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的季节,尊重人生本来的样子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应该遵循家庭成长的周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养育中。我们也应该尊重孩子成长的节奏,培育一个有情有义有贡献的人。我们还要让自己变得更自在和自然一些,就好像一棵树,只是全力让自己成长为一棵树。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本来样子成就完整的生命意义。
  我在治疗室里就遇到过不少“反季节父母”。当年幼的孩子最需要父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把孩子托付给别人照看,自己翻山越岭奔事业、忙生意。等到孩子长大需要独立时,他们却事事操心,把孩子当作婴儿管教。这种反季节的养育方式不仅容易导致亲子冲突不断,也极可能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尊重家庭成长的季节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命成长周期,就像一年四季,春天就该播种,夏天就是茂盛生长,秋天收获,冬天收敛。家庭也一样,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重点。如果不尊重大自然的四季轮换,人类就要受苦;如果不尊重家庭的“季节”更替,家庭就无法成长,甚至会混乱无序。
  其实所谓生活,就是孕育、培育和展现生命状态的一系列活动。处在三四十岁年龄的时候,如果没有意识到家庭的成长已经进入了养育为重点的“季节”,就会不自觉地让工作覆盖甚至删除家庭生活的内容,侵占我们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这是“反自然”的,这可能会让我们变得缺乏生命智慧,不能听见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也缺乏对家人需要和感受的关注,很难培育友善的人际关系。
  我们要学会来判断我们的家处在哪一个季节,不要在冬天幻想要做春天的事,而要做好当下这个季节应该做的事。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家庭和生活,可能就会有更多的耐心,也会有更多的智慧。有了孩子之后的新家庭,就应该尊重这个时期家庭所处的“季节”,扩展和享受一起照顾孩子的快乐,提升丰富家庭情趣的能力。
  尊重生命成长的节奏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和大自然渐行渐远,很容易忘记自然界规律:所有的生命都是有成长节奏的。一棵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是要尊重自己的成长节奏的:容许自己曾经作为种子,被埋在土壤里,单独地享受一段没有阳光的生活。然后,它才有机会破土而出,享受阳光雨露,按照自己的本来样子长成树芽、树苗、大树。大树如今有能力供鸟儿登枝,供人们借荫,不能没有那段被埋在土里、没有阳光的日子。
  所以,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应该容许他按照自己需要的节奏慢慢长大,在每个成长阶段展现他本来的样子。当孩子没有出现我们期待的那种变化时,就像种子在地下还没有发芽,不意味着它不存在,而是它需要更多的条件,更多的滋养。如果在需要“藏”的时候过早“曝光”,经常不会有更好、更持续的成长。我们培育的应该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贡献的人,而不是纯粹的“工作机器”或“成就容器”。
  我们也应该允许自己老去,当孩子逐渐长大,特别是到了青春期时,可能他不再那么欣赏、接纳我们,会有很多自己的主意。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承认我们会老,我们很多的想法和观念不一定总是正确,我们应该有胸怀,允许自己这样。然后我们就可以用不一样的眼光,去欣赏我们的孩子和我们不同的那一部分。
  
  尊重人生本来的样子
  和自然学习,我们还能对自己人生有更好的理解。一棵树,一株草,从出生到长高到死亡,从来没有指望做过别的,只是专心地做树、做草,没有想过去变成别的什么时髦的东西。它就是很安详地生长在它的土地上,把自己全部的生命展现出来,这就足够好了。我想,我们应该向大自然中的生灵学习,避免一些贪心,因为有时候贪心会烧坏我们对生命的耐心。人生最有价值的事,经常不是在前后,也不在左右,就在当时的那个点位上。就算是在经历一段困难的时光,只要认真对待,它也将成为未来人生中重要的起点。学会在生命的田野里享受每一段枯荣岁月,才会有一世实实在在的人生收成!
  自然养育中,我想也应该提到自在。父母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做什么是让我们的心是安宁、自在的。当我们感觉自在的时候,就更容易给孩子,给家人制造自在的经验。人在自在的时候,通常是比较善良和有智慧的。作为家庭治疗师,包括我自己长大的经历,让我知道很多父母在童年都是有创伤经历的。如果创伤经历没有得到修复,在养育的过程中,甚至夫妻之间的相处就会变得不自在、不自然。想要给孩子展现自然和自在的环境,父母自己需要先疗伤止痛。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有机会找到自己人生本来的样子,自在、自然地陪伴孩子,更多地体验到平安与幸福。
其他文献
有些父母总在擔心:“过早让孩子了解身体真的好吗?等他再长大一点说是不是更好?”如果我问你:“你觉得孩子几岁时需要学习自我保护能力?你肯定会说越早越好。那么,让孩子早早接触一些健康知识,也是对他成长最好的保护吧!”  我在急诊科工作的时候,有一次遇到一对夫妇带着刚过1岁的孩子来看急诊,妈妈讲述了孩子遇险的经过:“他吃东西时不小心摔倒了,抱起来后发现,孩子全身都变得青紫,呼吸困难。我当时吓得瘫在了地上
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一点儿不懂得关心他人?别以为孩子长大就懂了,该出手引导时必须出手。会关心人,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  洋洋5岁了,可是一点也不懂得体谅妈妈。妈妈出差刚到家,累得瘫在沙发上想休息一会儿,他像没看见一样,照旧拉着妈妈马上要读故事、玩假扮汪汪队救小动物的游戏,虽然妈妈会强打精神陪他玩,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可是心里还是有些担心:为什么这孩子不懂得体谅人,不知道关心人呢
多喝白开水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让宝宝少量多次喝水,补充水分,可以避免上火。  春捂别捂过头 春捂虽然需要,但如果穿得过多,会影响体内热量散发,造成上火。  合理添加辅食 宝宝4~6个月后,要逐渐给他添加各类辅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可以起到预防上火和便秘的作用。  增加室内湿度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用加湿器或其他方法增加室内湿度,防止宝宝的皮肤及鼻腔黏膜干燥。 
2016年1月25日,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凤凰网、星河拾捌文化经纪公司共同发起的“为你发声”互联网 公益行动的启动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陈鲁豫、张卫健、梅婷等20多位明星艺人出席了活动。    “为你发声”公益行动是一项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汇聚爱的力量,发出爱的声音的公益行动。作为国内最大的娱乐经纪公司,星河拾捌将组织旗下众多明星艺人以讲故事、在线支教等形式,为留守儿童、语言障碍儿童等
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各样潜在的危险因素,特别对于身体还未发育成熟,却又活泼好动的孩子。作为父母的我们只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帮助孩子安全、健康地成长。以下常见的几种紧急时刻,你或许曾经经历过;但与之相关的急救方法,你了解多少呢?  糟糕,呛住了!  历险宝宝:开心,19个月  有一次开心吃一块硬奶糖,走着走着突然被绊倒了,奶糖呛入了气管,他立刻小脸憋得通红,情急之下,妈妈赶紧让他弯腰拍背,幸
进入孕晚期,不少准妈妈会被一件痛苦而又难以启齿的事情缠上—痔疮。一旦得了痔疮,准妈妈不仅会坐立不安,痔核在大便时还可能反复多次出血或脱出,令人苦不堪言。面对发病率较高的孕期痔疮,准妈妈应该如何有效应对?  孕晚期来了,对于准妈妈而言,除了有即将迎接新生命的喜悦,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孕晚期常见的症状。前不久,有一位准妈妈来到我的诊室,她的预产期快到了,没想到却得了痔疮,每次大便都会出血,坐也不是,站也不
便便是直接反映宝宝健康和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和营养吸收利用情况。每一次便便,都像是一份检测报告,妈妈们需要从中发现蛛丝马迹,进而解读他所传递的重要信号,对症处理。  帮助宝宝轻松排便,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一起来听听身边那些过来人的宝贵经验吧—辣妈灭“火”达人有话说:  均衡搭配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点水准靠谱!  ——萱萱妈妈 幼师 宝宝1岁  专家解读:
在幼儿园里,一个小朋友讲故事后,其他小朋友给予评价的“故事大王”活动,在中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评论中受到普遍赞扬,却在美国和日本教育同行中引起了大量的讨论。他们讨论的焦点,正是我们从来都没意识到的中国文化的一种内核:批评和自我批评。  在很多幼儿园里,都有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活动安排。为了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让孩子勇于发言,敢于张口,很多幼儿园也鼓励小朋友自己讲故事。我和我的研究小组曾把一所中国幼儿
陪伴有质量高低之分,工作结束回到家中本该静下心来体验陪伴孩子的乐趣,可手机不离身、微信刷不停,看看身边,有多少父母习惯了低质量陪伴在家而不自知的?对爸爸妈妈来说,陪在孩子身边,却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独处或玩耍,这该如何是好?  三个要点,让爸爸妈妈也爱上在家陪玩!  关于开发材料  家庭环境包括为孩子创设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游戏环境,前两者已被当今的父母们所重视,而游戏环境则还未被人们所普遍关注。
新春物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