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次教学法在高中体育选项课中的有效性分析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_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高中体育选项课,提出轮次教学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用轮次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授课。对教学过程、效果和考核方式进行定性对比,对考核结果、练习时间和教师指导效率进行定量对比。分析表明轮次教学法具有明显的有效性,研究结论为有效实施高中体育选项课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轮次教学法;高中;体育选项课;有效性;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4-0037-02
  高中体育课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健康和终身体育意识及社会适应能力,学生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和教师采用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1-2]。传统授课方式限制教师特长及优势发挥,场地器材利用率较低,致使多数省市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不能有效实施[3-5]。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开展情况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6-9]等方面,缺少有效实施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
  一、研究对象
  哈尔滨市剑桥第三中学高一1~8班学生,共计328人,其中男生178人,女生150人。根据高中学生生理特点,采用男女生分班教学、分班后男女生分别由两个自然班合成一个班级。本文以男生为研究对象,8个自然班随机合班编成1~4班,其中,1、2班为实验班共94人,采用轮次教学法授课,3、4班为对照班共84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
  二、研究方法
  2.1 对比分析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两个实验教学班和两个对照教学班,分别采用轮次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对一个学期教学过程中采用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学生练习时间、教师指导效率及考核方式和结果等指标参数进行记录并整理。
  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03-2007工作表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比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2.3 轮次教学方法
  2.3.1 轮次教学法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地域特点和课时安排,制定出三学年六学期选项课项目及考核内容,以田径为例(表1)。
  2.3.2 学期教学设计
  学期初从表1中选定四个大项中的四个小项作为授课内容,实验班学生填写表1,由教师按学生填写情况将其分成四个选项组,设定四节课为一个教学轮次。当四个小组都是第一轮次学习新内容时,教师对其中一个小组安排选项课教学,其他三个小组安排组长带领进行针对其选项的预习性自主练习。第二轮次开始后,每节课进行一个组的项目教学,另外三个组分别由组长带领进行本组项目上一轮次教学内容的巩固与提高练习,并在下一轮次上课时进行考察检验。每学期共计9个轮次,每个选项组进行9次教学以及25次课堂练习。下学期重新进行上述教学过程。三个学年6次选项,学生可选同一或不同项目,如每个项目选择两次以上,则期末考核内容变化,标准提高。
  2.3.3 课堂教学设计
  轮次教学法课堂教学包括四部分。
  (1)课堂常规,与传统教学相同。(2)准备部分,常规准备由教师或体委带领全班共同练习,专项准备由教师带领选项组进行专项热身活动。(3)开始部分,首先非本次授课的三个组按顺序进行上次课练习成果展示,每组1~2min,其他组学生观看并总结,然后由教师安排本次课练习内容与目标,进入练习时间。本次课选项组进入课堂教学过程。(4)结束部分,由各组长带领本组学生,针对本组项目及本次课练习进行身体放松,集合后由教师小结并布置作业。
  2.3.4 轮次教学法考核方式
  期末两节课考生持学年成绩总表(表2)到对应考场进行考核,结束后由考场教师将成绩填入表中,全部考试结束将表上交任课教师,参照“成绩与分值对照表”(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教科书及本校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给出分值,综合评价后填写评分并由教师和学生签名,完成学期考核。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轮次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特点对比
  相对传统教学法,轮次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有效激发并提高学习兴趣;(2)提高教师教授效率;(3)提高学生自主和创造性学习效率;(4)适当增加课堂教学容量;(5)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6)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对北京六所高中调查表明[9],学生接受从规定内容中选择一项考试的占52.6%,考自己最擅长内容的占39.5%,仅有6.6%的学生选择统一考试内容。
  3.2 考核成绩对比
  本学期对比班进行田径和跳绳两个项目教学,实验班进行田径、跳绳、篮球和羽毛球四个项目教学,选取田径和跳绳两项进行成绩对比,结果见图1和图2。
  图中两个项目、七个考核内容成绩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班有五个内容不合格率为零,另两个内容不合格率小于对照班,实验班的良好率及优秀率均高于对比班。实验班所学项目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既有基础和兴趣浓厚是提高课堂效率和考核成绩的重要因素。
  图1 田径项目学期成绩对比
  注:对比班学生人数84人,参加考试人数76人,8人因伤病缺考;实验班选修田径项目人数为18人,参加考试人数17人,1人因伤病缺考。
  图2 跳绳项目学期成绩对比
  注:对比班学生人数84人,参加考试人数80人,4人因伤病缺考;实验班选修跳绳项目人数为24人,参加考试人数24人。
  3.3 学生课堂练习时间对比
  采用抽样统计方法对单节课课堂练习时间进行分析,统计数据显示,实验班授课组和非授课组练习时间和密度均大于对照班,实验班授课组学生数约为对照班的四分之一,课堂教学环节减少,组织效率提高,增加了学生练习时间和密度。实验班非授课组学生,分三组由组长带领按教师布置内容直接进入课堂练习,课堂效率提高。
其他文献
采用冲压发动机地面连管试验系统对玻璃纤维酚醛材料进行了烧蚀试验.通过分析烧蚀材料的微观形貌以及燃气温度、压力和流速对烧蚀过程的影响,研究了玻璃珠的形成机理.研究发
根据S2-与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以及H2S在水溶液中的的电离平衡,推导出了在pH〈5时,以玻璃pH电极为参比,用硫电极测得硫离子滴定金属离子至化学计量点处的电动势值与pH值呈线性
针对传统数值求解方法存在的不足,将Adomian分解法(Adomian Decomposition Method,ADM)引入到反应工程非线性数模求解中,可给出非线性数模逼近解析解的代数表达式.介绍了ADM的基本
为了加强安检领域中对隐匿武器的检测,引入了一种主动式毫米波焦平面成像系统的实验样机.介绍了其原理和结构,并以机场和海关等场合的安检为应用背景,对该系统采集到的图像,应用自
以1,1′-双[2-(三乙氧基硅基)乙基]二茂铁(BTEF)和正硅酸乙酯(TEO S)为前驱物,经溶胶-凝胶过程(NH4F为水解聚合催化剂)制备了二茂铁桥联聚倍半硅氧烷修饰的玻碳电极(BTEF/TEO S/GCE).采
算子的因子交换性是算子代数之间同构的不变量之一.进一步研究其逆命题是否成立的问题,有助于加深因子交换性与算子代数的代数和几何性质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利用算子理论和
以圆管变形为管球相间零件为研究对象,对液压成形这种新工艺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圆管液压成形过程.管件液压成形主要有褶皱和破裂两种失效形式
在Adams环境下设计了悬臂梁激振仿真系统并在实验室搭建了悬臂梁激振系统,通过对系统多种方式的激振,采集了梁上各测点振动信号.使用MSNR,GOSA和JADE这3种ICA算法分别对信号
以六水合二氯化钴与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合成了超分子化合物[Co(H2O)6]Cl2·2{(CH2)6N4}·4H2O,用Vario EL元素分析仪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对其失
针对LB型节能高温变换催化剂工程应用、过程优化、表面性能研究之必需,运用程序升温脱附(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TPD)技术,实验测得CO,H2O,CO2在催化剂上的TPD曲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