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装配式结构是一种现代建筑结构,是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产物,得益于BIM技术,装配式结构施工能够更加高效,未来发展也依然前景广阔。基于此,本文分别就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发展进行分析,给出BIM技术的应用优势、流程以及现状,再论述其发展的标准化、全面化等趋势,以期通过分析明晰理论,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结构;三维模型
前言:BIM技术也被称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或者建筑信息化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其在现代建筑行业中获取了广泛的重视。就装配式结构施工而言,BIM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提升其规范性,另一方面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优势十分突出,后续的装配式结构施工依然需要来自BIM技术的支持,分析其应用与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1.11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优势
装配式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这种建筑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构件的预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预制件可能存在加工、计算等各方面误差,进行装配、连接后,使用性能无法充分得到保证,应用BIM技术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参数的方式建立装配式结构的虚拟模型,根据模型情况调整各个预制构件的参数,将误差的影响降至最低,有效保证了建筑的使用价值。此外,BIM模型也有助于设计人员了解建筑建成后的概况,使具体建设工作在模型图的指导下进行,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1.2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流程
BIM技术的应用,带有明显的流程化特征,要求首先进行大范围的数据收集,根据数据信息构建一个基础模型,调整优化细节,之后测试模型性能,进行二轮优化,后续工作中反复这一过程,最终实现设计的总体完善。以某独立装配式结构为例,在BIM技术支持下,首先与施工方、建設方沟通,了解基本建设思路,之后收集土壤、地基、建筑材料、室内布置等相关信息,构建一个模型,模型构建过程中,要考虑沉降因素、导力因素、承重因素以及线路入室、管网设计等细节,按照实际调查所得,代入模拟参数,进行测试,了解各类设计的可行性,针对不可行的环节进行优化、二次设计、调整。如给水管道设计上过多弯曲,可能导致供水稳定性下降,应改为竖直设计等。
1.3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现状
BIM技术的应用方式为计算机虚拟,性能优越、可执行大量参数集中分析的计算机是应用BIM技术的基础,具体应用的主要方式是数据收集和计算,现代设计和建筑理念的发展,使BIM技术应用的空间广阔,现状也较为良好。针对我国江西省部分地区的调查表明,2015年度该地共进行大、中型工程585处,应用BIM技术的工程数目为432处,占比为73.85%,2016年,这三个数字分别为591、477、80.71%,到2017年,则为606、571、94.22%,上升趋势显著(数据来源:九江建材网)。
2、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发展
2.1标准化趋势
BIM技术的优势注定了其广阔的应用空间,而装配式结构建设的特殊性则意味着后续工作依然离不开BIM技术,二者联合应用的前景广阔,基本趋势之一则是标准化作业。所谓标准化,是指根据装配式结构施工特点总结各个施工环节、细节规律,将其不断规范化,保存参数和设计原则等,在后续施工中,直接调取此前资料就可以指导具体工作,免去二次设计的麻烦。如某装配式结构为居民楼,设计上重视保暖防寒,结构上较为紧凑,应用BIM技术保存了设计参数和资料,给予标准化处理、生成文件。后续同类工程建设时,直接调取此前资料即可,应用快捷、方便,体现了BIM技术应用标准化的优势以及必然趋势[1]。
2.2定制趋势
装配式结构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即便给予标准化处理,很多实际工作中牵涉到的细节也依然需要结合建设需求具体设计,这使得定制服务变得可能。定制服务是指设计人员应用BIM技术专门进行某一装配式结构施工进行设计,这一措施一方面能够发挥BIM技术的基本优势,另一方面也能提升设计的附加价值,保证设计、施工的有效性。如某地进行别墅建设,使用装配式结构,但缺乏可参考的标准资料,施工方很可能应用BIM技术进行专门分析,保证设计合理、质量稳定,这即是定制趋势的一种体现[2]。
2.3全面化趋势
全面化是指BIM技术在未来发展中会更多、更广泛的应用于装配式结构施工中。就当前装配式结构建筑市场来看,部分工程依然采用旧式设计方法,包括二维图纸、模型等,导致建设中的部分误差,BIM技术的出现则能够应对上述问题。与此同时,BIM技术和装配式结构在建筑市场上都呈现出进一步推广的趋势,这也意味着两项优势技术会在市场规律作业下自然融合,全面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上文针对江西地区的调查有利证明了这一点。此外,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BIM技术、装配式结构已经开始趋向大众化,一些具有设计能力的个人和非营利性组织会应用相关技术进行小型工程施工,这也体现了BIM技术应用的全面化趋势。
3、总结:
通过分析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与发展,了解了相关理论内容。BIM技术的出现极大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BIM技术优势突出,流程固定,应用方式也较为明晰,有利于大规模推广。未来发展上看,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会进一步标准化、全面化,定制服务也成为可能。充分了解BIM技术,有利于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建筑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智.试论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与发展[J].重庆建筑,2017,16(07):41-43.
[2]闫浩,邓思华,李晨光.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04):33-34.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结构;三维模型
前言:BIM技术也被称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或者建筑信息化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其在现代建筑行业中获取了广泛的重视。就装配式结构施工而言,BIM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提升其规范性,另一方面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优势十分突出,后续的装配式结构施工依然需要来自BIM技术的支持,分析其应用与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1.11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优势
装配式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这种建筑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构件的预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预制件可能存在加工、计算等各方面误差,进行装配、连接后,使用性能无法充分得到保证,应用BIM技术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参数的方式建立装配式结构的虚拟模型,根据模型情况调整各个预制构件的参数,将误差的影响降至最低,有效保证了建筑的使用价值。此外,BIM模型也有助于设计人员了解建筑建成后的概况,使具体建设工作在模型图的指导下进行,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1.2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流程
BIM技术的应用,带有明显的流程化特征,要求首先进行大范围的数据收集,根据数据信息构建一个基础模型,调整优化细节,之后测试模型性能,进行二轮优化,后续工作中反复这一过程,最终实现设计的总体完善。以某独立装配式结构为例,在BIM技术支持下,首先与施工方、建設方沟通,了解基本建设思路,之后收集土壤、地基、建筑材料、室内布置等相关信息,构建一个模型,模型构建过程中,要考虑沉降因素、导力因素、承重因素以及线路入室、管网设计等细节,按照实际调查所得,代入模拟参数,进行测试,了解各类设计的可行性,针对不可行的环节进行优化、二次设计、调整。如给水管道设计上过多弯曲,可能导致供水稳定性下降,应改为竖直设计等。
1.3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现状
BIM技术的应用方式为计算机虚拟,性能优越、可执行大量参数集中分析的计算机是应用BIM技术的基础,具体应用的主要方式是数据收集和计算,现代设计和建筑理念的发展,使BIM技术应用的空间广阔,现状也较为良好。针对我国江西省部分地区的调查表明,2015年度该地共进行大、中型工程585处,应用BIM技术的工程数目为432处,占比为73.85%,2016年,这三个数字分别为591、477、80.71%,到2017年,则为606、571、94.22%,上升趋势显著(数据来源:九江建材网)。
2、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发展
2.1标准化趋势
BIM技术的优势注定了其广阔的应用空间,而装配式结构建设的特殊性则意味着后续工作依然离不开BIM技术,二者联合应用的前景广阔,基本趋势之一则是标准化作业。所谓标准化,是指根据装配式结构施工特点总结各个施工环节、细节规律,将其不断规范化,保存参数和设计原则等,在后续施工中,直接调取此前资料就可以指导具体工作,免去二次设计的麻烦。如某装配式结构为居民楼,设计上重视保暖防寒,结构上较为紧凑,应用BIM技术保存了设计参数和资料,给予标准化处理、生成文件。后续同类工程建设时,直接调取此前资料即可,应用快捷、方便,体现了BIM技术应用标准化的优势以及必然趋势[1]。
2.2定制趋势
装配式结构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即便给予标准化处理,很多实际工作中牵涉到的细节也依然需要结合建设需求具体设计,这使得定制服务变得可能。定制服务是指设计人员应用BIM技术专门进行某一装配式结构施工进行设计,这一措施一方面能够发挥BIM技术的基本优势,另一方面也能提升设计的附加价值,保证设计、施工的有效性。如某地进行别墅建设,使用装配式结构,但缺乏可参考的标准资料,施工方很可能应用BIM技术进行专门分析,保证设计合理、质量稳定,这即是定制趋势的一种体现[2]。
2.3全面化趋势
全面化是指BIM技术在未来发展中会更多、更广泛的应用于装配式结构施工中。就当前装配式结构建筑市场来看,部分工程依然采用旧式设计方法,包括二维图纸、模型等,导致建设中的部分误差,BIM技术的出现则能够应对上述问题。与此同时,BIM技术和装配式结构在建筑市场上都呈现出进一步推广的趋势,这也意味着两项优势技术会在市场规律作业下自然融合,全面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上文针对江西地区的调查有利证明了这一点。此外,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BIM技术、装配式结构已经开始趋向大众化,一些具有设计能力的个人和非营利性组织会应用相关技术进行小型工程施工,这也体现了BIM技术应用的全面化趋势。
3、总结:
通过分析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与发展,了解了相关理论内容。BIM技术的出现极大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BIM技术优势突出,流程固定,应用方式也较为明晰,有利于大规模推广。未来发展上看,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会进一步标准化、全面化,定制服务也成为可能。充分了解BIM技术,有利于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建筑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智.试论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与发展[J].重庆建筑,2017,16(07):41-43.
[2]闫浩,邓思华,李晨光.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0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