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构建高效体育课堂的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_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和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问题更加的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突出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强化教学内容弹性指导;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主阵地,如何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健康;发展
  一、体育课堂教学新理念
  体育新课程以《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统领教学内容,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课堂教学实践打破了传统的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来确定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实现了由单纯技术教学模式向大众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设计从学生现有的身体素质水平和将来发展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注重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摆脱了传授式教育,教师始终把学生的感知、思维、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充分挖掘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潜能,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发挥评价的激励、调节和发展功能,采用发展性和过程性评价等方式,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满足和自信。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教学目标是师生进行双边教学活动的基石,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同时也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成败的标准。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准,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评价一节课是否高效的重要依据。然而;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按部就班进行内容的组织教学,教学目标就会自然达成;还有些教师在公开课和优秀课中,目标设置空洞且不具可操作性;对教学目标把握的随意性,直接将导致教学过程的盲目性。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教师要根据新课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制定明确、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主动学习,避免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这与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有着根本的区别。在新课程标准中可以理解为教学内容是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方式,要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健身性、趣味性、科学性、地域性等方面出发,灵活多样地拓选教学内容,并且进行合理、有效的搭配和安排。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处年龄段特点,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促使学生达成水平阶段的学习目标。同时,还可以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地域、气候环境等方面出发,开发和利用好校本体育课程资源,开设学生喜闻乐见和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好学”与“乐学”是衡量教学内容优劣的重要依据。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毛振明教授在《体育教学论》中指出: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1)要根据各自的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2)要考虑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特征和情况。(3)教师应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选择教学方法还应考虑教学条件、设备和教学环境等因素。 “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围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结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体育教学方法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实践证明,正确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就能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五、关注差异,正确评价
  在两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中都强调了运动负荷,包括近来一直呼吁的课课练的回归问题。运动负荷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没有负荷,运动促进健康将成为一句空话。在教学实践中要合理安排并适时调节运动负荷和节奏;注意多观察学生,关注差异,区别对待。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对学生成绩做多维评价,并且要全面客观综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实施鼓励性评价,要充分发挥考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的导向、激励、评定等作用。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不同阶段和水平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特别是“体育后进生”,教师要运用激励的评价方法,多表扬、多鼓励、多引导;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总之,我们要紧跟体育课改的步伐,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体育课堂为主阵地,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我们学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汪晓赞.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一堂体育与健康课[J].中国学校体育,2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政治课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政治教学应该摆脱本本主义的束缚,加强教材内容与现实问题的联接,教师要带领学生主动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社会百态中,找到政治教学的价值。笔者认为,高中政治教学在上好政治课的基础上,要利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增加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政治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政治;课堂;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撰文指出,加强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努力增加玉米产量,是确保玉米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1)大力推进良种研发应用。要着力培育抗逆、高产、优质、适于密
【摘 要】初三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小学或者初中低年级政治课,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它对学生有更高要求。学生在对思想政治课所学内容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尤其是新课标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出现对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由于新课标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课外实践能力以及对原有事物的创新能力,因此初三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也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革,思政教师应该更加侧重于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学生成为一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识字的重要阶段,也是打好语言基础的关键。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识字能力、写字习惯等都是初步阶段。识字能力关系着学生以后的阅读与写作,对学生将来语文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如何抓住低年级学生特点,抓住汉字规律,创造性地理解和开发教材,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全面提升学生识字能力?教师要认真分析传统识字教学中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