教育设计中的体现,以及对多元文化视角下基础音乐整体的革新与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多元文化 基础 音乐教育 审视
  近年来,多元文化教学不断为社会各界专家所认可。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教育理念,要求教育的实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的视域下,应该如何进行融合与调适,也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基于此,本文从基础教育入手,从多元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着眼,对多元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进行剖析,并对多元文化对基础音乐教育的促进,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多元文化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现实功用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
  从类属划分来看,音乐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课程,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融合的外在体现。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而音乐文化又是文化的集合体。可以说音乐教育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美国著名音乐家詹姆斯·班克斯认为,音乐教育是人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如果说教育是一个有机体,那么,音乐教育则是教育的灵魂。学生通过音乐教育所获得的不仅是乐声、乐理,还有对其性格、情感、人格的开发。经过历史的沉淀,音乐教育已由单一的民族文化融合为多民族的集合,已由单一文化体形成了多元化特征,形成了带有民族性、区域性与世界性等诸多文化的特质。
  (二)文化多样:基础音乐教育的根基
  从教育的广博性以及教育对人的培养上来看,多元化教育对人的培养效果强于单一化培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多元化教育一直被人们加以改善与提升。英国学者林奇指出:“人类是一个个充满个性化的个体,其需求是个性化的,而教育也必然多元化,才能满足个体的需求。”多元化教育不仅使个体见到其他各个民族的文化,还让个体对文化有一个整体上的认知,从而从根本上更加积极地促进个体的学习兴趣。以此推之,音乐教育作为各类民族文化的一个集合体,其文化多样性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功用和地位,可以促进个体对世界文化,尤其是对各个民族事物、情感的感知,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和对宏观世界的认知。
  二、多元文化在基础音乐教育设计中的体现
  (一)依据学生心理设计主题教育课程
  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各个文化的审美差异。在音乐教育中审美差异也能够透过形体的差异,让学生感受到各类文化的不同。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特征,注重学生的家庭情况、民族特征与生活经验,从而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课堂内容的选择。这样一来,音乐文化与个体情况有了一系列关联,则能够更加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之中。同时,音乐教师要充分理解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对所教内容进行提炼与升华,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诸多音乐教材设定了不同的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又有着不同的音乐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系列活动的提出,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这一系列任务从更深层次上讲,是为了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创造力有所提高。显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系列活动之间的关联与学生心理需求,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这会对培养学生起到好作用。
  (二)音乐教育内容要丰富且精品化
  从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来看,多元化教育的素材是多样的。对于教师而言,对多元化精品内容的筛选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当下音乐教育内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中西同在。音乐教师不仅可以选规定教材,还可以选当下流行的影视曲目,可以是民族歌曲,也可以是外国音乐。当然,还涉及西方音乐以及传统曲目等。这便要求教师要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标准,那就是“经典”。音乐范围虽广,但并非所有音乐都是经典,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重要事实。音乐教师则要为学生把好关,选择经典音乐曲目是极为重要的。比如《茉莉花》《京调》《山连山来水连水》《多年以前》等等,这些经典音乐曲目均可以给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音乐感受,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力,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基础音乐的革新与实践
  (一)明确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音乐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体,音乐的传播得益于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播借助于音乐的流动。二者是相互关联的。在一定的时空下,音乐与文化相伴而来,学习音乐的同时,也需要对文化进行学习。学习传统音乐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传统音乐也深深地呈现了传统文化的特征。中国传统音乐有几千年的历史,饱含着历史情感与民族情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讲,若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深悉中国传统音乐的人也必然懂得中国传统音乐又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整体。当下,音乐基础教育对中国传统音乐还没有完全重视,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浅层次地进行教学,未能在较深层面给予讲解中国传统音乐。从其根源上来剖析的话,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重视程度不够。在新时代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国传统音乐始终是中国音乐发展的根基,显然,若要与国际音乐接轨,把握好音乐根基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这样才有机会与国际音乐进行对话,进一步学习西方音乐,否则,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其他音乐文化的再学习。
  (二)建立完善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实践
  众所周知,音乐是有灵性的,它是个体灵感与社会环境的综合体现。同时,音乐教育不仅是价值观、艺术、审美的传递,更是智慧与思想的传递。基于此,音乐教育必然要从多个维度来认知与实践学习。学生应该在更为真实的情境下来进行学习,各类教学形式应集合于课程教学之中。大凡可以提升学生音乐的工具与思维均可以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运用,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去建构个体化的内涵与艺术情感。我国当下音乐教育偏重于欧洲音乐体系,而中国音乐教育则为辅助,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直接影响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再加上流行文化、网络音乐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冲击,更对中国音乐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力争均衡化中西方音乐文化,积极汲取各项资源,确定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使音乐教育更加全面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纪梦.美国密苏里州基础音乐教育研究[J].大众文艺,2020(08):244-245.
  [2]韩珍珍.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20(03):122.
  [3]李薇.幼儿基础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北方音乐,2020(02):128-129.
  [4]资利萍,颜琼.音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识读乐谱教学[J].科教导刊(下旬),2020(01):100-101.
  [5]李卓.基于新课标的基础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发展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80-81.
  [6]周天娇.从基础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谈高师声乐教学选曲[J].北方音乐,2019,39(19):95-96.
  [7]黄曼.論新课改理念下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J].教育观察,2019,8(29):134-135.
  (作者简介:王东梅,女,本科,赤峰市巴林左旗三山寄宿制学校,研究方向:音乐教育)(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目标,以及目前高校对教师声乐能力的具体要求出发.高校学前声乐教学需要确
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全面实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社会竞争力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音乐美育作为载体,通过对高职音乐美育的现状分析,提出
桂林彩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的代表,也是深受当地居民喜爱的地方戏曲.在如今文化发展强调百花齐放的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国内现有
摘要: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目标是为我国音乐事业的长远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我国音乐事业发展水平。新课程标准下,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是大势所趋。本文重点探讨当前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 音乐专业教学 职业导向  全面素质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培养出能够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高校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针对钢琴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而且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伴奏能力。为此,教师需要采用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和伴奏能力,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 钢琴演奏 钢琴伴奏 结合  一、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的作用  在高校钢琴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演奏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乡村小学全科师范生唱歌课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采用分层教学的理念,以更好地实现全科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乡村小学 全科 唱歌课 分层教学  一、引言  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是解决乡村师资短缺的有效办法。2015年,河北省首次面向省内贫困地区招收了300名乡村小学全科师范生。 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作为培养单位,相关教师展开了课堂教学研究。  所谓全科教师是指什么都
儿童声乐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科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了解当前儿童声乐教学在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课程设置、选择教材以及课堂教学环节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