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成才把握细节彰显实效美术课堂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z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应运而生,其中教师对于课堂细节的观念逐渐发生着改变,教学细节已经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教学环节之一。立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索如何捕捉教学细节的闪光点,为学生开启艺术殿堂的大门,进而提高美术课堂的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插上美的翅膀,帮助他们展翅翱翔。
  关键词:小学美术;实效课堂;教学策略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决定成败。教学细节,不仅是一名教师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成就高效课堂必备的关键因素。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有些教师片面的追求课堂形式,而忽视了细节的把握,导致课上或者“冷冷清清”,或者“轰轰烈烈”,而学生课下掌握效果不佳。因此,抓细节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习惯,以细节夯实基础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引导下,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主要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方面来自于教师精心的组织和讲解,另一方面来自于学生悉心接受。而其中无论教师讲得有多好,学生如果听不进去,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做起,包括课前积极准备、课上认真思考、课后整理工具等。当然,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渗透在教师的每一节课的教学中。例如,在“让大家认识我”一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布置课前作业,让每一名学生将自己的姓名、年龄和爱好写在一张小纸上,上课备用。开始上课后,同学们根据教师要求,通过剪或者撕“名字树叶”,组成一棵“集体大树”。学生用剪刀将彩纸剪裁成叶子的形状,接下来将自己的姓名、年龄和爱好写在上边,然后粘贴在“集体大树”上。由于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们不一会儿就做好了,操作效率非常高。纵观这节课教学,一年级的小学生操作速度慢,而老师提前布置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认知上有所准备,并养成良好习惯,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明确目标,用细节引领方向
  有些教师在美术课堂上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课堂的“亮点”,会提出较多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复杂,讲解内容冗长,往往令学生不明所以,不知道哪里是学习的重点,自然课堂效率不高。因此,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向教学目标要质量,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美术课堂教学要求目标集中,不凌乱,不偏离,既要内容充实,又要避免过多“花哨”的东西。例如,“风景写生”一课教学,本课教学目标为结合之前学习的透视知识和构图知识,对风景进行写生练习。为了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透视、构图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带领学生选取了一处景色绝佳的地方,进行细致地观察。然后,进行取景拍摄,从拍摄作品中选出最为得意的作品,结合先前的观察进行写生练习。最后,学生通过幻灯片展示拍摄的作品和写生的作品。在这节美术课中,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既锻炼了学生的写生能力,也涉及了摄影技术,对提高学生的构图和审美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优化过程,让细节折射智慧
  (1)以生为本,细节中倾注人文关怀。美术与其他课程比较,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感性色彩,每一节课的教学,教师务必以学生为中心,从细节入手,侧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美的世界中陶冶情操,感受人文关怀。例如,在“长呀长”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回忆曾经观察到的植物生长的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拥有树的世界是美好的,如果我们的世界没有了树木,将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经过讨论、联想后回答:没有了树木,小鸟就没有了家园;没有了树木,空气就不会这样新鲜;没有了树木,风沙就会漫天;没有了树木,我们生活没有生机盎然……学生的回答是丰富多彩的。此时,教师进一步引导,正因为没有树木有这么多危害,所以我们会发现道路两旁,高楼之间会种植很多树木,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我们要植树造林,保护自然。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提高环境意识,加强学生的责任感。
  (2)以课为本,细节中捕捉智慧火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小学美术课堂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动态的生成,而事实上一堂有价值的高效课往往是由一些瞬间偶发的小灵感点燃的。因此,提高课堂实效性,必须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捕捉细节并积极引导,可以让一堂课实现质的飞跃。例如,在“水墨画——动物”一课教学时,在让学生自主练习的过程中,两个学生发生了一些小矛盾,其中一个同学把墨汁弄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画纸上,这个同学伤心地哭起来。此时,教师灵机一动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古代东吴有一个著名画家叫做曹不兴,一次给孙权画画的时候,不小心将一滴墨溅在屏风上,他急中生智将墨点画成了一只苍蝇,孙权误以为真,后来孙权知道了事实的真相也没有责罚他,而是称赞他画技高超。现在请同学们想想办法,我们能不能把这滴墨利用一下呢?同学听了跃跃欲试,最后在大家一致努力下根据墨点的样子画出了一只小狗蹲在纸的右下角,刚才还哭得一塌糊涂的同学,现在露出了笑容。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捕捉细节,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利用生成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不得不说这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也是实现高效课堂过程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注重细节看似与课堂教学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在教学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生艺术道路上最初的引领,教学细节中包含着丰富的智慧,孕育着深刻的哲理。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必须以细节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中心,落实新课程理念,为培养学生优秀的美术技能和良好的审美情趣踏实走好每一步。
  参考文献:
  [1]何奇言.细节让美术课堂更精彩[J].新课程学习,2014(2).
  [2]杨丽.抓好课堂细节提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J].新课程学习,2010(10).
  (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根据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分析了自主探究模式的运用,以期提高小学应用题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生;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也已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尤其在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方面,许多一线教师通过自主探究和总结在教学实践上获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例如很多教师基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开发出了很多
<正>《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促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式及手段上要有一个变革,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而在初中化学学科中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化的
【关键词】 历史教学;成语典故;教材;教学情境;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4—0117—01  我国汉语中的成语典故源远流长,其语言简练 ,含义精辟 ,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炉 ,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恰当地引用成语典故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收到
【关键词】 学校管理;教研活动;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30—01  近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已开始重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已逐步采取了一些积极可行的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业务学习与教研活
摘 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发展,教学理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开放式教学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倡导,但目前小学教育仍然是以封闭式教学为主,教学内容死板,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思维方式固化。针对这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变和调整,实现开放式教学。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兴趣;积极性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教学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封闭式教学”已被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意识;渗透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1—0070—01  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的主阵地,教师应该在这块主阵地上播撒德育的种子,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中小学德育大纲》也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那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应该如何渗透德育呢?  一、渗透爱国
摘 要:2001年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中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审视今天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大多数学生缺少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上依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中以师生单向互动为主,师生间、生生间的课堂交往单调低效,地理课堂缺乏生命活力。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