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字施教 识写一体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35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识写教学;低年段;因字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41-03
  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时教者会陶醉于语文的人文性,忽视了学生应有的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有时会一味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导致教学方法程式化,学生只是机械地识写,兴趣索然,这些都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低年段教材识字量较大,通常每篇课文有大约十个生字,有些生字是因为课文内容的需要出现,它们往往缺乏一定的关联,但又承载着应有的教学价值,这就需要教者根据不同生字的字形、字义量“字”定法,充分挖掘生字的教学价值,并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习得轻松,记得扎实,写得美观,同时让课堂情趣盎然,活泼灵动。下面笔者试以在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五届课堂教学大赛中执教的苏教版二上《美丽的丹顶鹤》一课为例,谈谈对低年段识字写字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1.直观解读,悄然入心。
  片段一:教学“之”字
  师:(揭示“黄海之滨”)靠近水的地方叫作“滨”,我们把靠近黄海的地方就叫作——“黄海之滨”。
  师:“之”由三笔组成,笔画不多,却不容易写好,我们来看看电脑老师的提示。(课件演示“之”的写法,同步配音书写要点——点靠竖中线,撇到横左边,捺到撇右边,里面藏三角,上面一个小。)
  师:伸出手,跟老师在田字格里写一写“之”。点靠竖中线,横撇,撇到横左边,捺是主笔很关键,你们看,起笔、下行、平收,捺到撇右边,写字时要抓住主笔。(课件出示:抓住主笔)
  “之”是本课的一个生字,仅三笔组成,识记不困难,但要在田字格中写端正、写美观却不容易,关键在于第一笔点画位置要看准,横撇和捺之间张弛有度,最后的捺画要写舒展。对低年段学生来说,理解这些要领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师照字讲字、凭口空说,学生就会因头脑中缺乏具象而如坠云雾。上述教学片段借助多媒体,用大小不一、两个跳跃的红色三角填补由横和撇、撇和捺相交形成的两个角,直观形象的画面同时辅以简洁清晰的提示音,使学生一目了然:原来写好“之”,上面要紧凑,下面要舒展。学生轻轻松松掌握,且兴趣浓厚,课堂氛围也瞬间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再范写小结,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领悟写字时要“抓住主笔”。此处,虽然学生学写了一个“之”字,但把字写舒展、抓住主笔等方法已悄然入心。
  2.挖掘字源,趣味识写。
  片段二:教学“虑”字
  师:(学生读完第四自然段后)丹顶鹤生活得怎样?对,就是这个词,一起读。(出示卡片:无忧无虑)
  师:小朋友们看,古时候,“虑”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虑”的古体字),外面部分(课件突出“虎”字头的古体字)代表老虎等猛兽(课件出现虎头的简笔画),后来成了“虎”字头(右侧再出示“虎”字头)。里面原来是个思考的“思”字(课件出示“思”的古体字),后来简化成了“心”(课件隐去“思”的上半部分,留下“心”,右侧再出示简化后的“心”)。“虎”字头里面一颗心,是什么字?(课件出示“虑”字)看到凶猛的大老虎,心里什么感觉啊?
  生:害怕、担心、担忧。
  师:对,“虑”就有这样的意思。“忧”和“虑”意思相近,那无忧无虑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
  师:“虎”字头的笔画组成可有意思啦,你们看(课件分步出示儿歌与相应笔画:竖横,虎耳朵。横钩,老虎牙。撇画,虎的尾。“七”字,张嘴巴。),有趣吗?那在田字格中写好“虎”字头,要注意哪些笔画呢?
  (学生读帖)
  师:(范写)竖站竖中线,横要短,横钩有力,撇画撇得长,“七”在中心点。接着,在“虎”字头的里面写一个“心”,就是“虑”。点,卧钩,点,最后一点写在“虎”字头外,“虑”字身体就不歪。
  “虑”是半包围结构,因为“虎”字头是新偏旁,若按加一加的方法(即“虎”字头加“心”)强记字形,有违学生认知规律。上述教学片段从字源入手,将“虑”字拆解为“虎”字头和“心”,分别对应生动形象的简笔画,便于学生在脑中形成一组有趣的画面。教学过程中学生饶有兴味,对“虑”字记忆深刻。而“看到凶猛的大老虎,心里什么感觉”一问,贴近学生心理,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表达欲望强烈,学生争先恐后把自己的感受描述得淋漓尽致。这样巧妙地利用字源,层层剥茧,形意皆现,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虑”字的意思,再进一步理解文中词语“无忧无虑”也就顺理成章,可谓一举多得。
  “虎”字头是个新偏旁,笔画较多,笔顺复杂,若让学生一笔一画书空识写的话,显得呆板。如何使这一教学环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需要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老虎是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动物,把“虎”字头的笔画组成与老虎的外形相联系,辅以富有童趣的儿歌给予“虎”字头新定义,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新奇感与认知欲。他们认真倾听着,形象地掌握了“虎”字头的写字要领。在精心的图字结合设计中,学生的识字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字的精髓,识字少了一份枯燥,多了些许趣味。接下来,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读帖后交流写好“虎”字头应注意哪些笔画。“虎”字头各笔画在田字格中占位较明确,特征较明显,可以放手让学生读帖,逐步培养他们自主识字写字能力。在识字教学中凸显字理,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和感悟,还能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汉字的无穷魅力。
  3.关联比对,自主识写。
  片段三:教学“遥”字
  师:我们来看“遥”,你想怎么记住它?(课件出示“遥”)   生:按笔顺来记。
  师:恩,这是记笔顺的方法。
  生:可以根据学过的“摇”字来记。
  师:想得好,我们在本册第8课《小鹰学飞》中学过“摇头”的“摇”,换一换偏旁,真是一种好方法。(课件出示“摇”)这兄弟俩有相同的部件,写的时候顺序却不一样。谁发现了?
  …………
  师:“遥”字的笔画多,怎样写美观呢?咱们先读帖。
  生:里高外低。
  师:你看得真仔细!
  生:捺是主笔。
  师:你学会了抓住主笔,真好!
  生:里外留空。
  师:你们看,有个小朋友写了三个“遥”字,哪个最美观?为什么?(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遥”,里面部件分别靠前、居中、偏后。)
  生:居中的。
  师:对,“遥”的里面部件不靠前,不偏后,“遥”字就在田字格中稳稳坐!
  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学习生字的基本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常用的数笔顺等。“遥”字与前面学过的《小鹰学飞》一文中的“摇”有相同部件,只是偏旁不同而已,学生会自然联想到此前学过的“摇”,所以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兴趣的识记方法,不必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利用旧知学习新知,关联记忆不失为好的思维训练,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了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培养了自信的品质。此外,教师还要于细微处见异同,引导学生发现“遥”和“摇”这两个字的书写顺序不同,因为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正确、规范地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我们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用的学习习惯,这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同样需要重视。读帖,不失为培养写字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上述教学中,学生自主读帖,观察揣摩“遥”字的间架结构、主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书写注意细节,就是对学生写字能力的训练,这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如何把这个“遥”写美观,还能触类旁通地学写其他类似的字。
  里外留有适当空白对于学写“遥”字来说是难点,学生仅观察字本身不一定能看明白。运用正误对比法呈现三个不同的“遥”,即里面部件分别靠前、居中和靠后,鲜明的对比直击学生视觉感官,他们再度兴奋,小手高举并畅所欲言。至此突出重点,留下最美观的“遥”字,教师无须赘述,今后遇到类似带有“走之底”的半包围结构的字,想必学生能下笔准且快。
  4.看看摆摆,评评议议。
  片段四:教学“引”字
  师:(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引”)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引”字,左边是个“弓”,右边是竖,怎样把“引”写好看呢?我们还是要读帖,待会儿请小朋友到田字格里摆一摆。
  (教师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摆“引”字,并引导学生评议。)
  师:(边演示边小结)“引”这个字左宽右窄,“弓”在中线左,一竖比“弓”长,左右中间留有空。看明白了吗?
  师:“引”和刚才学写的“遥”,部件之间都有——空白。写字时适当留有空白,字会更美观!(课件:突显“遥”和“引”空白处)
  读帖是培养写字技能的重要途径,需要在识字写字教学中不断强化,因此教学“引”字时有必要也让学生先读帖。考虑到低年段学生对感性的事物表现出更好奇的心理,教师制作了一个大大的黑色田字格,边框、横中线、竖中线则用明黄色勾勒,又将红色“引”字分左右两个部件沿轮廓刻下。生动活泼的教具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有天然的魔力,呈现给学生时,他们眼前一亮。当教师请学生把“引”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摆一摆时,个个跃跃欲试,显然,新颖的教学手段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一名学生摆好后,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全班学生参与评议,这一过程实则是对先前读帖的检查和巩固,但教学形式变换了,教学效果也迥然不同,课堂丰富多彩,全班学生都经历了“写好‘引’字”的自主学习过程。最后,教师适时点拨“写字时适当留有空白,字会更美观”,言简意赅,清楚明了。
  如何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识字写字基础出发,从教材的教学价值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因“字”施教,真正把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人民路小学)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最终决定力量则是教师;甚至,从区域教育的角度而言,教师群体对教育的理解,表达着区域教育的状态,教师群体的高度,决定着区域教育的高度。因此,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教育理念先进并富有教育理想的优秀教师群体,已经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共识。教师最好怎样发展?张家港市“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实践,也许会给我们相关的经验与思考。  
校服的美观程度是中学生们最关注的事情之一。毕竟对花季少年来说,每天把 “又土又不合身” 的校服裹在身上实在有些对不起青春洋溢的脸庞。南京有一所学校考虑为全校学生定做新的校服,并想根据学生们的提议把新校服做成韩剧里学生制服的模样。  此消息一出,便有了如下的一幕幕——  男生女生:剪裁合身的制服特别能展示出少男少女的魅力,这样的校服,我们愿意每天都穿。原来那种运动款的校服太没个性!  家长:这几天,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新一届领导集体代表人民发出的声音。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以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教育基本现代化初步实现,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教育公平扎实推进,“学在淮安”品牌效应更加彰显。淮安教育正走在一条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创新之路上。 
【关键词】教育思想;教育信仰;教育追求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3-0064-01  何谓名师?名师即知名度高的教师,工作出色,教育效果好,为同仁所熟知,为学生所欢迎,为社会所认可,有相当的名气和威望。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位名师?用修养浸润卓越,用行动承载卓越。   名师成长要“内外兼修”。“内”就是“内化于心”,“外”就是“外化于行
王坚是一所普通初中学校的政治教师、教科室主任。在教师出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的今天,他也出了一本堪称“奇书”的好书。说它“奇”,是因为它善于“穿越”,一是“穿越”于电影与课堂教学之间,二是“穿越”于初中各科教学之间。很少有一线教师像王坚那样熟悉无数电影,熟悉许多学科,并且对上述领域的许多关系有那么独特、深刻而又富有价值的感悟与把握。王坚写的实际上是一本“类比教学论”——用电影艺术来“类比”课堂教学方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速记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量的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融于作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形成合力,能实现作文教学的最优化。  
记者:您如何看待“教育局长”这个角色?乡镇党委书记做教育局长,有人说这是“外行领导内行”,您如何看待这种议论?从乡镇党委书记到教育局长,这种角色转变对您来说有哪些挑战?  邵建华:对于教育,我有两种最朴素的感受:一是如果学生毕业了,对学校的回忆是甜美的,有读书的美好,有师生情谊,有校园的温暖,那么学校就是美丽的;二是如果孩子在校园里是有笑脸,回到家有兴致讲校园的故事,那么教育就是美好的。也许,从专
片名:《楚门的世界》  导演:彼德·威尔  主演:金·凯瑞    4月1号是愚人节,在这一天开多大的玩笑都不许生气。但如果有人一生下来就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谎言中,那就不只是生气那么简单了。  楚门是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他每天按时上下班、买杂志、与邻居打招呼,看似是常人过的生活,其实他全天的一举一动都在镜头的监视之下。原来这是一档精心策划的“真人秀”节目,从他出生开始,每一刻
【摘 要】班级管理要整体着眼,创设积极的育人氛围,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主要做法有:改变管理方式重塑管理作风,确定适当目标培养认同感,抓住教育契机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引导非正式团体促进和谐发展,善用期望效应激励班级成员,协助正确归因保持评价一致。  【关键词】班级管理;氛围;风气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3-0018-02  【作者简介】吴
【摘 要】中小学基础教育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以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作为着力点。要提升中小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必须:尊重教育规律、丰富教育民主、建构现代学校制度、坚持依法治教。本文仅从学校的微观层面,就建构现代学校制度的角度,对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几点建议。  【关键词】基础教育 教育治理能力 教育治理水平 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