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穿支病变进展性脑卒中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不同亚型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
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穿支动脉供血区孤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CISS分型标准,36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BAD),26例为穿支动脉疾病型(PAD)-BAD,18例为PAD-脂质玻璃样变(LD)。按照END定义将80例患者分为END组(43例)和非END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穿支动脉供血区孤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ND的危险因素。
结果END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4.75±2.56)分,高于非END组的(3.17±2.49)分,P<0.05。END组冠心病患者11例(25.58%,11/43),多于非END组的3例(8.11%,3/37),P<0.05。两组患者CISS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7, P=0.0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NIHSS评分(OR=3.282,95%CI:1.708~7.326,P<0.05)、PAD-BAD(OR=4.159,95%CI:2.068~11.139,P<0.05)是穿支动脉供血区孤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PAD-BAD是穿支病变进展性脑卒中END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密切关注此类患者的病情变化,必要时给予有效措施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