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超敏肌钙蛋白T检测及意义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om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的测定及分析两者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年龄相当的健康受试者纳入该研究,分别测定左心室功能以及血清Hs-CRP和Hs-cTnT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s-CRF和Hs-cTnT水平明显升高(t=11.745、7.803,均P<0.01),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水平显著升高(t =4.984,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显著降低(t=5.021、4.672,均P<0.01).观察组不同YNHA分级,其Hs-CRF、Hs-cTnT水平、LVEF、LVEDD及FS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9.463、143.463、24.352、30.621、15.724,均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CRP、Hs-cTnT水平分别与NYHA分级、LVEDD正相关(r=0.849、0.752、0.807、0.785,均P<0.05),Hs-CRP、Hs-cTnT水平分别与LVEF、FS负相关(r=-0.605、-0.754、-0.536、-0.806,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Hs-cTnT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心脏功能显著相关,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心脏功能的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记录起效时间、转复窦率和维持窦率,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左心房内径(31.81±7.03) mm,明显低于治疗前
目的 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对100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并发症、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治疗12~28 d,100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临床疗效:完全缓解40例(40.0%)、部分缓解47例(47.0%)、无效13例(13.0%)、总有效率87.0%.并发症:气胸1例、出血2例、感染1例、胸膜反应3例、疼痛3例、皮下气肿2例、脱管1例、并发
目的 比较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釉质粘结剂治疗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口腔正畸患者按采用的材料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粘合,对照组采用牙釉质粘结剂进行粘合,两组患者均采用多曲方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随访,观察组托槽脱落、脱矿、龋齿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x2=3.486、2.938、3.486,均P<0.05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与曲马朵治疗剖宫产术中寒颤的效果.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中发生寒颤产妇200例(均为腰硬联合麻醉,ASA Ⅰ ~Ⅱ级),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Ⅰ组)术中给予布托啡诺(0.015 mg/kg),对照组(Ⅱ组)术中给予曲马朵(1 mg/kg),分别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5 min、10 min寒颤的评级、不良反应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脉搏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在微小胃间质瘤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单孔腹腔镜完成胃间质瘤[直径为(1.3±0.5)cm]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及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13例微小胃间质瘤经单孔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切口长度为(3.8±0.6) em,手术时间(10O.0±34.6) min术,中出血量(70.0 ±45.5)ml,术后住院时间1~4d.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及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