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抓好识字,学生今后的阅读、写话、习作才能水到渠成。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有意识地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即识字教学生活化。就是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生活来丰富识字教学,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建认识,愉快地识字,掌握汉字的规律,提高识字效率。根据人教版教材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识字教学中实现“生活化”谈谈个人看法。
一、让学生在生活游戏中趣味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这就意味着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入手,以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儿童天生好动,喜欢游戏活动,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游戏是每一个学生自愿参与而又乐此不疲的活动。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引入游戏,把枯燥乏味的识字过程变为丰富多彩的游戏。如:开火车游戏、找朋友游戏、摘果子游戏、词语大转盘游戏等等,让学在游戏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课时,为了巩固生字“回”字,巧妙地引入“大口包小口”这一字谜,学生兴致盎然,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因此,在识字活动中适时地引进猜字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并能巩固认识的生字的形和义的。另外,还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请“小老师”,教大家认准生字。这样既肯定了一部分识字能力强的学生,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又激发了其他学生的识字欲望。学生在游戏中识字,识字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感悟、体验。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快乐识字
当识字过程转化为真实的生活情景,充满活生生的形象、声音的时候,识字的过程就变得轻松愉悦了。因此,我们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努力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享受识字的快乐。
生活化情境的成功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识记兴趣、增强识记的效果。如在教学《菜园里》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开展蔬菜展示会,让学生自己从家里带蔬菜到学校,教师准备好各种蔬菜标签,然后组织学生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说说蔬菜的特点,记记蔬菜的名称。再引导学生回家用同样的方法给家里的水果及生活用品贴上标签。这样,把枯燥的识字教学融入生活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一些本来少见、复杂的字学生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了。比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热闹”的时候,出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车站、操场、商场、广场,学生在这么熟悉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领会了“热闹”的意思。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解,通过出示“开业后的商场和没开业时的商场”,“没人时的操场及很多人时的操场”图片,学生很快就分辨出哪边热闹哪边不热闹,学生不但记住了字形还对“热闹”有了正确的感知。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体验识字的乐趣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通过多用,使所学的知识更巩固。所以,教师除了课本教学之外,还要努力把识字教学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识字。从而达成识字教学最高质量要求“会用”。
1.鼓励阅读,熟悉汉字。阅读是识字的源泉,也是对识字得检验,使学生的识字有了用武之地。虽说低年级孩子平时的阅读材料有限,但利用好班级图书角中的读物着实也有不少的收获。如每天中午布置阅读课外书,要求孩子们反复多遍指读阅读材料,增加与汉字见面的机会。通过和文字材料反复见面,学生对一部分出现频率较高的汉字,有些从陌生到不陌生,有些从不陌生到熟识,逐步熟悉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最终达到认识汉字的目的。在鼓励阅读的同时,还可组织学生举行朗读比赛,并进行奖励这样就达到了以字促读、读中识字的目的。
2.边看电视边识字。动画片是颇受孩子欢迎的电视节目,我们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注意认读字幕,学生不仅看得开心,还认识了不少字像这段时间热播的《喜洋洋》、《海绵宝宝》,于是我就布置了认读这两部动画的字幕的作业。第二天语文课之前就先把记下的一部分字(特别是在课堂中曾学过的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正因为这些字来自他们爱看的动画片的缘故,每次认读总让他们兴趣十足。同时经常会有学生说“老师,我发现昨天的动画片中有我们学到过的字呢!”说话时流露的神气劲,足以证明识字的效果。
3.生活中随机识字。《自选商场》这节识字教学课中,我就发现有很多字都是学生在生活中无意识的记下来的。比如“牛奶”这两个字:有一个学生说,我们每天喝的牛奶盒子上都有这两个字,说着还从书包里拿出来展示。还有学生说,我们每天用的铅笔上就有“铅笔”这两个字。在生活中识字,是学生识字的另外一条重要途径;识字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养成了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好习惯。长时间的坚持、训练,识字量肯定会大增。为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或运用汉字,我鼓励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读招牌读路名,收集包装袋识字。
四、让评价贴近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持续识字的热情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不用争辩的事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实际教学评价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个问题。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要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进程,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识字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对识字有困难的孩子,不要轻易地给予否定的评价,而是提醒学生说:“看清楚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声调是几声?”“不要紧张,跟着老师再读一次!” 甚至有时反复纠正,孩子也不能读准时,老师则要给予孩子鼓励然后课后一点一点的纠正。
在教学《看电视》的生字时,我先让学生自读生字,问道:你会怎样又快又好的记住那个字?梁家俊站起来,大声地说:“老师,我是这样记住“沙发”的“沙”的,“江门”的“江”去掉“工”字加上“少”字就是沙”。”我满意地说:“家俊同学,真聪明。奖你一张表扬信。”这时孩子们都羡慕得看着家俊手中的表扬信。我问:“同学们,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吗?”同学们像受到启发似的,一个个把手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看不到而吃亏,看着孩子们热情高涨的样子,听着一个个有趣的个个性的识字方法,我的心里甜滋滋的。孩子们得到了肯定,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识字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教师把识字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让学生在生活游戏中趣味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这就意味着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入手,以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儿童天生好动,喜欢游戏活动,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游戏是每一个学生自愿参与而又乐此不疲的活动。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引入游戏,把枯燥乏味的识字过程变为丰富多彩的游戏。如:开火车游戏、找朋友游戏、摘果子游戏、词语大转盘游戏等等,让学在游戏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课时,为了巩固生字“回”字,巧妙地引入“大口包小口”这一字谜,学生兴致盎然,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因此,在识字活动中适时地引进猜字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并能巩固认识的生字的形和义的。另外,还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请“小老师”,教大家认准生字。这样既肯定了一部分识字能力强的学生,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又激发了其他学生的识字欲望。学生在游戏中识字,识字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感悟、体验。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快乐识字
当识字过程转化为真实的生活情景,充满活生生的形象、声音的时候,识字的过程就变得轻松愉悦了。因此,我们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努力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享受识字的快乐。
生活化情境的成功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识记兴趣、增强识记的效果。如在教学《菜园里》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开展蔬菜展示会,让学生自己从家里带蔬菜到学校,教师准备好各种蔬菜标签,然后组织学生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说说蔬菜的特点,记记蔬菜的名称。再引导学生回家用同样的方法给家里的水果及生活用品贴上标签。这样,把枯燥的识字教学融入生活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一些本来少见、复杂的字学生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了。比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热闹”的时候,出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车站、操场、商场、广场,学生在这么熟悉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领会了“热闹”的意思。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解,通过出示“开业后的商场和没开业时的商场”,“没人时的操场及很多人时的操场”图片,学生很快就分辨出哪边热闹哪边不热闹,学生不但记住了字形还对“热闹”有了正确的感知。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体验识字的乐趣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通过多用,使所学的知识更巩固。所以,教师除了课本教学之外,还要努力把识字教学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识字。从而达成识字教学最高质量要求“会用”。
1.鼓励阅读,熟悉汉字。阅读是识字的源泉,也是对识字得检验,使学生的识字有了用武之地。虽说低年级孩子平时的阅读材料有限,但利用好班级图书角中的读物着实也有不少的收获。如每天中午布置阅读课外书,要求孩子们反复多遍指读阅读材料,增加与汉字见面的机会。通过和文字材料反复见面,学生对一部分出现频率较高的汉字,有些从陌生到不陌生,有些从不陌生到熟识,逐步熟悉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最终达到认识汉字的目的。在鼓励阅读的同时,还可组织学生举行朗读比赛,并进行奖励这样就达到了以字促读、读中识字的目的。
2.边看电视边识字。动画片是颇受孩子欢迎的电视节目,我们可以有意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注意认读字幕,学生不仅看得开心,还认识了不少字像这段时间热播的《喜洋洋》、《海绵宝宝》,于是我就布置了认读这两部动画的字幕的作业。第二天语文课之前就先把记下的一部分字(特别是在课堂中曾学过的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正因为这些字来自他们爱看的动画片的缘故,每次认读总让他们兴趣十足。同时经常会有学生说“老师,我发现昨天的动画片中有我们学到过的字呢!”说话时流露的神气劲,足以证明识字的效果。
3.生活中随机识字。《自选商场》这节识字教学课中,我就发现有很多字都是学生在生活中无意识的记下来的。比如“牛奶”这两个字:有一个学生说,我们每天喝的牛奶盒子上都有这两个字,说着还从书包里拿出来展示。还有学生说,我们每天用的铅笔上就有“铅笔”这两个字。在生活中识字,是学生识字的另外一条重要途径;识字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养成了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好习惯。长时间的坚持、训练,识字量肯定会大增。为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或运用汉字,我鼓励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读招牌读路名,收集包装袋识字。
四、让评价贴近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持续识字的热情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不用争辩的事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实际教学评价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个问题。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要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进程,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识字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对识字有困难的孩子,不要轻易地给予否定的评价,而是提醒学生说:“看清楚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声调是几声?”“不要紧张,跟着老师再读一次!” 甚至有时反复纠正,孩子也不能读准时,老师则要给予孩子鼓励然后课后一点一点的纠正。
在教学《看电视》的生字时,我先让学生自读生字,问道:你会怎样又快又好的记住那个字?梁家俊站起来,大声地说:“老师,我是这样记住“沙发”的“沙”的,“江门”的“江”去掉“工”字加上“少”字就是沙”。”我满意地说:“家俊同学,真聪明。奖你一张表扬信。”这时孩子们都羡慕得看着家俊手中的表扬信。我问:“同学们,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吗?”同学们像受到启发似的,一个个把手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看不到而吃亏,看着孩子们热情高涨的样子,听着一个个有趣的个个性的识字方法,我的心里甜滋滋的。孩子们得到了肯定,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识字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教师把识字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