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拓展式阅读教学的探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n91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作为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初中语文拓展式阅读教学的概念与意义


   1.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大学素养、问题意识、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拓展式阅读教学,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对文章进行拓展,将生活经历、新闻事件、民俗文化等引入到相关阅读中,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语文思维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可见拓展式语文阅读教学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并非单纯地模仿,学习者总是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以自身的经验(包括以前所接触到的非正式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等)来理解、接受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初中语文扩展式阅读教学就很好地响应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其将语文阅读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课堂过渡成为师生双向互动的课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学生发散思維进行拓展、联想阅读),这有利于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3.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视野
   语文是一门包容的、广阔的学科,可谓是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当是开放且极具活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施以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其学习受到地理环境(家乡风俗)与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语文知识面、语文视野都存在一定差异。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更应当千方百计地利用一切教学资源(自然风光、民俗背景、校园活动、文物古迹等),使之成为学生拓展式阅读的良好素材,努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视野。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英语教学具有双重性质,不仅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展现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换言
2005年,我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近年来,被纳入广东省非遗名录的传统舞蹈有佛山醒狮舞、汕尾钱鼓舞、梅州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如果脱离儿童自己的生活讲道德与法治,他们得到的仅是“关于道德的知识,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体验的必要性,只有引领孩子在他们真真切切的生活中,在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进行体验、感悟,才能产生道德情感,提升道德意识、法治意识
小萍是2009级旅游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那一年,她没有选择当导游或者到酒店工作,而是选择做一名幼儿园老师。由于专业不对口,没有幼儿园肯录用她;我帮她分析了她现在的处境以及幼儿园对老师的要求等,鼓励她如果喜欢就要坚持。有志者事竟成,终于,有一间新开的幼儿园招不到老师,想录用她,但工资不高。于是她犹豫了,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我给她分析了以下几点:专业不对口,要抓住机会好好锻炼一下;真的喜欢就放胆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