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C型凝集素基因(Mm-Lec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来源 :海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102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蛤(Meretrix meretrix)是我国重要的滩涂养殖贝类,病害严重影响文蛤增养殖业,研究文蛤的免疫机制有助于解决文蛤的病害问题。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参与先天免疫,在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和激活体液免疫因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检索已构建的文蛤全长cDNA文库,经过Blast比对得到了文蛤C型凝集素1(Mm-Lec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Mm-Lec1序列全长586bp,5`和3`非翻译区(UTR)的长度分别为21bp和79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86bp,编码16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8.65kD,理论等电点为4.98。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信号肽(Met1-Ser19)、糖识别结构域(CRD)和糖结合位点(QPN)。Mm-Lec1的三级结构是紧凑型,含有β片层结构。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Mm-Lec1与其他物种C型凝集素相似度在20%~32%;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Mm-Lec1与紫贻贝CTL 6和栉孔扇贝CTL A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Mm-Lec1在文蛤鳃、肝胰腺、闭壳肌、外套膜、性腺和血细胞中均表达,其中鳃表达量最高,血细胞次之,性腺中表达量最少;在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刺激实验中,6h时Mm-Lec1在血细胞中的表达量最低,48h表达量最高,暗示Mm-Lec1参与文蛤抵御细菌入侵的免疫过程。
其他文献
<正> 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低值易耗品由于种类较多,数量较大,单位价值较低,容易发生损失浪费现象。据本人调查,大多数单位的低值易耗品管理都比较混乱,损失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分别以氨基聚乙二醇和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大分子引发剂,采用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两亲性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PAE)和聚L-丙氨酸-聚乙二醇单甲醚(PAME)两种嵌段共聚物,其结
<正>读罢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修订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后,感觉耳目一新。特别是第一章"做什么样的班主任",更是让人记忆犹新,感触良久。的确,要做班主任,就应