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单药联合短效行抗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随访期间收缩压变异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长效单药联合短效行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在随诊期间收缩压变化。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接受抗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长效单药组与短效联合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变化情况。结果:长效单药组基线收缩压为(148.7±17.8)mm Hg,短效联合组基线收缩压为(143.5±16.9)mm 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P>0.05)。长效单药组收缩压下降值为(11.3±6.5)mm Hg,收缩压标准差为(8.6±3.6)mm Hg;短效联合组收缩压下降值为(9.4±15.4)mm Hg,收缩压标准差为(7.5±4.1)mm 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单药较短效联合用药在抗高血压治疗方面具有突出的临床优势,可有效降低随诊期间患者收缩压,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长效单药抗高血压; 短效联合抗高血压; 收缩压变异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long-term line of single-drug combination of short-acting antihypertensiv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observed in patients during the follow-up impact of variability. Metho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treated 60 patients with anti-hypertensive,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long-term monotherapy with short-acting combination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and observe after treatmen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changes. Result: The long-term monotherapy baseline systolic pressure (148.7±17.8) mm Hg, short-acting combination group for baselin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143.5±16.9) mm H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1.67,P>0.05). Long-term value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ecreased monotherapy group (11.3±6.5) mm Hg,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 (8.6±3.6) mm Hg,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ecreased short-acting combined group was (9.4±5.4) mm Hg,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7.5±4.1) mm Hg, compared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long-term effect of combination therapy monotherapy short of outstanding clinical advantage in terms of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 during the follow-up,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Long-acting antihypertensive monotherapy; Short-acting antihypertensive join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 General Hospital of Tonghua Mining Group, Baishan 1343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1.040
  血压变异性主要是指患者在某段时间内体内血压发生波动的情况,据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当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受到损害程度加重时,血压变异性的变化也随之增高。因此,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品,同时可有效改变血压变异性[1]。但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不同种类的抗高血压药物可对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产生不同的影响[2]。现本院对收治的接受抗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长效单药与短效联合药物治疗,可见前者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优势,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接受抗高血压患者,全部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在140、90 mm Hg以上,并具有高血压病史,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排除了自行服用其他种类降压治疗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长效单药组与短效联合组,每组各30例。长效单药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9~75岁,平均(54.6±2.5)岁,病程1~4年,平均(2.5±0.2)年。短效联合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1~73岁,平均(57.2±2.8)岁,病程2~3年,平均(2.7±0.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长效单药组:每天给予1次氯胺地平,10 mg/次。短效联合组:每天给予2次尼群地平,5 mg/次,每天给予2次卡托普利,每次12.5 mg,两组患者均持续1年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完成1年治疗前后的基线收缩压、收缩压下降数值及收缩压标准差。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长效单药组和短效联合组基线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P>0.05)。长效单药组收缩压下降值、收缩压标准差与短效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高血压患者仍以降压作为主要治疗目标,绝大多数的临床研究工作者忽略了血压波动影响,即抗压治疗对血压变异性造成的影响。血压变异性主要是指患者在某一段时间内,机体自身血压情况发生变化的程度。近期的研究报告指出,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的伤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血压变异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脑卒中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造成影响,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3]。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对于高血压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不仅可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同时可达到有效改善血压变异性的目的[4]。在本次研究中,本院针对收治的60例接受抗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长效单药与短效联合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完成相应的降压治疗后,在随访过程中其收缩压水平均可体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但长效药物的降压效果较为短效药物的联合应用更加显著[5]。结合以往的临床经验可知,长效药物相比于短效药物不仅能作用时间较长,这就使得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同时收到了严重的影响[6]。因此,笔者在对高血压患者行抗压药物治疗时,无论选择长效药物或短效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在随访期间都可观察到患者的收缩压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可见血压变异性数值下降程度与药物作用时间长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7]。但本次研究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一定局限性:(1)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血压特异性时均采用了两次血压值,可能导致所计算出来的收缩压数值可能偏大。(2)在选用长效单药降压药物时仅采用了一种药物进行抗压治疗,未能对不同种类的长效收缩药物进行研究,可能对结果造成一定影响[8]。(3)因为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两种治疗方法降低血压的临床疗效,而非对血压变异性展开研究,因此,此种研究方法也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9]。(4)本次研究中的样本量不大,若想进一步得出精确的结论仍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治疗[10]。但通过上述研究仍可反应出,长效单药较短效联合用药在抗高血压治疗方面具有突出的临床优势,可有效降低随诊期间患者收缩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一种理想方法推广与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陈卫红,黄一宁.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与脑卒中复发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1,13(8):1734-1735.
  [2]曹大平.老年高血压患者随诊期间收缩压变异性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D].郑州:郑州大学,2013.
  [3]黄学磊,曹中朝.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06,12(16):1985-1986.
  [4] Kario K. Orthostatic hypertension: a measure of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for predicting cardiovascular risk[J]. Circ J,2012,73(6):1002-1007.
  [5]苏定冯.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的治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9):1863-1864.
  [6] Auler JO Jr, Galas F R, Sundin M R, et al. Arterial pulse pressure variation predicting fluid responsiveness in critically ill patitents[J]. Shock,2012,30(2):2118-2122.
  [7]吴寿,阮春雨,李冬青,等.高血压前期人期中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4):1335-1336.
  [8]米娜瓦尔玉斯英.高血压的基本治疗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909-1910.
  [9]潘俊龙.高血压常见药物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2456-2457.
  [10] Schillaci G, Pucci G, Parati G.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 additional target for antihypertensive treament[J]. Hypertension,2011,58(2):3133-3135.
  (收稿日期:2015-05-05) (本文编辑:王宇)
其他文献
以VC++的类库(MFC)为开发平台,设计具有友好人机交互界面的滑动摩擦副热分析系统,该系统对复杂的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简称APDL)进行了后台封装,可实现参数化的模拟仿真。在系统中输入
“人是理性者”这是近现代西方哲人的命题,但是人类所有伟大的创造都是在巨大情感和游戏之乐的牵引下,在理性人的高尚游戏中产生的。游戏之乐是一切创造的基础;游戏者就是创造者
本文在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秦代“初为赋”进行再研究。认为多年来专家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的“初为赋”是汉代赀算的源起,它的产生经历了由西周春秋的军赋向战国户赋、秦代赀
兰白都市经济圈的性质问题是有关构建兰白都市经济圈所有问题的逻辑起点。兰州和白银底子薄、基础差的现实情况和甘肃省对兰白都市经济圈在全省经济发展中起到"中心"、"龙头"带动
【摘要】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96例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对照组给予华法林及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为6.25%,对照组为2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hsCRP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NT-
目的:探讨香烟暴露及戒烟对大鼠肺白介素-8、谷胱甘肽(GSH)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对照组、吸烟组(1月、2月组)、戒烟组(1月、2月组)。每组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路径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5例经临床确诊的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26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149例(A组)和非老年组118例(B组)。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分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脑卒中将上述两组分为脑卒中组A1和B1以及非脑卒中组A2和B2。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特点并分析其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A组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山莨菪碱在创伤性肺损伤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创伤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
【摘要】 目的:观察采用MS方序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西药降压、降糖、降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MS方序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5 d。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