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信息:作为高新技术展示的平台,1999年以来,高交会的核心内容一直以创新为主,尤其是最近的三届高交会,第十届的主题是“科技改善民生、创新改变世界”,第十一届是“创新•创业•发展”,到第十二届则是“科技引领转型,创新推动发展”。从主题的变化来看,高交会在具体内涵上都有哪些转变?
高国辉:第十二届高交会的主题是“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转型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科学,二是技术,也就是科学和技术要引领中国的传统产业实现转型。
一般认为,三类的企业卖产品,二类的企业卖专利,一类企业卖的是集成与标准。转型转什么,就是要突破原来简单的劳务操作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这就要靠科学和技术,这也是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紧密贴近的。我们现在出口大量的产品,国外得到实惠却反而说我们倾销。相比之下,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的能力来实现产业的更新换代。只有靠技术本身的升级,结构才能转型。深圳就是要在这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进而实现升级换代。
现在深圳有三大振兴计划,分别是互联网、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未来还会实施材料和文化创意产业两个振兴规划。如果在这五大产业都能竞相突破,就和十二五规划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完全吻合了。
“创新驱动发展”,就是不能简单地把别人的东西照抄、照搬。原来的路径是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太慢了。我们能不能在前沿上进行创新?这个创新要站在什么角度?比如说互联网、新能源、文化创意,我们现在的水平和美国、欧洲差不多,新材料、生物方面相对薄弱,但差距也不大,就是三五年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创新才是根和魂,有了根和魂,我们和别人的竞争才有实力。
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欧洲发生了债务危机,中国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能够安然无恙,创新就更有条件了。“创新驱动发展”是有很多深层涵义的,胡锦涛总书记讲到,到2020年要把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我们还有十年的时间,怎么创新?首先是企业创新,其次是城市创新,再迈进一步是区域创新,最后才是国家创新。
中国经济信息:袁宝成副市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高交会走过十二年,已经打造成为“中国科技第一展”,十二年后又站在新的起点、新的阶段。关于未来十年的高交会发展,深圳有什么样的规划?
高国辉:首先要理解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概念,“中国”两字的含义就是有国家的支持和参与,目前为止已经有十个部委参与。由商务部牵头,最后到农业部,可见这是国家的品牌。“高新技术”,就是在技术上要领先。“成果交易会”,就是领先的技术要形成成果,然后才有交易会。高交会是技术、资本、人才的有机结合,这三方面的融合通过一届高交会可能实现不了,但通过两届、三届就可以成为现实。通过十二届的高交会,已经有数百家企业成功上市,这就是高新技术转化的成果,这就是产、学、研一体化的结果。包括腾讯、比亚迪、朗讯等内地的很多企业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转化的。
中国经济信息:从2005年开始,高交会的海外分会就进入了发展的新纪元。您可以介绍一下高交会的发展历程和今年高交会的成果吗?
高国辉:高交会诞生之初,就确定要占领两个市场,高交会通过高新技术要带一些企业走出去,目的是要把别人高科技的技术拿回来为我所用,同时我们的产品也需要融入国际市场。本次高交会有两个新闻值得特别关注:一是世纪光电大功率照明产品已经获得欧洲电网的认可,二是专攻小功率电灯泡的聚作实业将与欧洲签约2.3亿的订单,他们的产品已经进入日本的超市终端和美国的沃尔玛超市。
今年的高交会成果,可以说非常喜人。我们今年的以色列分会有100多家企业参会;匈牙利分会已经举办三年,明年的分会将会有200多家企业参加,不仅匈牙利本国,周边的罗马尼亚等国的企业。很多其他的国家都在邀请我们去海外开办分会,但是我们目前有些忙不过来。之所以选择匈牙利,是因为匈牙利与西欧、东欧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他们自己也认为和中国在文化等领域有很深的渊源。
中国经济信息:近几年来,深港创新圈的概念非常火热,媒体也非常关注,您认为深港创新圈对深港两地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高国辉:香港的制度是五十年不变,在香港的发展中,大陆是其腹地,给予了很多支撑。深港创新圈的概念提出时,香港人普遍支持。这个概念是以深圳、香港为中心,五十公里半径画圈,形成的一个广泛合作空间。
通过这个概念的提出,我们的研发既可以在香港,也可以在深圳,生产一般都在深圳。今年选择的项目一个是华大基因,它是研究基因突破的企业。近三年,该企业在《自然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超过10篇。华大基因在深圳堆成的计算机有120万亿次,在香港是20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对进口的实验样品在香港做初步的处理,大量的数据处理是在深圳。
深港创新圈还有杜邦太阳能薄膜、高科技养猪、废旧轮胎的处理、医疗垃圾处理等高科技项目。
中国经济信息:2015年深圳的GDP目标是达到15000亿元,超过新加坡。这样的宏伟目标是基于什么基础而提出的?
高国辉:根据深圳去年公布的三大产业振兴计划,还有正在进行的新材料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筹备。文化创意产业在深圳发展势头很好,比如互联网行业深圳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LED大屏幕显示,包括奥运会、60周年国庆、广州亚运会,所有的大屏幕LED产品都是产自深圳。
可以说,深圳的产业布局是科学和合理的,而且增长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今后的一个主题是转型,科技和创新是深圳尤为重视的,在国家支持,特区优势,以及科技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这个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高国辉:第十二届高交会的主题是“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转型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科学,二是技术,也就是科学和技术要引领中国的传统产业实现转型。
一般认为,三类的企业卖产品,二类的企业卖专利,一类企业卖的是集成与标准。转型转什么,就是要突破原来简单的劳务操作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这就要靠科学和技术,这也是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紧密贴近的。我们现在出口大量的产品,国外得到实惠却反而说我们倾销。相比之下,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的能力来实现产业的更新换代。只有靠技术本身的升级,结构才能转型。深圳就是要在这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进而实现升级换代。
现在深圳有三大振兴计划,分别是互联网、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未来还会实施材料和文化创意产业两个振兴规划。如果在这五大产业都能竞相突破,就和十二五规划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完全吻合了。
“创新驱动发展”,就是不能简单地把别人的东西照抄、照搬。原来的路径是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太慢了。我们能不能在前沿上进行创新?这个创新要站在什么角度?比如说互联网、新能源、文化创意,我们现在的水平和美国、欧洲差不多,新材料、生物方面相对薄弱,但差距也不大,就是三五年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创新才是根和魂,有了根和魂,我们和别人的竞争才有实力。
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欧洲发生了债务危机,中国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能够安然无恙,创新就更有条件了。“创新驱动发展”是有很多深层涵义的,胡锦涛总书记讲到,到2020年要把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我们还有十年的时间,怎么创新?首先是企业创新,其次是城市创新,再迈进一步是区域创新,最后才是国家创新。
中国经济信息:袁宝成副市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高交会走过十二年,已经打造成为“中国科技第一展”,十二年后又站在新的起点、新的阶段。关于未来十年的高交会发展,深圳有什么样的规划?
高国辉:首先要理解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概念,“中国”两字的含义就是有国家的支持和参与,目前为止已经有十个部委参与。由商务部牵头,最后到农业部,可见这是国家的品牌。“高新技术”,就是在技术上要领先。“成果交易会”,就是领先的技术要形成成果,然后才有交易会。高交会是技术、资本、人才的有机结合,这三方面的融合通过一届高交会可能实现不了,但通过两届、三届就可以成为现实。通过十二届的高交会,已经有数百家企业成功上市,这就是高新技术转化的成果,这就是产、学、研一体化的结果。包括腾讯、比亚迪、朗讯等内地的很多企业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转化的。
中国经济信息:从2005年开始,高交会的海外分会就进入了发展的新纪元。您可以介绍一下高交会的发展历程和今年高交会的成果吗?
高国辉:高交会诞生之初,就确定要占领两个市场,高交会通过高新技术要带一些企业走出去,目的是要把别人高科技的技术拿回来为我所用,同时我们的产品也需要融入国际市场。本次高交会有两个新闻值得特别关注:一是世纪光电大功率照明产品已经获得欧洲电网的认可,二是专攻小功率电灯泡的聚作实业将与欧洲签约2.3亿的订单,他们的产品已经进入日本的超市终端和美国的沃尔玛超市。
今年的高交会成果,可以说非常喜人。我们今年的以色列分会有100多家企业参会;匈牙利分会已经举办三年,明年的分会将会有200多家企业参加,不仅匈牙利本国,周边的罗马尼亚等国的企业。很多其他的国家都在邀请我们去海外开办分会,但是我们目前有些忙不过来。之所以选择匈牙利,是因为匈牙利与西欧、东欧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他们自己也认为和中国在文化等领域有很深的渊源。
中国经济信息:近几年来,深港创新圈的概念非常火热,媒体也非常关注,您认为深港创新圈对深港两地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高国辉:香港的制度是五十年不变,在香港的发展中,大陆是其腹地,给予了很多支撑。深港创新圈的概念提出时,香港人普遍支持。这个概念是以深圳、香港为中心,五十公里半径画圈,形成的一个广泛合作空间。
通过这个概念的提出,我们的研发既可以在香港,也可以在深圳,生产一般都在深圳。今年选择的项目一个是华大基因,它是研究基因突破的企业。近三年,该企业在《自然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超过10篇。华大基因在深圳堆成的计算机有120万亿次,在香港是20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对进口的实验样品在香港做初步的处理,大量的数据处理是在深圳。
深港创新圈还有杜邦太阳能薄膜、高科技养猪、废旧轮胎的处理、医疗垃圾处理等高科技项目。
中国经济信息:2015年深圳的GDP目标是达到15000亿元,超过新加坡。这样的宏伟目标是基于什么基础而提出的?
高国辉:根据深圳去年公布的三大产业振兴计划,还有正在进行的新材料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筹备。文化创意产业在深圳发展势头很好,比如互联网行业深圳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LED大屏幕显示,包括奥运会、60周年国庆、广州亚运会,所有的大屏幕LED产品都是产自深圳。
可以说,深圳的产业布局是科学和合理的,而且增长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今后的一个主题是转型,科技和创新是深圳尤为重视的,在国家支持,特区优势,以及科技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这个目标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