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俗语着手,以《〈越谚〉点注》为参照对象,结合《绍兴市志》、《绍兴县志》,对比其意思相近却有不同之处的俗语,考查其用字不同的原因,总结归纳,得出最恰当的表述方式,旨在保护绍兴方言。
关键词: 《〈越谚〉点注》 《绍兴市志》 《绍兴县志》 对比 解释
《越谚》是一部反映中国清代越地方言、谣谚集的语言文献,会稽(绍兴)范寅辑。全书以记录口头俗语为目的,对于方言、谚语、歌谣,完全照口头传唱著录,不避土音俗字。因此,保存了越中方言、谣谚,可以当方言词典来用。但全书较多生僻字,阅读不便。绍兴文理学院侯友兰教授等对《越谚》进行断句,繁化简,注释等整理工作,完成《〈越谚〉点注》一书。笔者以《〈越谚〉点注》为参照对象进行整理对比。本文仅对《〈越谚〉点注》俗语部分进行对比。
进行对比的另外两本书,《绍兴市志》与《绍兴县志》经过众多修志人员撰稿,均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完成,两书的方言卷中记载了大量绍兴俗语。对此三本书进行对比整理,可以对存在的一些用字、用词的不同,语言的变化等导致的不同表述进行解释。非敢自是,仅提出个人观点。
对难以理解的俗语和语音对比,笔者对绍兴地区的一些老人进行采访,采访对象均为70岁以上识字且一直居住在当地的老人。
关键词: 《〈越谚〉点注》 《绍兴市志》 《绍兴县志》 对比 解释
《越谚》是一部反映中国清代越地方言、谣谚集的语言文献,会稽(绍兴)范寅辑。全书以记录口头俗语为目的,对于方言、谚语、歌谣,完全照口头传唱著录,不避土音俗字。因此,保存了越中方言、谣谚,可以当方言词典来用。但全书较多生僻字,阅读不便。绍兴文理学院侯友兰教授等对《越谚》进行断句,繁化简,注释等整理工作,完成《〈越谚〉点注》一书。笔者以《〈越谚〉点注》为参照对象进行整理对比。本文仅对《〈越谚〉点注》俗语部分进行对比。
进行对比的另外两本书,《绍兴市志》与《绍兴县志》经过众多修志人员撰稿,均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完成,两书的方言卷中记载了大量绍兴俗语。对此三本书进行对比整理,可以对存在的一些用字、用词的不同,语言的变化等导致的不同表述进行解释。非敢自是,仅提出个人观点。
对难以理解的俗语和语音对比,笔者对绍兴地区的一些老人进行采访,采访对象均为70岁以上识字且一直居住在当地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