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派约翰·多德(John Dodd)
多德家族是十八和十九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力的琴弓制作家族,其中尤以约翰·多德最为出众,被人们誉为“英国的图尔特”。约翰·多德发明了一种劈开木材的新技术,可以大大提升弓杆的拉伸强度,这一创新堪称琴弓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约翰·多德制作的琴弓主要使用两种不同形状的弓尖,一种为纤细的天鹅状,另一种为榔头状,多选用优质的巴西伯南布哥木料制作弓杆。
图2:多德琴弓(弓头、弓根) 图3:特伯斯琴弓(弓头、弓根) 图2中这把在弓杆上印有“NORRIS”的琴弓大约在1810年由约翰·多德制作而成,是多德家族最具代表性的琴弓作品之一。它的弓头是标志性的天鹅形状。从琴弓重量和厚重的尾库手柄判断,这是一把为乐器尺寸较大的乐队低音提琴而设计制作的琴弓。
詹姆斯·特伯斯(J a m e s Tubbs)
特伯斯家族几代人皆为提琴制弓师,家族成员主要包含托马斯·特伯斯(Thomas Tubbs,1790—1863)、威廉一世(William I,1770—1830)和家族中最有名气的詹姆斯·特伯斯。詹姆斯·特伯斯出生于1835年,早期跟随父亲学习琴弓制作。在创建独立的琴弓工作室之前,詹姆斯曾为乐器销售公司西尔公司制作琴弓。
詹姆斯·特伯斯1835年出生,早期跟随父亲威廉二世(William II,1814—1878)学习琴弓制作。1862年,在创建独立的琴弓工作室之前,他也曾经为乐器销售公司西尔公司(Hill & Son)制作琴弓。詹姆斯·特伯斯的儿子阿尔弗雷德(1862—1911)同样也是一位出色的琴弓制作师。阿尔弗雷德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加入到特伯斯的琴弓工作室协助他工作,直至特伯斯1921年逝世。
詹姆斯·特伯斯的琴弓制作精细,工艺完美,深受演奏家们的喜爱。曾有传言称,詹姆斯修复了许多特伯斯家族早期的琴弓,但由于特伯斯家族保留至今的琴弓资料极其匮乏,导致人们很难再辨认出琴弓的真正制作者。另外,特伯斯家族曾为低音提琴制作了许多德拉戈奈蒂琴弓,在英国受到了极高的评价。
图3中这把琴弓是詹姆斯·特伯斯为伦敦市政厅音乐学院定制的琴弓,得到了良好的保存。
法国学派图尔特家族(Tourte)
尼可拉·皮耶·图尔特(Nicolas Pierre Tourte,1700—1764)被誉为“近代琴弓之父”,他使法国学派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琴弓制作学派。他的两个儿子尼可拉·李奥纳多·图尔特(Nicolas Leonard Francois Tourte,1746—1807)和弗朗索尼·皮耶·图尔特(Francois Xavier Tourte,1748—1835)同样是制弓史上的成功典范。
图尔特家族为当代提琴琴弓制定了全新的制作标准,设计出了当代弓头,规范了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的弓长和弓重,并在全世界得到了普遍使用。另外,图尔特家族还创造了在马尾库的底部用一个可以移动的珍珠母片贴在弓毛上的方法,使弓毛不再随便移动。
可惜的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曾经为低音提琴制作过琴弓。尽管如此,他们的发明与改良仍然影响了那个时期的低音提琴琴弓制弓师们。
图4:吕波琴弓(弓头、弓根) 弗朗索瓦·吕波二世(Fran?ois Lupot II)
弗朗索瓦·吕波二世(1774—1837)在法国中北部城市奥尔良出生,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著名的制琴与制弓师。他从小便跟随父亲和哥哥学习制琴与制弓的技巧。
十六世纪的奥尔良是法国著名的染料集散地,那里聚集了许多从南美洲运送过来的木料,其中也包括巴西苏木。吕波二世选用了巴西苏木作为制弓原材料,并把它介绍给众多制弓大师,其中也包括图尔特家族。1804年,他的父亲去世后,吕波二世更加专注于制弓方面的工作,并于1815年在巴黎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1835年,多米尼克·佩卡特(Dominique Peccatte,1810—1874)加入了吕波二世的工作室。1837年,吕波二世逝世,他的工作室由佩卡特继承,在此之后又持续经营了十年之久。在琴弓发展史中,吕波二世一大改革性发明是金属底侧滑道设计,这种金属装置可使马尾库的位置更加耐磨,延长琴弓使用寿命。吕波二世大部分琴弓在弓头和马尾库方面没有固定的尺寸,中早期作品弓杆皆为八角棱形,晚期作品更多为圆形。
图4中的琴弓是一把用巴西苏木制作而成的八角棱形弓杆琴弓。琴弓长度较短,极具特点的是它的弓头面是由乌木制作而成的。
皮尔·西蒙(Pierre Simon)
皮尔·西蒙是法国琴弓学派中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皮尔·西蒙1808年出生在法国琴乡米尔库,曾经在多位制弓大师的工作室中学习,包括多米尼克 ·佩卡特、维姚姆等。1848年,他与约瑟夫·亨利一起创建了制弓工作室。西蒙制作的琴弓工艺非常精细,弓杆富有张力,各部的重量平衡均匀,演奏时音色优美。他所制作的琴头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种是重量较轻、搭配铃铛形状弓头的图尔特风格琴弓,另一种则是重量相对较重、属于佩卡特风格的琴弓。
图5:西蒙琴弓(弓头、弓根) 圖6:弗莱斯纳琴弓(弓头、弓根) 图5中的琴弓大约制成于1858年,是一把强韧厚重且额外加长的琴弓,堪称是十九世纪中叶最具代性的低音提琴琴弓。
德国学派赫尔曼·理查·弗莱斯纳( Hermann Richard Pfretzschner )
赫尔曼·理查·弗莱斯纳1856年出生在德国提琴乐器之乡马克诺伊基兴,自小跟随父亲学习提琴琴弓制作。十八岁时,弗莱斯纳来到法国巴黎跟随维姚姆学习法国琴弓制作。1880年,弗莱斯纳回到了他的故乡,并创建了制弓工作室,成为了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制弓工作室之一。在那之后,几代弗莱斯纳家族制作了大量优秀的琴弓。弗莱斯纳琴弓结合了法国琴弓的设计制作理念和德国精准严谨的制作工艺,是当今最受低音提琴演奏家欢迎的琴弓之一。
图6中是一把弗莱斯纳八角棱形琴弓,弓杆上标有“H.R.”的字样,尾库上边线非常精致的使用镍银点缀而成。如同绝大多数的弗莱斯纳琴弓,它们在尾库侧面都会刻有一个标志性的皇家徽章。
艾伯特·纽伦贝格(A l b e r t Nüernberger)
纽伦贝格家族在德国马克诺伊基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由弗朗茨·艾伯特一世(Franz Albert Nürnberger I,1826—1894)创建的工作室是马克诺伊基兴历史最悠久的琴弓工作室之一。
十八世纪中期,他的儿子弗朗茨·艾伯特二世(Franz Albert Nürnberger II,1854—1931)使家族工作室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这个拥有近三百年历史的制弓家族被人们誉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琴弓工作室之一。由于艾伯特二世的儿子卡尔·艾伯特(Karl Albert,1908—1974)同样在他的琴弓上印上他父亲的名字,很多普及琴弓也都被印上艾伯特二世的名字,艾伯特二世的名誉受到了很大损坏。即便如此,艾伯特二世琴弓仍然受到了克莱斯勒、奥伊斯特拉赫等提琴独奏大师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